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上午,“云岭网安大篷车巡回之旅”活动暨“法润彩云南”网络普法“进农村”系列活动在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乡福和村举行。现场,“洱源美好推荐官”大理柱子哥、苍海心境、白水的身影格外亮眼,他们并非专业普法工作者,而是云南“网络名人助力乡村振兴” 品牌建设培育出的
8月25日上午,“云岭网安大篷车巡回之旅”活动暨“法润彩云南”网络普法“进农村”系列活动在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乡福和村举行。现场,“洱源美好推荐官”大理柱子哥、苍海心境、白水的身影格外亮眼,他们并非专业普法工作者,而是云南“网络名人助力乡村振兴” 品牌建设培育出的“乡土明星”。
“网络名人助力乡村振兴——寻找洱源美好推荐官”
“洱源美好推荐官”是云南省委网信办持续推进“网络名人助力乡村振兴”品牌建设的创新实践,先后用两年时间策划组织开展了“寻找洱源美好推荐官”“在文化里逛洱源”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紧扣“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大V小V手牵手”的创新模式,挖掘培养了一批热爱洱源、扎根乡土的优秀人才。从推荐洱源小众旅游景点,到推广梅子、乳扇等特色产品,再到传播白族刺绣、山歌等非遗文化,这些“洱源美好推荐官”凭借网络影响力,不断扩大洱源的对外知名度,同时也让云南乡村振兴工作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互联网+名人效应”新路径。
“洱源美好推荐官”大理柱子哥(左)、苍海心境(右)现场普法分享
活动上,他们从“乡村美景的推广者”转变为“法治精神的传播者”。“今天不聊景点美食,就跟大家唠唠上网玩手机的那些事,帮大家守好钱袋子、护好好日子!”苍海心境一句亲切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乡亲们的距离。作为长期扎根洱源的本地人,他与搭档大理柱子哥从农村群众在网络时代面临的问题出发,现场两人用“大白话”结合大理南涧、宾川等周边乡镇网络诈骗的真实案例向村民讲解,让“网络诈骗就在身边”“不能当谣言的传话筒”的认知深入人心。
“洱源美好推荐官”白水(中)和牛街温泉小镇居民现场演唱普法山歌
另一边,“洱源美好推荐官”白水则带来了别样的普法形式,联合洞经古乐非遗传承人、乳扇制作技艺传承人,以及洱源牛街温泉小镇商户,将反诈知识、诚信经营、交通安全等内容融入当地生活,创作了普法山歌《普法山歌大家唱》,“洱源牛街温泉暖,普法山歌传四方”“诚信经营靠真材,乳扇飘香信誉长”“绣花图美心思巧,电诈伎俩更花哨”……这种“非遗+普法”的创新形式,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进村入户宣讲法律知识
集中宣讲结束后,3位“洱源美好推荐官”又和云南省委网信办驻村队员、炜衡昆明律师事务所律师一起进村入户。在白族小院里,大家用“拉家常”的方式与村民交流,白水用汉、白双语提醒村民要提防网络陷阱,同时建议子女多关心父母的数字生活,帮助老人安全跨越“数字鸿沟”。在白水的带领下,乡亲父老们跟着学唱普法山歌,小院里的笑声与歌声汇聚。
此次“法润彩云南”网络普法“进农村”活动,不仅让福和村村民学到了实用的法治知识,更彰显了由乡村振兴孵化的“网络名人”,正以反哺者的姿态,成为乡村振兴宣传的新生力量。正如大理柱子哥在宣讲中所说:“我们天天在网上卖梅子、推白族文化,靠的就是大家的信任;要是网络上满是诈骗和谣言,谁还敢来洱源旅游、买咱们的特产?清朗的网络空间,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金名片’和‘软实力’!以前我们拍视频是为了让更多人看见洱源的美,现在普法,是为了让家乡的日子更安稳。”从推广家乡美景美食到守护村民“钱袋子”,再到用文化传播法治,这些“乡土代言人”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法治精神融入乡村肌理,成为法治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
往期回顾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持证亮牌”工程
“我AI旅居在云南”数字创意征集活动启动
网信云南传播矩阵成员
网信昆明
来源:网信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