摘要:这个故事要从一个背着书包、穿卡通 T 恤的梅州小伙说起。十年前,他穿梭在东莞、中山的光电产业带,一家一家敲门,他不是去谈大单,而是去恳请有供应商愿意“先做一点点”。
刚刚上市两个多月,股价就已经从低点翻了一倍,之后呢?
影石创新,90后创始人,全球运动相机龙头,会是下一个价值宝藏吗?本期视频,我们来看看它现在的历史,业务、财报,和未来的资本空间。
影石创新在讲的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我会认为,对我们来说,影石的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一、影石的故事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背着书包、穿卡通 T 恤的梅州小伙说起。十年前,他穿梭在东莞、中山的光电产业带,一家一家敲门,他不是去谈大单,而是去恳请有供应商愿意“先做一点点”。
这个人,就是刘靖康,2015年的7月,他和另一个90后陈永强在深圳成立了这家公司!
仅10年,公司就完成了上市,在敲钟那天他没穿西装,并且拿着自家的产品当锤子,敲响了上市的铜锣。
可十年前的影石,首次订单量并不多,很多代工厂都没把它当回事,但此时影石也并不是一家平庸的企业了,初创的影石就有40多人了,虽然在这个领域规模很小,但是也足矣说明它的五脏俱全。
订单的拐点来自老牌台资代工企业能率。2016 年,在影石找到能率后,把复杂机型转单给能率,良率直接提高了近 20 个点。影石推出的第一个产品——企业级VR全景相机时,就得到了光学机器制造商日本理光的青睐。
2017年,影石创新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旗舰全景相机X系列,从月出货 3000 台很快拉到 8000 台,还一度断货,能率随之也把产能不断提高,影石跃升为能率的前三大客户。 这也是影石业务增长最快的时期。
现在回头看,影石每一个推出的产品基本上都能在市场上得到不小的反响。这背后,源于刘靖康的务实和开放。他能亲自下车间,2019年之前每年都会在代工厂里泡一个月,学习真正他此前不懂的硬件流程。
X系列的销售火爆,支撑了影石2018年~2020年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2020 年春节前后,ONER又一次卖爆,他正月初二就扎进工厂连轴转到初六,跟供应商技术总监们一起通宵找瓶颈。也是这个阶段,影石的投资人看到了资本市场的活跃,以及宏观环境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影石的上市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2020 年 10 月,影石创新提交科创板 IPO 的申请被证监会正式受理。
当领域内有新星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巨头们便会想拉拢它,立讯精密找到了影石,两者随后在云台、Ace Pro、X 系列上深入协作。影石“敢想+肯下手”的气质,也在这条供应链里落了地。
不过影石的上市之路是坎坷的,2022 年1月完成注册递交后,后续因涉及监管离职人员持股问题被问询,审批过程被耽误了。这一耽误,就到了2024 年,所以到了今年,我们才看到影石正式完成上市。
我们看一家企业的好与坏,主要还是产品说话。刘靖康的务实和开放能否长期延续下去,我们会从他的产品里看到的…另外,如果我们要从资本的视角来看,看得就还不只这些!
这家企业好不好?产品硬不硬?行业未来增长强不强?现在价格低不低?这些都是从资本视角来审视时的关键点
这家公司为什么会打败go pro,从赛道里跑出来呢?
第一点,是影石选赛道的取巧。它专挑“百亿级规模、巨头不屑一顾、但小厂又做不了”的夹缝产品:GoPro的运动相机拍不了全景,理光/三星的全景不擅运动,影石就把两者的优势拼在一起,做出全景+防抖的运动相机,一枪打穿一个领域。2020–2024 年,ONE 系列、R 系列一路拉高全景相机的全球市占率,甚至一度 超过80%,2024 年运动相机也登顶全球第一,并从消费级延展到房产拍摄、新闻摄像等专业领域。
第二点,就是他们懂用户,把“用户”当“爸爸”,不是段子,而是方法论:不先定义一个宏大场景,也不闭门“验证需求”,而是去找当下就存在的痛点,比如滑雪不取景、拍完再构图的全景防抖;比如拇指相机、翻转屏等功能,都是基于用户的痛点需求才出来的。
但是影石这家企业也有很明显的弊端,一是对上游芯片依赖过重,现在随着分辨率、防抖、AI 增强的一路上探,单芯片算力已逼近上限,所以影石靠把部分运算甩给手机等其他终端来分摊压力,但在高端的产品线里,这仍是隐忧。二是影石的业务增长经常过于依赖单品命中率,必须持续上新维持高转速,才能维持更好的业绩。三是最近另一家巨头大疆也打算切入全景相机这个赛道。
除此之外,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还有一个考量,就是这个领域到底是小众领域?还是大众领域?
而这一点,也更将决定着影石的资本估值!
二、当下的业务版图与财报
当我们翻开影石的财报,再结合现在它几百亿的市值来看,或许这些问题,在短期内都并不是问题。
先看整体数据,按年度来看,2024年营收55.74亿元,同比增长53.3%。归母净利9.95亿元,同比增长19.9%(如图)。利润增速低于营收的直接原因,是当年新品结构带来的毛利率“被动下移”,这是消费电子常见的“换代年”现象。
影石业务的主体仍然是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
其中全景相机是定海神针,占整体收入的85.1%(如图),现在运动相机的GO、Ace 系列整个业务的高增项目,目前,影石的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67%,排名第一,运动相机全球排名第二。在营收的构成中,手机稳定器、云台等配件产品也能占到营收的12.8%。除此之外,其他的占比就非常低了。成本和利润的构成中,基本和营收的结构很相似。
虽然影石也在尝试云服务等其他联动业务的建立,但占比太低。所以这家企业的财务数据未来好坏,股价波动如何,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主要受到全景相机的业务影响。
在销售渠道上,2024年线上+线下基本对半开——官方商城19%、第三方电商24%、平台入仓5%,线下买断经销44%、大型商超/专业渠道6%、直销2%,结构是比较均衡的。同时,影石产品在全球的销售范围,也都是很均衡的,这意味着业务的抗波动能力会比较强。
有人一定会问,这个企业这么好,那他为什么还要上市呢?这时候上市不是太便宜了。实则不认,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口径来看: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约314.4亿元,预计到2027年达513.5亿元,年均增速约为12%附近。
这意味着,如果未来市场上没有出现消费者行为质变的事情,这个行业的增速,其实是偏慢了的。什么样的事情算是质变呢?比如十几年前苹果Iphone4的推出,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那次其实就属于一次消费者行为发生质变的节点。
从这里来看,影石在当时选择上市的方式融资,其实是很合理的。行业增速放缓,同时2020年资本市场环境偏好,用股权融资会更划算。
但是,谁也没想到,影石上市这件事在之后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
三、1000 亿市值,贵不贵?
2020年影石就提交了上市申请,后来因涉及监管离职人员持股问题又被问询,上市进度又被延后了,所以到了今年,我们才看到影石完成上市。
而在影石没有上市的这几年时间里,中国资本市场是一直在走大熊市的。这意味着,在同样的业务变化下,市场能给影石的估值,现在已经远比之前的要低。
如果一家企业是行业龙头,那么它的股价变化,其实会更多的取决于资本市场对这个行业的认可,以及宏观大盘的变化。如果仅从企业经营分析的角度去看这家公司,会很难对价格有更多的敏感。
很多人都在说,影石在这个领域,正在从硬件慢慢打算过渡到软硬结合的生态搭建。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在股价好的时候,这个理由可以成为被未来期待的预期。在股价坏的时候,也可以被说成是很难短期兑现的不及预期。
从经营角度来看,大家普遍会认为,影石今后股价好不好,看它是否能突破三件更难的事——突破芯片束缚、守住全球份额、以及建立软硬件结合的生态体系。
这三个做好了确实可以带动影石的营收和利润更进一步。
但实际上,站在当下展望未来,还有另一些更重要的原因会影响着未来影石的股价,本次A股大盘是否可以走牛市,资本市场对影石所在的赛道是否更加认可。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我要提醒,就是影石在资本市场的逻辑,很可能更重的不是科技逻辑,而是新消费…
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赛道、宏观、估值,当下的影石都还可以。投资世界里,永远是定价跟着成长走,只要业务还在成长,宏观也在成长,那么价格就值得期待…
我相信,这个90后,在今后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声响出来,同样也必然还会被更多的人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