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央妈停转国足赛事,“质优价廉”的村超、苏超才是百姓最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08:11 1

摘要:最近,网络盛传“央视将停止转播国足相关的赛事”,对此传闻暂且不论真假,咱们先来看看国足的天价转播成本,以及一路暴跌的关注度,再对比江苏省级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苏超”)和贵州村超的火爆场面以后,相信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个答案。

最近,网络盛传“央视将停止转播国足相关的赛事”,对此传闻暂且不论真假,咱们先来看看国足的天价转播成本,以及一路暴跌的关注度,再对比江苏省级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苏超”)和贵州村超的火爆场面以后,相信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个答案。

笔者认为,央妈不该再为国足的“失望表现”买单了,转向真正让老百姓看得过瘾的本土赛事,才是央妈最该走的明智路。或许有人觉得笔者是在刻意博取眼球赚取流量,那么接下来咱们用真实的数据说话:

首先咱们来算算国足那笔“血亏”的转播账

之前亚足联给国足世预赛的单场转播费,一度喊到千万人民币一场,后来虽降到单场200万左右,但这笔钱花得太不值。

2024-2025年世预赛18强赛,国足交出的答卷惨不忍睹:0-7惨败日本,创下队史世预赛最大比分输球纪录;面对巴林、叙利亚等实力相近的对手,要么关键时刻掉链子,要么全场踢得毫无斗志,最终连世界杯亚洲区最后阶段资格都没摸到。

更讽刺的是,花钱买了转播权,观众却不买账。2024年世预赛36强赛时,央视转播的国足比赛单场收视还能破2.9%,到了18强赛,收视率直接暴跌43%,部分场次甚至低于0.5%。有球迷调侃:“看国足比赛,不如看楼下小区踢野球,至少人家跑得起劲。”

再看咱们身边的“苏超”,那才是“接地气、有活力”的代表。“苏超”是江苏省内最高水平的业余足球联赛,参赛队伍大多是企业组队、城市代表队,球员有上班族、个体户,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没有天价年薪,没有职业球员的“架子”,但赛事热度一点不低。

2025年“苏超”新赛季,全省13个地市共有48支队伍参赛,单轮比赛最多同时在12个场地开打。数据更能说明人气:首轮比赛,全省现场观赛总人数就突破5万人次,南京赛区的揭幕战,奥体中心副场坐满了8000多名观众,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加油,看台上传满了“江苏加油”的呐喊;线上热度也不含糊,抖音“苏超”话题播放量首月就破5亿次,部分场次的直播在线人数超10万,比同期国足0.5%收视率对应的观众数还多(按央视体育频道覆盖人群估算,0.5%收视率约对应50万观众,但实际有效观看时长远低于“苏超”)。

更关键的是“苏超”的“性价比”。它的转播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赛事主办方没有漫天要价,反而主动和地方媒体、短视频平台合作,免费开放转播权限。

2025年“苏超”还和江苏广电达成合作,部分焦点战在江苏体育休闲频道播出,单场转播成本仅几万元,还不到国足单场200万转播费的零头。商业层面也越来越火,2025赛季新增了15家赞助商,其中不乏苏宁、今世缘这样的本土知名企业,赛事周边的球衣、围巾销量首月就突破3万件,南京赛区还推出了“9.9元亲子观赛票”,开售当天就被抢空。对比国足1680元高价票还坐不满1.2万人的冷清场面,“苏超”用亲民的价格、热闹的氛围,把“看球”变成了老百姓的日常乐事。

如果说“苏超”是“本土活力代表”,那贵州村超就是“全民狂欢模板”,这两个赛事的火爆,恰恰戳中了国足最缺失的“足球初心”。不是天价版权、不是明星光环,而是纯粹的热爱与热血。

村超没有职业球员,球员是卖鱼的、开餐馆的、种甘蔗的,比赛奖金是酸汤鱼、脐橙,但2025年村超新赛季开幕战,现场涌进3.8万名观众,周边停车场停满了跨省自驾车,最远的球迷开了12小时车过来;线上抖音话题播放量破80亿次,单场直播最高在线人数达500万,比国足18强赛全场收视人次还多。

再看国足和这两个本土赛事的“精神对比”

村超球员拼到膝盖流血还在追球,守门员为扑球撞上门柱;“苏超”苏州队和无锡队的德比战,球员加时赛跑不动了,还在咬牙回防,场边观众喊到嗓子哑。

而国足呢?2025年8月和印尼的友谊赛,传球成功率仅58%,射正次数2-7落后,还出现后卫解围踢空、中场传球失误等低级错误,赛后大量球迷退票,吐槽“1680元看了场‘散步赛’”。

更别说本土赛事的社会价值:村超开赛首月带动榕江县旅游收入破5亿元,“苏超”2025赛季带动12个赛区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20%以上,而国足除了让球迷失望,只剩“负面新闻”:李铁被判20年、陈戌源无期徒刑,足坛反腐揪出18名相关人员,这样的环境,怎么让观众买单?

所以,笔者认为,央妈真该换个思路了:与其花大价钱转播让观众失望的国足,不如把资源投向“苏超”和村超。转播“苏超”,能贴近本土观众,让大家看到身边人的足球热情;关注村超,能传递足球最本真的快乐,还能带动地方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也能给中国足球敲个警钟:当最主流的媒体都不再为“平庸”买单,或许足协才会真正重视青训,整治乱象,让国足重新找回该有的斗志。毕竟,观众爱的从来不是“国字号”这块招牌,而是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足球本身。

来源:解说阿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