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池 || 《汉画题跋》(5)作品欣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13:08 2

摘要:李天池(1944年9月—),号鹤轩,江苏徐州铜山人,原铁道兵部队成员,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及汉画研究专家。1964年入伍铁道兵总字五二五部队,后转业至徐州煤矿工作。198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院),艺术生涯

李天池简介

李天池(1944年9月—),号鹤轩,江苏徐州铜山人,原铁道兵部队成员,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及汉画研究专家。1964年入伍铁道兵总字五二五部队,后转业至徐州煤矿工作。198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院),艺术生涯横跨书法、篆刻、工笔花鸟画及汉画研究等多个领域。

艺术成就与身份
李天池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汉画学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并任彭城书画院院长;
彭城印社常务社长兼秘书长;
徐州圣旨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等职。
其篆刻作品以肖形印见长,1986年获《书法报》黄鹤奖佳作奖,1988年获“乘风杯”篆刻大赛优秀奖;工笔花鸟画《听雨》被李可染旧居陈列馆收藏,并被收录于《中国当代花鸟画大观》。2005年获中国国画家协会与中国文联联合授予的“中国书画百杰”称号。

汉画研究与文化传承
作为汉画艺术的重要传承者,李天池专注于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研究,1995年以来在杭州、南京、上海等地举办七次汉画专题展,推动汉文化的传播。其著作《茅村汉画像集》《语石精舍珍藏汉画集》系统梳理了徐州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作品如《烤肉串图》《有凤来仪》等融合历史考据与艺术创新,生动展现汉代生活场景与文化内涵。

出版与影响
李天池著有《天池刻十二生肖印集》《中国圣旨大观》《李天池书画集》等十余部专著,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展及波兰、日本、韩国等国际展览,并被编入《世界名人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央电视台、徐州电视台曾多次对其艺术成就进行专题报道,其创作以“不入俗流、格调高雅”著称,被誉为“雕刻历史的艺术家”。


释文:

鹤在古代被崇拜,其地位仅次于凤,鹤还被神化,给它与神仙连接一起,所以汉人画鹤,有的与神仙思想有关,古人向往天避,除了乘龙驾凤外,还有骑鹤升天的幻想,汉画中多刻有仙鹤的内容,鹤还被作为长寿的瑞禽,故有以鹤取寿的说法。徐州圣旨博物馆藏有多块鹤的画像石。
款识:
天池记。
钤印
天池(白文)李天池(朱文)

释文:

山鸣猛虎扬正气,海啸神龙壮涛声,威震四方守深山,巡天之蛟走太空。龙虎题材在汉画像石中不鲜见,在画像石中的龙是一种想象的动物,它的形象,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为艺术家所丰富。龙虎都是祥瑞之物,而龙代表东方之神,白虎为四神中的西方之神。画像石中所表现的白虎,大都是辟除邪恶的祥瑞之兽。
款识:
甲辰初春天池题。
钤印
天池(白文)李天池(朱文)


释文:

大大吉祥,事事如意。
汉画像石中羊的形象很多,除在狩猎场上的羊之外,大都是同祥禽瑞兽在一起,被视为神灵和祥瑞。即使那些骑羊者和乘羊车者,也带有几分仙气。汉代是一个人神不分的时代,画像石上刻羊,为的是表达一种追求吉祥的观念。
款识:
天池识。
钤印
天池(白文)李天池(朱文)


释文:

古人崇尚勇武。孔子曰: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晏子说: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力也,以行理义也。勇力勇壮,勇捷勇武,受到社会的尊重,汉代人重文尚武,尊礼好义,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因而,在汉画像石中练武比武内容的画面众多。斯图是比武的场景,高手坐观,二老者也在观战,失利者已经精疲力尽了。下格为乘车马来观赛者也。威武两汉雄风生,群英虎踞听雷鸣,高祖放歌返故里,诗赋造像各争锋。
款识:
天池题。
天池诗书。
钤印
天池(白文)李天池(朱文)


《野合画像砖》

释文:
野合画像砖。
汉朝去古未远,民风淳朴,两性关系尚存原始孑遗。儒家思想虽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但尚未形成严密的礼教束缚,贞洁观念几乎不被社会重视,加上统治者耽于淫乐,道家房中术盛行,由此形成社会普遍的性开风气。裸体画的出现,包括壁画、帛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铜镜等,最早见于两汉景帝时的鲁恭王在曲阜所建的灵光殿,东汉王延寿曾在他的鲁灵光殿赋中加以描述。河南洛阳壁画、长沙马王堆两汉帛画引导图中均有全裸或半裸的人物形象。当时汉人都把男女交合视为长寿的一种修炼方式。
款识:
四川新都县出土,平阳高文。
此拓为四川高文先生所赠。天池题记。
钤印
天池(白文)李天池(朱文)


《二桃杀三士汉画像石 》

释文:

高祖龙飞地,九州列彭城。楚汉开新纪,画像留遗风。赞汉画。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汉乐府民歌。
齐景公在位时,他手下有三员武将,即古冶子、田开疆和公孙接,三位武士力大无穷、勇猛过人,号称齐邦三杰,三人自恃功势大,在朝中傲视百官,在下欺压百姓,即使在景公面前也常以你我相称,不讲礼仪,齐景公惧于三人声势,无可奈何,只好隐忍,等待时机。一次鲁昭公访问齐国,宴饮中,晏子心生一计,送给三人两个桃子,让三士自己评功吃桃,功大者可以吃,公孙接先说自己有搏虎之功,拿了一个桃,此时田开疆说自己有杀敌退兵之功,也拿了一桃,古冶子说自己有救主之功,功在二人之上,并拔剑要求两人让出桃来,公孙接、田开疆一听满脸羞愧地说,我们勇比不上你、功比不上你,取桃不让是贪也,若不死,是无勇也,说完让出桃子,拔剑自刎,古冶子后悔不已,我独活着不仁不义,说完也让出桃子,拔剑自刎。这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款识:
甲辰初春鹤轩天池诗书。
甲辰初春鹤轩天池识。
铃印
天池(白文)李天池(朱文)


释文:

唐人宋之问咏省壁画鹤诗曰: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骞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唐人王建别鹤曲曰:主人一去池水绝,池鹤散飞不相别。青天漫漫碧水重,知向何山风雪中。万里虽然音影在,两心终是死生同。池边巢破松树死,树头年年乌生子。历代咏诗赞鹤多多。鹤在汉画像石、汉印多有表现,古代文献御览中这样说:栖于陆,故足高而尾凋;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疏。大喉似吐,故修颈以纳新,故生夭(盛也)寿不可量。鹤是一种祥禽,汉代人多信道家神仙之说。常把鹤与仙人联系起来。求驾鹤升天。
徐州圣旨博物馆藏有多块汉代画像石舖首仙鹤图,鹤的造像夸张,动态优美,舖首威严,可知汉代艺术人的匠心。
款识:
庚子之春鹤轩天池题记。
钤印
天池(白文)李天池(朱文)


《汉画搏虎图》

释文:

彭城龙虎地,刻石汉家雄。铁斧开时代,千秋唱大风。
白虎是四神中的西方之神,在天文上由奎宿、娄宿、胃宿、昂宿、毕宿、紫宿、参宿等七宿组成其形象。虎性勇猛,被古人誉为山兽之君。所谓虎啸风生、虎视眈眈都是形容虎的威武。宋书符瑞志说,白虎,王者不暴虐,则白虎仁,不害物,此话不可当真,老虎的仁否怎能取决王者的暴虐与仁慈呢。白虎者,岁中凶神也。常居岁后四辰。在民间有所谓丧门白虎和退财白虎者,即此意也。
款识:
王冰石赞汉画诗借题,天池书
庚子初夏天池记。
钤印
天池(白文)李天池(朱文)


《汉画车马巡游图

释文:

汉代官吏们车骑出行时,前有开路的步卒和导车,后有护卫的骑吏以及随行车。车上饰着各种仪仗,有些还有钟、磬、笳、箫、鼓吹一路吹吹打打,吆喝开道,表现其地位和权势。不同等级的官吏、车骑出行时有不同的规格,故车骑出行石刻画是我们识别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之一。
款识:
徐州大庙镇出土,天池题。
天池记之。
钤印
天池(白文)李天池(朱文)

编辑:乐在其中

来源:铁道兵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