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施行。接下来,所有AI合成的内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都必须依法打“电子水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施行。接下来,所有AI合成的内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都必须依法打“电子水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也有人认为意义不大:
当前,互联网平台出现不少AI移花接木的视频,AI换脸、AI盗声的不当滥用,易引发侵犯肖像权、声音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诈骗等犯罪行为。例如,有的商家伪造奥运冠军的声音卖土鸡蛋,从而达成误导消费者、推销商品甚至实施诈骗的目的。
把AI合成的内容打上“电子水印”后,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分辨。《办法》实施后,没有标识的,大家可以举报。如果刷到疑似内容,也可录屏举报,或者@平台官方客服。
法律专家提醒公众要保持警惕,勿轻信AI生成的音视频或直播,避免财产损失;被仿冒者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网站平台要提升检测鉴伪能力,对此类乱象加大监管,对发布者内容严格审核,做好处置。
你平时喜欢用AI生成图片或视频吗?对于AI生成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看?评论区聊聊~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