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党员靠捡拾废旧 铁皮盒里存放着“特殊党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6 01:14 1

摘要:在顺庆区西城街道红花街社区,92岁的贺泽君已有65年党龄,是街坊邻里的“榜样”。多年来,他靠捡拾废品,将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作为“特殊党费”,积极支持社区建设,以朴素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党员的信仰。

刘晓燕 顺庆全媒体 见习记者 席武 实习记者 吴虹

在顺庆区西城街道红花街社区,92岁的贺泽君已有65年党龄,是街坊邻里的“榜样”。多年来,他靠捡拾废品,将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作为“特殊党费”,积极支持社区建设,以朴素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党员的信仰。

清晨5时,社区还沉浸在静谧中,贺泽君已推着旧三轮车穿梭在街头巷尾。塑料瓶、废纸板、旧报纸……被他小心翼翼地分类放进车上的麻袋。这些在常人眼中的“垃圾”,在他看来却是“宝贝”。贺大爷这样的“拾荒”生活已经持续了许多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贺泽君生活极为节俭。他的早餐常常是两个馒头配咸菜,每天伙食费不超过10元;身上的衣服缝补多次仍保持整洁,每月生活费控制在300元以内。

而这份刻在骨子里的质朴与坚韧,早已在他60余载的党员生涯中深深扎根。1960年,贺泽君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是高坪氮肥厂的一名职工,退休后随妻子定居顺庆区红花街。别看他年事已高,却从未缺席过一次党组织生活。社区的每次主题党日活动,他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场,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工整的学习心得。

更让人动容的是他的正直,贺泽君捡废品有个铁原则: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有一次,他捡到一个装有现金的钱包,在原地等了失主两小时,直到对方匆匆赶来,钱包里的钱分文未动。“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分也不能要。”贺泽君说。

在贺泽君家中,一个褪色的铁皮盒被他视若珍宝。打开盒子,里面整齐地码着一沓沓零钱,这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特殊基金”。“国家给我发养老金,除了老伴的医药费和基本生活费,剩下的钱就存到这里交党费。”贺泽君的话语朴实却坚定。

今年“七一”前夕,贺泽君再次来到红花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1000元现金递给党委书记,这已是他5年来第三次缴纳“特殊党费”,累计金额达3000元。

“第一次收到贺老的党费时,我们都愣住了。”红花街社区党委书记何丹回忆,“当时,他从布袋里掏出层层包裹的钱,说要‘交给党做更有用的事’。”如今,这些党费真的派上了用场。社区用这笔钱帮扶多位困难党员,还设立“红色读书角”,添置了党史书籍和学习资料,而贺泽君总会时不时去看看,问问书籍的使用情况。

“我入党时宣过誓,为人民服务不是一阵子,是一辈子。”贺泽君的话掷地有声。

“贺大爷常跟我们说,党员就得‘看得出来、站得出来、豁得出来’,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何丹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贺泽君主动请缨值守卡点,坚持为隔离居民送物资;社区创文巩卫时,他又带头清理楼道杂物,带动邻里共同维护环境。

贺泽君的事迹像一粒种子,在红花街社区生根发芽。“看到贺大爷90多岁还在为社区操心,我们年轻人哪还好意思闲着?”社区“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队员李秀英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有的帮老人买菜送饭,有的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有的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老党员带头、群众跟着干”的氛围在社区蔚然成风。

在贺泽君的精神感召下,红花街社区的变化日新月异。邻里矛盾少了,互助友爱多了;街头巷尾干净了,文化活动丰富了。不久前,社区还获评“省级‘六无’平安村(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些荣誉里,有贺大爷的一份功劳。”红花街社区工作人言纷纷感慨,“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信仰的力量能带动一群人,温暖一个社区。”

夕阳西下,贺泽君推着三轮车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佝偻的背影被拉得很长。他说:“我这一生没做过什么大事,就是守着入党时的那颗心。”但正是这颗滚烫的初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红花街的街巷,也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方向。这位九旬老党员用65年的坚守证明:平凡的生命,因信仰而闪耀;朴素的行动,因初心而伟大。

来源:顺庆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