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 年 3 月高德美上市,根据其 IPO 路演材料,2023 年全球注射美学市场规模约 90 亿美元。根据艾伯维公告和高德美IPO 材料,艾尔建美学 2023 年收入 53 亿美元(对应 375 亿元人民币),收入占艾伯维集团的 9.7%,尽管占比不高,
2024 年 3 月高德美上市,根据其 IPO 路演材料,2023 年全球注射美学市场规模约 90 亿美元。根据艾伯维公告和高德美IPO 材料,艾尔建美学 2023 年收入 53 亿美元(对应 375 亿元人民币),收入占艾伯维集团的 9.7%,尽管占比不高,但为全球头部医美公司;高德美 2023 年注射美学业务收入21.28 亿美元。据此计算艾尔建美学、高德美注射美学在全球注射美学市场中的份额分别约40-50%和 20-25%,两者美学业务发展中经历了多轮并购。
一、艾尔建美学通过并购成医美巨头
1.艾尔建美学:头部综合性医美产品供应商,肉毒毒素和透明质酸为核心
艾尔建美学为全球综合性医美供应商(2020 年跟随艾尔建集团被艾伯维收购),产品线齐全且覆盖全球市场。旗下产品主要涵盖肉毒毒素(botox 品牌等)、透明质酸(乔雅登系列等)、硅凝胶乳房植入体和单囊硅凝胶乳房假体(分别对应 Natrelle品牌和 Mcghan 品牌)以及减脂用能量源设备(酷塑等),核心产品多已在我国获批。
2023 年艾尔建美学收入尽管只占集团的 9.7%,但收入体量达 375 亿元(对应 53 亿美元),其中注射美学部分 Botox 和 Juvederm collection 收入合计达 288亿元(对应约 41 亿美元),占艾尔建美学总体收入的 77%左右。2024 年 Botox(注射美学部分)和 Juvederm collection收入分别为 27.20 亿美元和 11.77 亿美元(报告口径分别同比增长 1.4%和下滑 14.6%)。
2、艾尔建美学并购项目后拓展适应症、释放产品市场空间
艾尔建美学的发展史更大程度上是一部并购史。根据《Early development history of Botox (onabotulinumtoxinA)》一文,1991 年艾尔建医疗从 Dr.Scott(为美国眼科医生,在 1970 年代为治疗斜视研发出了 Oculinum,1989 年 12 月 29 日获得FDA 批准用于治疗斜视及眼睑颤动)手中买下 Oculinum,1992 年更名为Botox,之后不断拓展 Botox 的适应症,开发出丰富的产品线;
2006 年艾尔建收购拥有 Group Corneal Laboratories 旗下 Juvederm 开发、分销和销售权的 Inamed Corp,2007年又进一步收购Group Corneal Laboratories,之后也开发新的适应症和推新,打造其消费品牌属性。Botox和Juvederm发展约 20 年,今天仍然是艾尔建美学业务的核心主力。
2015 年之后,艾尔建美学也开启了对新一代医美产品的投资和并购,包含 Kybella 溶脂针、alloderm 再生材料、酷塑冷冻溶脂、乳房手术用漏斗、bonti 速效肉毒、脂肪团非侵入性治疗产品等。
Botox 几乎是艾尔建美学最为成功的并购案例。目前 Botox 医疗用途和医美用途双线并行,根据 Botox 官网,目前Botox 医疗用途已涵盖慢性偏头痛、成人和小儿痉挛、颈椎张力障碍、斜视、眼痉挛等运动障碍,以及膀胱功能障碍、其他如重症原发性腋下多汗症等;医美用途适应症包含额纹、眉间纹、眼角纹等,2024 年 6 月 Botox 在我国获批了咬肌肥大适应症(据艾尔建美学公众号,2023 年,全球首个保妥适®治疗咬肌肥大/突出三期临床研究数据正式发布,从循证医学角度提供了该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观察数据。中国是保妥适®在全球首个获批该适应症的市场)。
在艾尔建不断拓宽适应症的努力下,2017 年 1 月 Botox 以《How botox became the drug that’s treating everything》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根据已退市的 Allergan(代码 agn.n)历史年报,2005 年 Botox 整体收入 8.31 亿美元(其中医美用途占比约 43%即 3.57 亿美元),而 20 年后,2024 年 Botox 的收入为 60.03 亿美元(其中美学收入 27.20 亿美元,医学收入32.83 亿美元)。
根据艾尔建美学公众号 7 月 25 日文章,自 2000 年全球上市以来,乔雅登家族在 100 多个国家/地区累计销售超过 1 亿支。2009 年起,艾尔建美学旗下相关产品相继在我国获批,根据 nmpa 和艾尔建美学微信平台,乔雅登系列下有 7 个适应症获批;艾尔建美学旗下肉毒毒素产品在我国所获批的适应症有改善眼部皱纹,2024 年 6 月又新增了咬肌肥大适应症。
2、高德美注射美学以并购与合作丰富产品矩阵
高德美旗下核心注射美学产品有神经调节剂(主要为 Dysport)、填充材料和再生材料(主力产品为瑞蓝系列和 Sculptra 产品)也均来自并购或对外合作。1999 年赛诺菲制造的 Sculptra 在欧洲上市,2011 年 Valeant 收购了 Sanofi 在美国与加拿大的 Dermik 皮肤医学部门以及 Sculptra Aesthecit 的全球所有权,2014 年雀巢又将 Sculptra 在内的多款去皱产品在北美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收入麾下并交由高德美公司负责。
瑞蓝产品系列最早由 Q-Med 开发,Q-Med 于 1987 年在瑞典成立,1996 年 Restylane 获欧盟 CE 认证上市,之后在2003年和 2008 年分别获得美国 FDA 和中国 CFDA(现为 NMPA)批准,进入相应市场,2010 年 Q-Med 接受高德美对其全资收购,瑞蓝相关系列产品整体进入高德美。
1991 年 Ipsen 在欧洲上市了 Dysport,2007 年高德美和 Ipsen 达成许可协议,可在欧洲和一些特定区域开发、销售和分销Dysport 产品。
根据高德美上市路演材料,公司神经调节剂系列产品在全球排名第二,瑞蓝系列为全球第二的填充剂产品,Sculptra为全球第一的再生材料。2024 年高德美注射美学业务按固定汇率同比增长 9.6%至 22.99 亿美元(主要是受Dysport 和 Sculptra双位数增长带动),其中神经调节物(主要为 A 型肉毒毒素 Dysport 和液态 A 型肉毒毒素 Relfydess)收入 12.85 亿美元,填充剂和再生材料收入合计 10.14 亿美元。
高德美的产品也在全球多区域发展,其中 2024 年神经调节剂产品(即肉毒毒素)Dysport 在中国和美国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在欧洲地区加强了领先地位,即用型液体神经调节剂进入新市场。高德美注射美学产品近年来相继在我国获批了瑞蓝系列产品、Dysport 和 Sculptra。
根据瑞蓝中文官网,目前高德美注射美学在我国有瑞蓝家族的 7 款产品、Dysport(吉适)和 Sculptra(塑妍萃)获批上市。截止 2024 年 6 月在我国合作了 2333 家医美机构,其中吉适合作了 589 家;截止 2025 年 3 月 14 日分别达到 2720 家和911 家,此外 Sculptra 合作了 216 家。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来源:思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