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霸州,这座位于京津腹地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便因武术文化闻名。从清朝八卦掌宗师董海川创立绝学,到民国“杆子李”李询以大杆子威震津门,再到当代陈邦民抢救萧氏八卦掌,霸州武术家们以拳脚书写传奇,用功夫传承文化。本文撷取十位霸州武术名家的经典故事,展现他们刀光剑影中的
霸州,这座位于京津腹地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便因武术文化闻名。从清朝八卦掌宗师董海川创立绝学,到民国“杆子李”李询以大杆子威震津门,再到当代陈邦民抢救萧氏八卦掌,霸州武术家们以拳脚书写传奇,用功夫传承文化。本文撷取十位霸州武术名家的经典故事,展现他们刀光剑影中的侠骨柔情。
一、董海川:八卦掌宗师,隐于宫闱的传奇
人物档案
董海川(1797-1882),文安县朱家务村人,八卦掌创始人,被尊为“八卦掌掌门”。
经典故事
董海川自幼嗜武,27岁游历九华山,得遇道家“云盘老祖”传授八卦掌真谛。他创编的八卦掌以“走转腾挪”为特色,暗合易经八卦之理。清道光年间,董海川为避祸入宫当太监,实则暗中传授八卦掌给侍卫。光绪帝曾慕名拜其为师,学习防身术。董海川一生未尝败绩,晚年将掌法传于程廷华、尹福等弟子,使八卦掌风靡京城。其自宫入宫的传奇经历,更添几分神秘色彩。
二、李询(杆子李):津门绝响,大杆子挑灯夜战
人物档案
李询(1871-1935),胜芳镇人,翻子拳宗师齐占魁嫡传,因善使大杆子得名“杆子李”。
经典故事
1912年天津“天下英雄会”,李询以一杆六合枪惊艳四座。他能在八仙桌上施展母子拳,枪尖昼扎铜钱眼、夜刺香火头,甚至枪挑粉壁之蝇而壁无痕。时任文安县长韩新文亲赠“奇侠风云”软匾。1934年河北国术比赛,63岁的李询现绝艺五虎八拦枪,老当益壮。其弟子百余人,包括后来成为“中华武林百杰”的李文贞。
三、陈邦民(霸州陈六):萧氏八卦掌的守护者
人物档案
陈邦民(1940s-),东关人,萧氏八卦掌第五代传人,功力门“霸州李”李茂春第四代传人。
经典故事
陈邦民7岁习少林功,13岁拜90岁高龄的王振山(萧氏八卦掌嫡传)为师。他发掘创编的“凤爪镦三十六式”为国内唯一成套的八卦派特殊兵器招法,对阵长枪短棍从未败绩。1980年代,他协助“霸州李”李文贞办武校,培养出一批省级武术冠军。其弟子中,有人考入体育院校,有人入选专业队,延续着霸州武术的血脉。
四、王振山:河间捕快,八卦掌隐世高手
人物档案
王振山(1830s-1920s),东关武术会首任会长,曾任河间冯国璋岳父家武术教师。
经典故事
王振山精通八卦、少林等多门武术,是“阴阳八盘掌”创派人李振清的再传弟子。清末任霸州捕快班头时,他以一双铁掌连擒十三名江洋大盗。晚年隐于东关,将八卦掌传于陈邦民等弟子。其独创的“十八功架”融合龙虎牛马等十二形,实战招式如“鸡之八长”“狮之四巧”,成为萧氏八卦掌的精髓。
五、李茂春(霸州李):功力门大师,武校奠基人
人物档案
李茂春(1880s-1950s),胜芳人,功力短拳门宗师,被尊为“霸州李”。
经典故事
李茂春以“地躺刀”和“风魔棍”闻名,其功力短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1930年代,他在胜芳设武馆,弟子包括女儿李文贞(后成“世界武林长老”)和徒孙赵金甫。1980年代,李文贞回霸州办武校,陈邦民等第四代传人在此精进技艺,将功力门与八卦掌融合,形成独特的“霸州武术”风格。
六、张文广:武学泰斗,查拳大师的北体岁月
人物档案
张文广(1915-2010),通许县人,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当代“武林三泰斗”之一。
经典故事
张文广14岁师从查拳大师常振芳,1936年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柏林奥运会表演查拳,其“梅花刀”和“锁喉枪”令德国观众叹服。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北体大武术系,培养了吴彬、门惠丰等弟子。晚年著书《中国查拳》《散手拳法》等,将查拳体系系统化,被誉为“武学活字典”。
七、刘宝瑞(沈阳霍元甲):查拳震关东,擂台霸主
人物档案
刘宝瑞(1896-1969),山海关人,查拳名师,曾任沈阳振远堂镖局总镖头。
经典故事
刘宝瑞20岁在北平天桥卖艺,后至沈阳开镖局。1931年,他代表东北参加张学良主办的擂台赛,以“弹踢儿”绝技力压群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在长春摆擂,刘宝瑞登台轻取日本大力士,声名大振。新中国成立后,他因“历史问题”入狱,后任天津骨科大夫,弟子申金儒1946年斩获沈阳擂台三项冠军。
八、吴连枝:八极拳宗师,游戏中的中国功夫
人物档案
吴连枝(1947-),孟村县人,八极拳第七世传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经典故事
吴连枝18岁授徒,弟子中刘秀萍、常玉刚等屡获国际武术金牌。1990年代,他应邀为日本游戏《VR战士》动作示范,主角“结城晶”的八极拳动作完全采集自他。其著作《吴氏开门八极拳》被译成日、英等多国文字,八极拳“顶心肘”“抱虎归山”等招式通过游戏风靡全球。
九、陈正雷:太极金刚,从陈家沟走向世界
人物档案
陈正雷(1949-),温县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四大金刚”之一。
经典故事
陈正雷8岁随伯父陈照丕习艺,后师承堂叔陈照奎,深得陈发科真传。1970年代,他蝉联全国太极拳大赛冠军,1981年起出访日、美、法等国讲学,弟子遍布五十余国。其著作《陈氏太极拳械汇宗》成为标准教材,1995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十大武术名师”。
十、王云鹏:武体传承,通辽武术的播种者
人物档案
王云鹏(1980s-),沈阳体育学院毕业,通辽市精云武体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创始人。
经典故事
王云鹏深耕武术教育,其武校培养的弟子在内蒙古自治区武术比赛中屡获佳绩。他倡导“武德为先”,将霸州功力门与现代竞技武术结合,推出“武术进校园”计划,让数千名通辽中小学生接触传统武术。2022年,他策划的“大唐官府杯”武术公开赛吸引辽蒙冀三省高手参赛,重现古代擂台风采。
结语
从董海川创立八卦掌到陈邦民抢救萧氏八卦掌,从李询的大杆子绝技到吴连枝的八极拳全球化,霸州武术家们以拳脚为笔,书写了一部活态的武术史诗。他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精神的守护者——在霸州,武术从来不是花拳绣腿,而是“未学艺先学礼,未习武先习德”的修身之道,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担当。
来源:鸿运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