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李健熙收藏展今秋亮相|揭开26亿美元藏品神秘面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16:24 2

摘要: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NMAA)近日宣布,将于今年11月举办已故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Lee Kun-Hee)在美国的首个收藏展览。

神话不止三星,还有李健熙的艺术收藏。

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NMAA)近日宣布,将于今年11月举办已故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Lee Kun-Hee)在美国的首个收藏展览。

有藏品计划出入手可留言或者私信,单纯资讯解答市场疑惑也可以,问问不花钱哈

卫星:s第一个字母c第二个字母p第三个字母m第四个字母,还有87两个数字,找到我

李健熙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75位,为当年的韩国首富。在他27年的掌舵下,成立于1938年的三星成为韩国最大的财阀集团,2012年仅三星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三星电子的营收就已经达到1900亿美元,相当于微软、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公司营收的总和。

李健熙的全部藏品达1.3万件,总价值3万亿韩元,相当于26.6亿美元,于2021年由其家族捐赠给韩国。目前,绝大部分捐赠被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国立现代美术馆。

01

李健熙藏品美国首展

此次展览以“韩国瑰宝”(Korean Treasures)为主题,呈现逾200件收藏精品涵盖佛教雕塑、瓷器、绘画、家具以及现代艺术等门类,时间跨度长达1500年,其中包括韩国政府指定的十余件“国宝”以及从首尔三星美术馆借出的9件藏品。

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外景

NMAA首任韩国艺术与文化策展人黄善祐(Sunwoo Hwang)在受访时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从李健熙收藏中介绍韩国艺术的多样性、深度和广度。”作为美国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的韩国艺术展,在华盛顿展出后,还将巡展至芝加哥艺术学院和大英博物馆。

郑敾,《仁王霁色图》,1751

© 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六幅折叠屏风《日月五峰图》,19世纪,

© 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亮点展品包括朝鲜王朝中期画家郑敾的晚期作品《仁王霁色图》,此画宽7.4英尺、高5英尺,是朝鲜时期尺幅最大画作之一,对韩国艺术史意义非凡。

另一件备受关注的宫廷绘画《日月五峰图》曾在朝鲜王朝时期被放置在王座后面,并出现在Netflix现象级爆火电影《K-POP猎魔女团》中。随着韩国文化的流行,“韩国瑰宝”和NMAA将接触到更为多样化的参观群体。

展览按主题分布在博物馆下属的十个画廊中,通过传统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的交织展现韩国艺术和文化的特性,突出韩国艺术遗产的深度和广度。

02

聚焦西方现代大师的收藏名单

李健熙与夫人洪罗喜曾连续两年(2015-2016年)荣登《ARTnews》“全球顶级收藏家200强”榜单。作为首尔大学应用艺术系的高材生,洪罗喜自1995年起执掌三星艺术文化基金会,并一手创立了韩国规模最大的私立美术馆三星美术馆。

一位参与李健熙一系列收藏作品鉴定评估的艺术专家透露:“倘若将这些杰作放在同一个空间,那很容易成为世界五大艺术博物馆之一。”

已故三星会长李健熙与夫人洪罗喜

在李健熙跨越70年的收藏历程中,有30件国宝,82件不可估量的珍品,以及3500件现当代艺术品,其中1300件来自西方。那么收藏名单涵盖了哪些西方顶级艺术家名单及代表作品?

贾科梅蒂,《高个子女人Ⅲ(Tall Woman Ⅲ)》,1960(左)

培根,《房间里的人物》,1962(右)

李健熙积极投入建立艺术品收藏体系,聚焦于东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乏培根《房间里的人物》和贾科梅蒂《高个子女人 Ⅲ》如此顶级的艺术品,销售记录分别约为1.33亿美元和1.42亿美元。其中培根的画作在三星美术馆永久展出。

马克·罗斯科,《白上红》,1956

马克·罗斯科的抽象绘画作品被称作“色域绘画”,艺术家以此直面人类存在的孤独、焦虑与虚无。他的作品也在市场中备受追捧,动辄上亿价值的作品也令他成为全球最贵艺术家之一。来自罗斯科1956年的《白上红》市值高达3500万美元。

塞·托姆布雷,《无题》,1960

塞·托姆布雷被《纽约时报》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融合了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和波普艺术的精髓,对让·米切尔·巴斯奎特、安塞姆·基弗等众多当代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位艺术家最常被讨论的话题,往往是他作品惊人的拍卖价格和令人费解的艺术语言。李健熙收藏的这幅《无题》作品,市场价格同样高达3500万美元以上。

巴勃罗·毕加索,《朵拉·玛尔的肖像》

图片:The Korea Economic Daily

当人们提及朵拉·玛尔,总习惯性地将她定义为“毕加索的灵感缪斯”,毕加索绘制了多幅朵拉的画像,朵拉在20世纪30年代巴黎超现实主义运动核心的身份,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毕加索对战争与政治的思考,推动他走向更具政治性的艺术表达。

巴勃罗·毕加索,《大鸟,黑脸》(左)

毕加索在制陶工坊(右)

毕加索对陶艺的痴迷长达25年,他将立体主义的革命精神注入古老陶土,重新定义现代陶艺的边界。李健熙同样对毕加索的陶瓷作品情有独钟,收藏多达百余件。

克劳德·莫奈,《睡莲池》

克劳德‧莫奈是全球艺术市场上仅次于毕加索的最成功的艺术家。就像《星夜》之于梵高,《睡莲》是莫奈去世百年后全球顶级藏家梦寐以求的追逐。直至今日,仍有不少欧美藏家、亚洲藏家、中东王室竞藏流到市场上的印象派经典作品,而显赫的私人收藏大多秘而不宣。

安迪·沃霍尔,《45金玛丽莲》

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在延续玛丽莲神话一事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45金玛丽莲》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市场价值高达2000千万美元。

马克·夏加尔,《带花束的新郎和新娘》

马克·夏加尔的名字,始终与漂浮的恋人、空中的小提琴手、燃烧的蜡烛与故乡的屋顶紧密相连。作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尤为关注欧洲现代主义的李健熙自然没有错过。

萨尔瓦多·达利,《有袋半人马家族》,1940

《有袋半人马家族》遵循着三角形的构图,在西方半人马往往代表着一种欲望,从肚中将孩子取出来和半人半马的形象结合代表着新生和死亡强烈的对比感。这幅画是萨尔瓦多·达利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之一。

胡安·米罗,《作曲》,1953

与毕加索和达利齐名的胡安·米罗,共同构成了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的行列。米罗经常使用简单、粗犷的线条和形状,以及鲜明而丰富的色彩来传递他的创作主题和感受。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直观和情感的力量,给人一种直接触动心灵的感觉。

03

揭开韩国本土收藏版图

李健熙尤为关注韩国艺术,其收藏的2200件韩国艺术家的作品涵盖了从传统作品到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他亦执着于韩国现代艺术与印象派和欧洲现代主义的并置。

李仲燮,《黄牛》,20世纪50年代

《黄牛》是李仲燮最钟爱的创作主题之一,在韩国文化中,牛向来是忍耐与毅力的象征。艺术家以红色为主调创作的黄牛头部系列共有四幅,而其中这幅作品自1976年便已为艺术界所熟知。该作曾收录于1990年金星出版社发行的《李仲燮画集》,但鲜少公开展出,直至通过李健熙艺术收藏捐赠至国立现代美术馆才得以重见天日。

金焕基,《女人和坛子》,20世纪50年代

金焕基是韩国艺术界最国际化的人物之一,也是韩国抽象画的先驱。《女人和坛子》原为20世纪50年代韩国最大纺织财阀SAMHO集团的会长郑宰昊新建住宅时,作为大型壁画订制的作品。在60年代末随着SAMHO集团的衰落,这幅作品出现在艺术市场,之后被李健熙收藏。

金钟泰,《男孩》,1929

金钟泰擅长使用强烈的原色,捕捉对象的自然“瞬间”。其现存作品包括其代表作品《黄色小袄》在内,仅有4幅,《男孩》是现存4幅作品之一,十分珍贵。

张旭镇,《抓石子》,1938

《抓石子》是张旭镇在养正高等普通学校就读期间创作的作品,曾参加由《朝鲜日报》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学生美术展览会,并荣获"社长奖(最高奖)"。据记载,这幅作品最初被画家朴商玉收藏。朴商玉去世后,其家属在遗物中发现了这幅画作,经与张旭镇确认并获得画家亲笔签名后,该作品最终被纳入李健熙的艺术收藏体系。

白南舜,《乐园》,1936

《乐园》是白南舜为了祝贺居住在全罗南道莞岛的朋友闵英顺结婚,作为礼物送出的作品。经美术评论家李龟烈和当时居住在纽约的白南舜的协商,取名为“乐园”,是白南舜在解放前唯一留存下来的一幅画。

更多名家收藏故事,尽在收藏频道。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