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野鹅泛滥成灾 政府吁全民吃鹅:我们抓鹅杀鹅 你们只管放开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08:10 2

摘要:但这几年,农民和环境专家逐渐发现,这些过来旅居的鸟类慢慢成了他们严重的负担,如今他们正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赶走这些鸟类。

话说,荷兰冬季温暖,湿地众多,是许多长途迁徙的鸟类钟爱的途径点和目的地。

但这几年,农民和环境专家逐渐发现,这些过来旅居的鸟类慢慢成了他们严重的负担,如今他们正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赶走这些鸟类。

据统计,荷兰国内有大约200万只野鹅,在本地猎人的捕猎活动中,有10万只鹅会遭到射杀、毒杀或者宰杀,剩余大量的野鹅就十分幸福地生活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了。

毕竟,这里冬季水草生长旺盛,其它季节草地也是嫩嫩的青草,野鹅们基本一直都处于“吃自助餐”的随心所欲状态。

一些家里经营草场和畜牧业的荷兰农民表示,野鹅经常来到草地上啃食青草,而且常常会把每年第一茬最有营养的青草啃食殆尽,让奶牛们都吃不上好草。

一位奶农在荷兰和德国的边境地区牧场上就经常遭遇这些野鹅访客,上万只野鹅每年会往返于德国牧场和他的牧场之间,他的牧场上的草地往往被啃食干净。

野鹅大军和蝗虫过境有得一拼,奶农表示他家的草是被连根拔起啃食干净的,一到下雨天,他家的牧场基本就变成泥水坑,哪里还有青青草原的影子。

算下来,他的牧场每公顷都要遭受500欧元的损失。

吭哧吭哧一顿啃不说,野鹅们还边吃边拉,青草地被啃秃了之后还被填满了臭臭的粑粑。

有遛狗居民反映:“我的小狗吃了鹅粪都吐了。”

换言之,臭气熏天,狗都吐了…

野鹅的粪便不仅不美观不好闻,和所有飞禽走兽一样,它们的粑粑也容易传播各种病菌。

本来数量少的话传染性还算低,但如此众多的粑粑云集,禽流感的病毒传播几率也大出了许多。

除了对大众生活和农业造成困扰,其实野鹅也是机场的大难题。为了阻止它们进入机场干扰飞行,造成飞行威胁,机场不得不设置防护网,还要随时关注着周边野鹅的动态…

不请自来7*24小时开自助餐+随地大小便模式,每年这200万只客鹅可把荷兰官方害惨了。

单是2023年一年,官方就给遭受草地及农作物损失的农民赔偿了5000万欧元,而其中,被大鹅毁掉的农业占绝大多数。

要知道,在2014年,这个数字还是1800万欧元。短短10年间,野鹅造成的损害就翻了一倍不止。

除了让农民们蒙受巨大草场损失,这些野鹅其实也没放过不务农的城市人口——它们成群结伴去到城里的公园、湿地,吃饱喝足后,它们还会在大街上游走,不仅随时准备排便在人行道上,有时候甚至会站在路中间坚定地阻挠汽车的通行。

尽管居民区没有水域,但这些野鹅明显是胆子太肥,居然大摇大摆入侵了人类生活空间。

有经验的农民和猎人表示,野鹅胆子不小,驱赶方法有限,比如放鞭炮,或者制造短时间的剧烈响动,还有利用无人机产生的噪音。

一位农民表示,为了避免制造太多噪音干扰社区,他不得不每天早上站在田边努力地拍手驱赶野鹅,尽管过一会儿鹅又会回来…

鉴于野鹅的行为越来越过分,如今,荷兰官方为了减少经济损失,也为了预防病菌传播,也被逼对野鹅下手了——赶不走,那就只能杀!

他们号召荷兰的猎人猎杀野鹅,还在区县建设大型冷藏储存室,方便猎人将猎杀的鹅送来此处保存,之后进一步被运输到城市里有消费鹅肉需求的地方。

为此,荷兰政府甚至上线了一个“鹅出租车”的线上组织,专门向猎人提供鹅肉回收服务。

猎人只需要在通讯软件上留言猎杀鹅的地点,小组就会派专车和专人前往转运鹅肉。

接着鹅肉就被送到大型冷藏室或者工厂直接进行加工,加工后的鹅肉再被流通到家禽商或者餐馆,最后流入消费者手中。

猎人们对这种处理方式很满意:

“许多猎人不想猎杀动物后只是眼睁睁看着肉被浪费。我们宰杀这些动物已经够糟糕的了,但如果宰杀后我们又不吃它们,那就纯粹是浪费食物了。”

官方对这种一条龙式的鹅肉收获与上桌服务寄予厚望:“鹅肉虽然不太出名,但味道很好。

如果每个人每年只吃一两个鹅肉汉堡就足够了。”

不过荷兰人习惯于吃鸡猪牛,对鹅肉的市场接受度还没有那么高。但有高校已经率先试点将鹅肉引入学校食堂,希望年轻人能率先适应这种还不太寻常的肉类。

比如,阿姆斯特丹大学食堂近年来就推出鹅肉汉堡、鹅肝酱意面等菜谱,当地餐馆尝试了熏鹅、鹅肉丸子、鹅肉香肠等鹅肉做法。

看起来,荷兰人对鹅肉的接受过程还需要一点时间。此时,我国鹅肉大厨们内心只剩一声叹息:

还需要煮鹅专业人才吗?

来源:带你游遍英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