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些正经历轻度忧郁的人,不会马上说“我撑不下去了”,但他们会重复说着这几句话。
那些正经历轻度忧郁的人,不会马上说“我撑不下去了”,但他们会重复说着这几句话。
如果身边亲友常说,就要多关心他们了,小编也希望你一句都没说过!
这些话看似普通,但一旦反复出现,就该警觉。
不是每一次的不开心都是心理出问题了,但若每天都难以快乐,那可能是心里的能量耗尽了。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指出:情绪低落若持续两周以上,且无法透过日常活动改善,可能已进入忧郁状态的早期阶段。
别把它当成脾气差,有时,是脑内化学传递已经出错。
它把失败放大,把一时的挫折当成一辈子的结论。久而久之,这种语言就会在脑中筑巢,变成一种自我否定的回圈。
自我价值感一旦瓦解,人便会逐渐失去行动力。
这不是懒,是身体的本能在拉警报。
当你连原本喜欢的事都不再有兴趣,比如看书、听音乐、与朋友说笑,这就不只是心情不好,而是“快乐感”的来源正在流失。
心理学把这叫做“快乐缺失症”(Anhedonia),是轻度忧郁的核心特征之一。
这句话一出口,行动力就关机了。
这是“习得性无助”的典型表现。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早在1960年代的实验中就证实:当人长期处于无法掌控局势的环境中,会逐渐丧失尝试改变的动机。
你以为是自己没上进心,其实是早已对人生失去盼望,觉得怎样都不会好起来了。
这句话最危险,它不是玩笑。它是累积太久的内疚感与无价值感的一次爆发。
若你听到身边的人说出这句话,请别忽略。这是求救的讯号,不是矫情。
心理学家汤玛斯·乔伊纳指出:自杀风险最高的族群,不是情绪最激烈的人,而是那些看起来已经“放弃挣扎”的人。
你不是负担,你只是太久没有好好被拥抱。
这不是哲学,而是深层自我价值感动摇的表现。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被在意、被留下。
这句话一旦变成常态,不但让你无法接受他人的好意,也会慢慢丧失主动追求幸福的能力。
这句话,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产物。你看着别人的阳光旅行、甜蜜合照、成功转职,再看看自己乱糟糟的生活,不免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失败。
但别忘了:社群上的是人生高光,现实里的每个人也都有低潮。
高频出现的负面语气,其实是身心压力正在爆表。
情绪专家指出,当人长期无法处理压力来源时,会用语言频繁“放气”,但这样的语言会反向加重情绪疲乏。
如何自我修复?从改变语言开始
语言就是信念。 当你对自己说:“我做不到”、“我很差”,你就是把失败先写进了剧本。
请试着这样练习:
“我做不好”→“我还在学”
“我好烦”→“我现在需要休息”
“我没用”→“我正在面对困难”
说法变了,感觉也会跟着变。
改变心态的7个练习方式
记录出现负面语言的情境与触发点认识它,才能转化它。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的三步法
想法 → 情绪 → 行为,试着写下负面念头,然后质疑它是否真的有根据。每日安排一件“小确幸”活动
读一页书、散步十分钟、看猫睡觉,都是重建快乐神经回路的方式。将任务拆小,再拆小一点
不用一次完成十件事。只要今天完成一件小事,就值得肯定。固定作息与运动
身体稳了,情绪也会稳。快走、伸展、瑜伽,每周三次。写“情绪日记”与“感恩清单”
每天一两句就好。这不是给别人看,是帮自己找到光亮。必要时寻求专业协助
情绪若持续低落超过两周,请务必面谈心理师。求助不是懦弱,是智慧
你总说“我没用”“我不行”,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只是太累、太久没被理解了?
这世界已够喧哗,你就别再为难自己了,好吗?
这些多半都只是你的臆想,不是真实的,负面思维的人总是灾难化一切。
其实你比很多人都好!你善良又负责任,还很有良心,否则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然不是说有这些特质的人,都一定会抑郁,小编只是想说多数抑郁的人,都有这些特质。
明明是好的特质,却把自己逼得如此,太不值得了!
你真的很好,只是没人告诉你而已,请你多看自己的优点,放过自己,别再把别人放第一位了。
你才是最重要的那个!
来源:午乐悦的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