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兰州市红古区华龙街道,振兴社区如同一盏不熄的暖灯,用365天不间断的贴心服务,照亮辖区老年居民的银发岁月与孩童的纯真笑颜。这里的工作人员用“走心”换“暖心”,将对“一老一小”的民生关怀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体验。
在兰州市红古区华龙街道,振兴社区如同一盏不熄的暖灯,用365天不间断的贴心服务,照亮辖区老年居民的银发岁月与孩童的纯真笑颜。这里的工作人员用“走心”换“暖心”,将对“一老一小”的民生关怀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体验。
七夕合影定格岁月温情
8月25日,振兴社区联合红古区融媒体中心发起七夕留影活动,源于工作人员日常走访时的发现——辖区70岁以上夫妇中,大多从未拍摄过双人艺术照。
“这些携手半世纪的老夫妻,最缺的往往是一张正式的合影。”振兴社区党建专干徐淼站在窑街煤电六小区的广场上,一边协调老人们的拍照流程一边说道。这个点子也有短视频的功劳,徐淼说,前段时间看到东北某社区做了类似的活动,她既感动又受启发,也想为自己辖区的老人们做点事。
在这场充满爱的七夕合影活动中,记者邂逅了一对来自四川南充的老年夫妇。严素琼老人身着一袭红艳艳的连衣裙,显得格外精神。当被问及年龄时,她爽朗地回答:“74岁。”身旁的老伴袁春久紧接着说道:“我81岁啦。”两位老人于上世纪70年代来到红古区,自此便在这里落地生根,携手走过了50年时光。
在老人们的心中,社区已然成为他们退休后生活的中心。谈及是怎么知晓此次社区举办的七夕活动时,严素琼笑着回忆道:“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我的。”尽管最初对活动的具体日期有些模糊不清,甚至一度误将社区电话当作“骚扰电话”而未接听,但最终,这份来自社区的主动关怀还是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弦。
“我真的深切感受到社区对我们老年人关怀备至。参加这次七夕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毕竟我俩已经好多年没有合过影了。”严素琼真诚地说道,言语间满是喜悦之情。这份喜悦并非空洞的表达,而是源于他们对当下生活实实在在的感受。
居民在社区活动室学习八段锦
代际交流传承传统美德
在该社区新建成的活动室里,退休职工李阿姨正挥毫泼墨,宣纸上的“福”字笔力遒劲。“年轻时就想学书法,现在社区请专业老师来教,圆了我几十年的梦。”她说。这样的感动源自社区与华韵艺术学校合作的公益课程,吉他、舞蹈、书法、围棋等课程吸引着不同兴趣的长者。
这些课程并非单向输出。退休职工范桂兰主动请缨,带领老伙伴们练习八段锦。“我们这些老同志聚在一起,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说说知心话。”随着参与人数从最初的十几人增加到42人,活动室里的欢声笑语也愈发响亮。这种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互动模式,让长者们找到了新的精神家园。
当银发族在书画中陶冶性情时,社区的孩子们正经历着非遗带来的奇妙之旅。在“古纸新生”活动现场,9岁的小雨小心翼翼地用黏土塑造着谷雨时节的麦苗。“老师说过,这时候庄稼最需要雨水。”在她的内心中,二十四节气知识悄然生根发芽。
从春分纸鸢到冬至窗花,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将节气知识化作一件件充满童趣的手工作品。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脉动,更在幼小心灵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令人动容的是,这些为“一老一小”设计的活动常常不期而遇地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书法课上,常有孩子好奇地围观爷爷奶奶运笔;手工活动中,也有长者与孙辈共同创作的温馨画面。这种自然而然的代际交流,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孩子们巧用特制黏土纸上绘图
党建领航凝聚和谐力量
据统计,今年以来,振兴社区已成功举办各类活动48场次,内容涉及传统节日庆祝、民族团结宣传、好家风弘扬、政策理论宣讲、居民公约普及、移风易俗倡导、义诊义剪服务、志愿服务开展、手工制作体验、红色影片观影、爱国主义教育、读书分享交流以及文艺汇演展示等多个领域,累计服务群众达2800人次。
振兴社区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有序地开展各类关爱活动,离不开坚实有力的党建工作作为支撑。该社区下辖6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共计5200户13200人,辖区面积为0.45平方公里。区域内配备有幼儿园2所,养老服务中心1所。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社区优化设置了11个网格,挑选配备11名优秀的网格员,并整合了包括退休干部、志愿者、退役军人在内的416名居民,组建成13支强大的网格队伍。日常工作中,大家依托“流动办公桌”这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工作重心下沉基层、党员力量深入一线、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
该社区积极实施物业赋能提升行动,探索共建单位、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代表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的一事一议、周四议事日等民主决策制度,累计妥善解决小区停车难题、飞线充电安全隐患等民生实事8件。在持续推进“一老一小”关爱工程建设方面,社区累计为289名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业务168起、上门服务233次。
据华龙街道振兴社区党委书记包莲莲介绍,社区还规划了一系列设施建设蓝图,旨在进一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蓝图包括:计划打造一个居民议事厅,主要用于收集社情民意、开展人大代表协商议事、调解矛盾纠纷以及召开居民会议等,为居民搭建一个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平台;建设一个综合会议室,以满足党员活动、社区居民议事、教育培训等多种需求;打造一个多功能活动区,内部配备品茶书画设施、儿童照料设施、健身活动器材以及文化娱乐和观影设备等,全力满足社区日常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日间照料中心的各项需求,经常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广大居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记者手记
居民感受是验证幸福治理的标尺
10对银发夫妇的相拥身影被相机定格在社区活动室的墙壁上,孩子们高举的黏土作品与练八段锦时挥动的手掌在某一刻相互重叠,振兴社区用服务“一老一小”的实践书写出了民生至上的答案。
这里的11个网格如同神经末梢,416名网格员昼夜不息,将“流动办公桌”搬进楼院。从严素琼老人那句“真的感受到了关怀”的质朴表达,到小雨制作节气黏土时专注的眉眼,社区正用365天的坚守证明:真正的幸福治理,就藏在5200户居民的欢声笑语里,藏在13200人共同编织的民生图景中。
来源:红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