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美联储降息预期引发的市场波动让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个教训。那是在2015年,我还在复旦读金融系,当时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几乎所有分析师都预测股市要大跌。我跟着主流观点清仓了所有股票,结果呢?市场不仅没跌,反而在加息后迎来了一波上涨。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
引子
最近美联储降息预期引发的市场波动让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个教训。那是在2015年,我还在复旦读金融系,当时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几乎所有分析师都预测股市要大跌。我跟着主流观点清仓了所有股票,结果呢?市场不仅没跌,反而在加息后迎来了一波上涨。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市场炒的是预期差,而不是现实差。
一、美联储降息预期引发的市场震荡
上周五(8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的一番话,让整个市场都沸腾了。他暗示当前经济条件可能需要调整货币政策立场,市场立即将其解读为9月降息的信号。美股当日大幅飙升,美债收益率暴跌,市场对9月17日会议降息的预期升至85%。
但有趣的是,这种乐观情绪没能持续到本周。截至8月26日收盘,美国三大股指普遍回落,短期国债收益率反向上涨。这让我想起了行为金融学中的"过度反应-修正"理论:市场总是先过度反应,然后再慢慢修正。
Longbow资管首席执行官Jake Dollarhide将当前态势形容为"杰克逊霍尔后遗症",确实很形象。纽约银行首席投资官Jason Granet指出,鲍威尔仅"为9月降息推开了一条缝",更倾向渐进式宽松。这让我想起2019年那次降息后的异常市场反应——降息后美债收益率不降反升100个基点。
二、预期差才是市场的本质
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股市炒得是预期差而不是现实差。现实再烂,只要预期反转,那么市场就会给予正反馈,这就是著名的"困境反转"。所谓预期差就是我知道你不知道,我会你不会,我敢你不敢,而本质上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核心在于透过现象看到交易的真相。显然只有数据可以还原真相。机构投资者之所以能赚钱,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多、更准确的数据。而我们散户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来缩小这种信息差距。
三、从数据看机构行为
让我用几个实际例子来说明数据的重要性。第一个是2025年二季度炒作半导体国产替代概念的股票。该股在涨停之前表现很一般,很难让人注意到。市场普遍认为该股是占了信创的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国产替代概念有将近百来家,为何涨停的就这么几个?显然机构是有备而来。有些事情比如地缘冲突就不可预知,但其他方面引起机构的兴趣却是极有可能的。而该股则是提供汽车职业教育服务,这就是个很有意思的看点。
实际上,我们看不到机构行为,并不等于真的无法看到。通过大数据统计工具,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
这是该股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中橙色柱体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数据。这个数据反映了机构资金交易的意愿,如果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从机构大资金的交易行为来看,他们已经参与有一段时间了。大家试想下,如果一只股票没有吸引力,会有机构资金持续参与交易吗?换个角度想,机构参与的越积极,说明越看好这只股票。
再比如下面这只股票:
这是最近表现不错的另一只股票的交易行为数据图。从图中不难看出,虽然连续上涨之前股价四连阴,但是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数据始终活跃。这就是机构高明的地方!
当然也有机构嫌弃的个股,即便是利好加持,也没有用。比如下面这只股票,号称2025年一季度业绩很好,结果一季度别人股价都还可以,就这个票跌的稀烂。
从图中不难看出,虽然该股有利好,但显然机构资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积极参与交易。结果就是股价上涨时间很有限。这也很正常,机构不积极参与,股价自然是调整的。
四、量化数据的价值
这些例子让我深刻认识到量化数据的价值。在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谎言就是"这次不一样"。但数据不会说谎,它忠实地记录着市场的每一个细节。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质疑降息紧迫性时指出:"在缺乏经济衰退证据、通胀不确定性犹存的情况下,宽松理由并不充分。"这种观点正是基于对经济数据的深入分析。
Yardeni Research创始人Ed Yardeni警告说:"若重蹈2019年覆辙(降息后收益率不降反升),将破坏政府通过低利率刺激房地产和降低债务成本的目标。"这也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判断。
五、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
回到开篇提到的美联储降息预期波动。面对这种情况,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
不要盲目跟随市场情绪波动关注真实的经济数据寻找适合自己的量化工具理解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记住:市场永远在变化,但人性不变。恐惧和贪婪永远存在,而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些人性的弱点。
结语
金融市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方方面面。美联储的每一次政策变动都会引发市场波动,但真正决定长期收益的是我们对数据的理解和运用。
正如Yardeni所说:"标普500指数有望年底达6600点",但这种预测是否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通过数据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方法。
最后提醒大家:以上相关信息是我在网络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结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不当之处或涉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删除。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与操作建议。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诈骗行为。本人从未也不会建立任何收费群或进行荐股活动。
来源:晓点世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