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如何让血糖“稳稳的”?5大饮食策略,赶快收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17:00 2

摘要:立秋已过,早晚微凉的秋风送来了丝丝惬意,但对于血糖敏感的人群来说,这个季节转换的时期却暗藏挑战。近日张阿姨说我夏天血糖还控制得不错,怎么这几天突然升高了?” 仔细询问后发现,张阿姨最近吃了不少秋枣,晚上也开始吃热乎乎的汤面了。

立秋已过,早晚微凉的秋风送来了丝丝惬意,但对于血糖敏感的人群来说,这个季节转换的时期却暗藏挑战。近日张阿姨说我夏天血糖还控制得不错,怎么这几天突然升高了?” 仔细询问后发现,张阿姨最近吃了不少秋枣,晚上也开始吃热乎乎的汤面了。

事实上,立秋后血糖波动加剧并非个例。作为一名注册营养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深入剖析立秋后影响血糖的关键因素,并提供实用有效的稳糖策略,帮助您安稳度过这个夏秋交替期。

(1)气温变化的隐秘影响

研究表明,气温下降会导致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种激素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促进肝糖原分解,导致血糖升高。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这种温差变化会使人体内分泌系统进行调整,进而影响血糖稳定性。

(2)食欲变化的陷阱

俗话说“贴秋膘”,天气转凉后人体本能地渴望更多热量来维持体温,高碳水、高脂肪食物摄入量不自觉增加。热腾腾的面条、饺子、粥类等食物成为餐桌主角,这些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普遍较高。

(3)运动量悄然减少

随着白天时间缩短和天气转凉,许多人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运动量相应下降。能量消耗减少直接导致血糖利用减少,加之摄入增加,造成血糖升高。

(4)季节性水果的“甜蜜陷阱”

秋季是许多水果丰收的季节,梨、葡萄、冬枣等纷纷上市。这些水果虽然营养丰富,但含糖量较高,不加节制地食用会导致糖分摄入超标。

(5)昼夜节律改变

立秋后白天缩短黑夜延长,人体生物节律随之调整。研究发现,光照时间变化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这也是秋季血糖易波动的原因之一。

策略一:主食巧搭配,血糖升得慢

精白米面是餐后血糖飙升的主要推手。建议采用“粗细搭配”原则,在白米中加入糙米、燕麦、藜麦等全谷物,比例控制在1:1左右。

推荐食谱:杂粮饭(大米+糙米+藜麦)、燕麦馒头、全麦面条。这样不仅能降低整体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还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延缓葡萄糖吸收。

策略二:进餐顺序有讲究,血糖更平稳

改变进餐顺序是控制餐后血糖简单有效的方法。推荐采用“汤-菜-肉-主食”的顺序:

先用清汤(非浓汤)增加胃内容物,再吃蔬菜增加饱腹感,然后摄入蛋白质食物(鱼、禽、豆制品),最后才吃主食。这样的进餐顺序能使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明显减慢,餐后血糖波动减少可达50%。

策略三:烹饪方式要得当,留住营养控糖更有效

秋季人们偏爱炖煮食物,但长时间高温烹煮会使食物过于软烂,加速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建议采用急火快炒、蒸、凉拌等方式,保持食物纤维结构,延缓糖分释放。

特别要避免“勾芡”烹饪方式,芡粉中的支链淀粉极易被消化吸收,快速升高血糖。

策略四:秋季食材巧选择,美味健康两不误

秋季有许多适合糖友的食材:

①南瓜:选择口感粉糯的品种,替代部分主食。

②山药:含有黏液蛋白,能延缓糖分吸收。

③菌菇类:膳食纤维丰富,热量低。

④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等富含镁元素,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策略五:进食节奏要控制,少食多餐是王道

立秋后可以适当增加餐次,减少每餐进食量,采用“三正餐+两加餐”的模式。加餐可以选择坚果(10-15克)、酸奶(无糖)、低糖水果(如苹果、柚子)等。

这样既能避免单次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又能防止饥饿导致的暴饮暴食。

(1)循序渐进增加运动

天气转凉,不宜过早进行高强度晨练。建议等到太阳出来后再锻炼,气温相对升高,血管不易突然收缩。运动方式可选择快走、太极拳、瑜伽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保暖措施要做好

特别是四肢末梢的保暖,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和葡萄糖利用。晚上可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的同时也有利于血糖控制。

(3)监测频率要增加

换季期间应增加血糖监测频率,特别是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饮食、运动和血糖值的关系,找出规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水分补充不可少

天气转凉后人们常常忘记喝水,但充足水分对血糖代谢至关重要。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以白开水、淡茶为佳,避免含糖饮料。

(5)睡眠质量要保证

秋季应早睡早起,保持7-8小时充足睡眠。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血糖波动风险。

误区一: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

很多“无糖食品”虽然不添加蔗糖,但仍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同样会影响血糖。

误区二:水果一口都不能吃

低糖水果如 berries、柚子、苹果等可以适量食用,最好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每次量控制在一拳大小。

误区三:主食越少越好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营养素,极端限制会导致低血糖和代谢紊乱。关键是选择优质碳水和控制适量。

秋季血糖管理需要综合施策,饮食调整是基础,结合适当运动和良好生活习惯,才能让血糖平稳度过季节转换期。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控制不理想,请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您在这个秋天保持血糖平稳,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来源:90后聊营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