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刚当选美院士,就携硬核技术归国,中国关键领域迎强心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4:09 2

摘要:可现在他放着这个职称不要,带着硬核技术,加入了刚成立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最近这两天,国际高端制造业圈子发生了一件大事。

曾主导波音787和空客A380关键工业软件研发的顶尖工程师,弃美归国了!

要知道,这位工程师在今年2月刚刚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可现在他放着这个职称不要,带着硬核技术,加入了刚成立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的回国,又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周明这个人,可能大家不太熟悉。

但只要坐过波音787或者空客A380,其实就已经间接享受了他的研究成果。

这些大飞机之所以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减重,靠的就是他开发的结构优化软件。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结构优化是个什么东西?

就拿做椅子来说,要想它结实,第一反应就是把承重的木板,做得厚厚实实的。

但这样做出来的椅子,往往又笨又重。

而结构优化呢,是让计算机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自动算出哪里需要材料,哪里可以掏空。

最后做出来的椅子,可能看起来像个艺术品,到处都是镂空的花纹,但偏偏结实得很。

周明就是全球最早把这套理论,变成实用性工业软件的人之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还在德国读博士时,就开始深耕这个领域了。

超前的行业意识和强大的实力,自然让许多工业巨头都“盯”上了他。

因此,1998年,周明刚拿到欧洲教授资格认证时,美国Altair公司就立马递上了橄榄枝。

在Altair工作的27年,周明的职业生涯可谓是一路生花。

他带领团队开发的OptiStruct软件,几乎成了全球航空航天业的标配。

就拿波音787的机翼连接件来说,通过他的软件优化后,能直接减重30%。

这数据大家可能没啥概念,但对于飞机来说,每减少1%的重量,就可以节省0.75%的燃油。

一架大飞机如果整体减重10%,航空公司一年就能省几千万成本。

不仅如此,周明的软件还大大降低了优化门槛、缩短了优化时间。

原本飞机优化,需要超级计算机算好几天,现在普通工作站几个小时就能搞定。

正是这种实用性,让波音、空客、通用、福特这些巨头都成了他的客户。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的顶级专家,为什么要回国?

回国的原因

表面上看,周明在美国什么都有了。

副总裁的头衔、丰厚的薪水、舒适的生活、业界的认可。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最近几年美国的变化,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自从中美关系紧张以来,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正常的学术交流被当成间谍活动,回国探亲被反复盘问。

甚至有教授,只因帮中国留学生写了封推荐信,就被FBI介入调查。

虽然周明这个级别的高管,暂时还没受到直接影响。

但那种“随时可能出事”的不安感,还是高高悬在他身上。更让人憋屈的是职业发展。

虽然周明已经是Altair的副总裁了,但真正的核心决策圈,永远轮不到华人。

公司战略会议,讨论到关键技术时,会客气地请他回避。

明明是他开发的技术,却不能参与决定技术的走向,这种时刻被防着的感觉,实在不好受。

但光是美国待着不舒服,还不足以让这些顶尖人才下决心回国。

更重要的是,国内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

还记得二三十年前,咱们国家的科研条件啥样吗?实验室设备落后,经费也少得可怜。

那时候出国留学的,很多人确实是为了更好的科研条件。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要造自己的大飞机C919,要搞新能源汽车,要发展人工智能。

这些都是世界级的大项目,是真正能改变历史的事业。

对周明这种级别的科学家来说,能参与这样的项目,比多挣点钱有意思多了。

而且,东方理工大学开出的条件也确实有诚意。

不是让他当普通教授,而是担任工学部主任,可以按自己的想法组建团队、设定研究方向。

他在这里,有机会成为一个领域的开创者,这种成就感,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完整的产业链。

在美国,你优化出一个新设计,可能要等几个月才能看到样品。

但在中国长三角地区,你早上有个新想法,下午就能找到工厂给你打样,晚上产品就能出来。

这种快速迭代的能力,对工程师和工业软件开发来说,至关重要。

带来的改变

那么,周明的回归,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是打破技术垄断。

虽然C919大飞机已经研发成功了,但说实话,设计C919用的软件还是买国外的。

西门子、达索、PTC这些公司,每年从中国赚走几百亿的软件授权费。

更要命的是,一旦这些软件公司断供,中国的制造业就直接被“卡脖子”了。

而现在更大的C929项目已经启动,如果还用外国软件,那不是把命门继续交到别人手里吗?

好在现在周明回来了,已经开始组建团队,准备开发自主可控的设计软件。

要针对中国的材料体系、制造工艺、使用环境,开发最适合的工具。

除了打破技术壁垒,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乘数效应。

周明在东方理工不是一个人战斗,而是要带出一支队伍。

这些年轻人在他的指导下,不仅能学会使用工业软件,更能理解软件背后的原理。

将来他们可能去航空公司、汽车企业、研究机构,把这套方法论传播开去。

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周明的选择代表了一种趋势。

过去几十年,中国最优秀的人才都往外跑,去美国读书、工作、定居。

但现在风向变了,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选择回国。

这不仅仅是因为爱国情怀,更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在中国能实现更大价值的机会。

当然,路还很长。开发工业软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积累。

但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有了周明这样的领军人物,有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这个领域,中国的工业软件一定能闯出自己的路。

结语

从北航的学生,到德国的博士,再到美国的顶级专家,周明走过了大半个地球。现在,他选择把人生最重要的一段路走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个选择本身,就是对中国未来最好的背书。当越来越多像周明这样的人选择回来,当中国成为全球顶尖人才实现梦想的地方,很多关于未来的问题,答案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参考文献】

捷克日报-2025-08-22——《顶级航空工程师周明从美国返回中国》

人才发展专委会-2025-08-18——《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迎院士主任!》

来源:夜下话文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