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它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血液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多系统与脏器受累,且病情易反复复发与缓解,进而导致受累脏器出现不可逆损害。其病因与遗传、环境(如细菌、病毒感染)、性激素等因素相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它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血液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多系统与脏器受累,且病情易反复复发与缓解,进而导致受累脏器出现不可逆损害。其病因与遗传、环境(如细菌、病毒感染)、性激素等因素相关。
SLE的药物治疗能够实现控制疾病活动、维持病情持续缓解、预防和减少复发、保护器官免受损害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目标。其中,免疫抑制剂是治疗SLE的常用药物,具体包括糖皮质激素、霉酚酸酯/吗替麦考酚酯(MMF)、来氟米特(LEF)、环磷酰胺(CTX)、甲氨蝶呤(MTX)、环孢素(CsA)、他克莫司(TAC)、硫唑嘌呤(AZA)、西罗莫司。那么,在SLE的治疗中该如何选用这些免疫抑制剂呢?
01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常用于SLE治疗的免疫抑制剂有糖皮质激素、MMF、CTX、LEF、MTX、TAC、CsA、AZA、西罗莫司,它们具备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以下是各类药物的推荐选用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糖皮质激素
推荐选用:作为SLE治疗的基础用药,适用于轻、中、重度SLE患者,目前狼疮肾炎(LN)的初始治疗均会使用糖皮质激素。
轻度活动期SLE可考虑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mg/d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
中度活动期SLE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1mg/(kg・d)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
重度活动期SLE则需采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mg/(kg・d)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
若SLE患者伴狼疮危象,需进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静脉滴注250-1000mg/d,通常连续使用3天为1个疗程,若病情需要可考虑再次冲击治疗,疗程间隔需5-30天),并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以快速控制疾病;
当SLE病情长期稳定后,可将糖皮质激素维持剂量减至泼尼松5mg/d,并尝试逐渐减停。
注意事项:使用后可能出现消化道反应、感染、代谢紊乱、血压异常、血糖升高、出血倾向、低血钾、体重增加、失眠、精神错乱、骨折、骨质疏松、撤药反应、股骨头坏死等不良反应。禁用于活动性消化道溃疡、严重精神疾病、新近胃肠吻合术后、严重感染、较重骨质疏松患者等。
(二)霉酚酸酯/吗替麦考酚酯(MMF)
推荐选用:适用于中重度SLE患者,可用于诱导期和维持期治疗(包括轻、中度神经狼疮),能够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对于轻中度且无脏器受累的SLE患者,可减少其严重复发及狼疮肾炎(LN)的发生风险。常用剂量为1-2g/d,分2次口服。
注意事项: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腹泻、感染、呕吐、骨髓抑制、肝损害、消化不良、高胆固醇血症、致畸性、高血糖、高钾血症、失眠、抑郁、头痛、头晕、血压异常、咳嗽、肝酶升高、肌无力等不良反应。禁用于孕妇。
(三)甲氨蝶呤(MTX)
推荐选用:适用于轻、中度非肾脏受累的SLE患者,能够改善皮肤与关节炎症。常用剂量为7.5-15mg/周。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损害、感染、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肠炎、胰腺炎、骨质疏松、嗜睡、头痛、感觉异常、呼吸困难、心悸、脑病、致畸性等。禁用于孕妇。
(四)环磷酰胺(CTX)
推荐选用:可用于神经狼疮、中重度LN(诱导期、维持期)、SLE合并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常用剂量为1-3mg/(kg・d)。
注意事项: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感染、口腔炎、肝肾损害、出血性膀胱炎、血尿、心肌炎、骨髓抑制、肺纤维化、增加肿瘤风险、静脉闭塞性肝病、脱发、致畸性等不良反应。禁用于严重骨髓抑制、尿路梗阻、感染、膀胱炎患者及孕妇。
(五)环孢素(CsA)
推荐选用:属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可用于LN(需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SLE合并ITP的治疗。建议剂量为3-6mg/(kg・d)。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肝肾损害、血压升高、感染、血钾升高、尿酸升高、震颤、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头痛、惊厥、牙龈增生、水肿、多毛症、贫血、血小板减少、高脂血症、体重增加、血栓性微血管病等。禁用于严重肾功能障碍、不能控制的高血压、有恶性肿瘤病史、严重感染性疾病、正接受光化学疗法治疗、患有恶性肿瘤(不包括基底细胞癌)的患者。
(六)来氟米特(LEF)
推荐选用:可用于增生性LN的治疗,也可作为LN维持期用药。建议剂量为20-40mg/d。
注意事项:可能导致肝损害、头痛、高血压、头晕、白细胞减少症、恶心呕吐、感染、脱发、感觉异常、无力、血钾降低、血脂升高、焦虑、外周神经病变、腱鞘炎、体重下降、致畸性等不良反应。禁用于严重免疫缺陷、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肝脏受损、骨髓功能严重受损、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及孕妇。
(七)他克莫司(TAC)
推荐选用:属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适用于增生性LN、难治性LN(尤其以蛋白尿为突出表现者)、SLE合并ITP的治疗,对LN的诱导期和维持期治疗均有效,且能降低复发率。常用剂量为起始口服1-2mg,每日2次。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肾肝损害、恶心、感染、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血糖升高、血钾升高、失眠、幻觉、头痛、震颤、头晕、畏光、耳鸣、心动过速、高血压、呼吸困难、黄疸、关节痛、水肿等。禁忌与西沙比利联用,因两者联用可能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八)硫唑嘌呤(AZA)
推荐选用:适用于中度SLE患者,适合作为维持期用药。常用剂量为1-3mg/(kg・d)。
注意事项:可能引发骨髓抑制、肝损害、肌萎缩、皮疹、畸胎、白细胞减少、贫血、间质性肺炎、关节痛等不良反应。禁用于孕妇。
(九)西罗莫司/雷帕霉素
推荐选用:属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可用于中度SLE的治疗,也可作为LN维持治疗用药,可与其他药物联用,能改善关节炎、血小板减少、皮疹等症状。推荐起始剂量为0.5-1.5mg,每日1次,必要时可调整至2mg,每日1次。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外周水肿、呼吸道感染、口腔炎、愈合不良、月经异常、心动过速、口腔溃疡、贫血、血细胞减少、血钾降低、皮疹、关节痛、血脂异常、肾盂肾炎、蛋白尿等。禁忌与泊沙康唑联用。
02 免疫抑制剂的选用
SLE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膜性LN,不同分型对应的推荐用药如下。
(一)Ⅰ型LN
Ⅰ型LN患者若伴有非肾病性蛋白尿,建议根据肾外表现选择治疗用药,因其肾损害程度较为轻微。
(二)Ⅱ型LN
Ⅱ型LN患者若伴有非肾病性蛋白尿,建议根据肾外表现选择治疗用药,肾损害轻微。
Ⅱ型LN患者若伴有肾病性蛋白尿,建议选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其他传统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三)Ⅲ型/Ⅳ型LN
对于活动性Ⅲ型/Ⅳ型伴或不伴Ⅴ型LN的诱导治疗,推荐用药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MMF或静脉注射CTX,可联用贝利尤单抗;糖皮质激素联合CNI;糖皮质激素联合MMF与CNI。
维持期治疗建议选用MMF或AZA,若患者对这两种药物不耐受或存在禁忌,可考虑使用CNI或LEF。
(四)Ⅴ型LN
单纯Ⅴ型LN的诱导治疗需根据尿蛋白水平分层选择用药:若24小时尿蛋白为1-3.5g,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若24小时尿蛋白>3.5g,建议优先选用糖皮质激素联合MMF与CNI。
维持期治疗建议选用MMF、CNI、CNI联合MMF、AZA。
参考文献:
[1]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25 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5,105 (23):1879-1896
[2] 2020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 [J].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 (3):172-178
[3] 中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指南 [J]. 中华儿科杂志,2021,59 (12):1009-1017
[4]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 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 (9):641-650
[5] 西罗莫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专家共识(2025 版)[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5,29 (5):357-362
[6]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 增录 2a-1-32
[7]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 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 (7):573-613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