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汉明帝永平三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又称“云台廿八宿”。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又称“云台廿八宿”。
1:东方青龙七将
(1)角木蛟:高密侯邓禹。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
刘秀称帝后,封邓禹为大司徒、酂侯。后改封高密侯,进位太傅。永平元年(公元58年)去世,谥号元侯。
(2)亢金龙:广平侯吴汉。
吴汉,字子颜,汉族,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吴汉曾任新朝宛县亭长,后在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公元23年),被任命为安乐令。后归顺刘秀,封偏将军、建策侯。
刘秀称帝后,吴汉任大司马、广平侯,先后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吴汉死后,谥号忠侯。(3)氐土貉胶东侯贾复。
(3)氐土貉:胶东侯贾复。
贾复,字君文,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
建武三年,贾复出任左将军。建武十三年,定封胶东侯,食邑六县。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是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
(4)房日兔:好畴侯耿弇。
耿弇,字伯昭,汉族,挟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耿弇自幼喜好兵事,后劝父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刘秀称帝后,耿弇封建威大将军、好畤侯。建武十三年,耿弇辞去大将军职。永平元年(公元58年),耿弇去世,谥号愍侯。
(5)心月狐:雍奴侯寇恂。
寇恂,字子翼,汉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后与耿弇一起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承义侯。此后,寇恂镇守河内。刘秀称帝后,寇恂任执金吾,封雍奴侯。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病逝,谥号威侯。
(6)尾火虎:舞阴侯岑彭。
岑彭,字君然,南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原是新莽棘阳县长,长期坚守宛城,抵抗绿林军。后来,归降刘玄,封归德侯。建武元年(公元25年),归降刘秀,拜刺奸大将军,督察众营。刘秀称帝于河北,拜廷尉,行大将军事。建武二年(公元26年),逼降许邯,迁征南大将军,封舞阴侯。建武五年(公元29年),率军平定荆州。建武八年(公元32年),随光武帝攻破天水郡,灭亡隗嚣。
(7)箕水豹:阳夏侯冯异。
冯异,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人。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后归顺刘秀。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建武十年(公元34年)病逝于军中,谥曰节侯。
2.北方玄武七将
(1)斗木獬:鬲侯朱祐
朱祐,字仲先,南阳郡宛县人。
自幼与刘秀相识,关系极好。刘秀起兵就一直跟随左右。历任护军、偏将军、建义大将军,先后封为安阳侯、堵阳侯、鬲侯。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病逝于家中。
(2)牛金牛:颍阳侯祭遵。
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刘秀称帝后,任征虏将军,封颍阳侯。克己奉公,喜爱儒术。建武九年(公元33年)春,在军中去世,谥号为成。
(3)女土蝠:栎阳侯景丹。
景丹,字孙卿,冯翊栎阳人,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固德侯国的相国、朔调连率副贰,更始政权建立之后被任命为上谷郡长史。在追随刘秀平定河北的征战中屡立战功,历任偏将军、骠骑大将军,先后封为奉义侯、栎阳侯。建武二年(公元26年),景丹病逝于军中。
(4)虚日鼠:安平侯盖延。
盖延,字巨卿,渔阳郡要阳县人。力大能挽硬弓,以勇力闻名边疆,原为郡守彭宠部下。后来,随同吴汉归顺刘秀,刘秀称帝后,任虎牙大将军,封安平侯,建武十一年,拜左冯翊,领兵如故。建武十五年,卒于任上。
(5)危月燕:合肥侯坚镡。
坚镡,字子伋,颍川襄城人。原为王莽政权官吏,后来投奔刘秀。刘秀称帝后,拜扬化将军,封强侯。从军围攻洛阳,坚守南阳郡,参与平定邓奉之乱,迁左曹,封合肥侯。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去世。
(6)室火猪:东光侯耿纯。
耿纯,字伯山。汉族,巨鹿宋子傅家庄人。耿氏为巨鹿大姓,耿纯曾先后担任过王莽、刘玄政权的官员。投奔刘秀后,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三。刘秀称帝后,任东郡太守,封东光侯。
(7)壁水貐:朗陵侯臧宫。
臧宫,字君翁,颍川郏县人。臧宫原为小吏,参加农民军后得以追随刘秀,先后受封为成安侯、期思侯、酂侯、朗陵侯。永平元年(公元58年),臧宫去世,谥号愍侯。
来源:面朝大海HL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