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里院城市记忆 传续中华历史文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6 19:52 1

摘要: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文澜薪火,传熠千年”中华文脉传承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街头调查以及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奔赴青岛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上街里等里院建筑群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前期团队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例如团队组建、联系当地的游客中心、志愿服务站以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文澜薪火,传熠千年”中华文脉开展三下乡活动纪实

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文澜薪火,传熠千年”中华文脉传承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街头调查以及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奔赴青岛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上街里等里院建筑群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前期团队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例如团队组建、联系当地的游客中心、志愿服务站以及预约系列展览馆。实践过程中我们团队通过纸质调查问卷对当地土著居民进行调查问访。走访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里院建筑群。团队成员真实感受里院的历史文化,践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宗旨,深入到基层。

寻访里院古建,感受历史记忆

团队参观了鸿吉里、三兴里等老里院建筑群以及里院博物馆。这些老里院建筑记录了青岛这座城市的发展印记,承载了老青岛人的时光记忆。在寻访中我们了解了里院的建筑风格,里院的缘起以及里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青岛里院大规模建设是在青岛开埠后,而“里”的记录最早可追溯至周代。“里”代表了中国古代单元制的居住模式。院,则是由建筑或围墙围合而成的空间。随着青岛开埠百年的历史,“里”式住宅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青岛里院建筑模式是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结果,是西方建筑元素同中式传统和院的结合体。青岛里院形成于上世纪初,鼎盛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商贾云集,商业繁荣。改革开放后,整个大鲍岛的里院街区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如今,这里云集着众多百年老字号。里院成为青岛独特的文化名片。

基层调研深而刻,里院文化久而新

团队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利用调查研究方法,团队以两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针对当地土著居民,团队在大鲍岛里院区域进行采访调查,邀请当地居民填写纸质调查问卷,同时向志愿服务站以及游客中心寻求帮助;另一类则是针对外地游客,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调查问卷,收集外地人对青岛里院的了解情况;经过走访调查,是我们团队深刻地了解了里院文化。早期的里院,人们同住在一起,民风淳朴,饱含人情冷暖,极具烟火气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里院文化建筑逐渐衰落,部分建筑残败不堪;进入新时代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鲍岛地区里院的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城市的不断更新,文化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使得里院逐渐苏醒起来,焕发出新的生机,百年老城正向新时代转场。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许多居民都以独门独户的方式居住着,在如今大鲍岛地区的里院建筑,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里院文化内涵,还能唤起人们对大杂院烟火气的回忆。

发挥新媒体优势,助力里院文化传播

根据网络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团队发现外地人对青岛里院的了解并不足。我们团队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宣传大鲍岛里院区的百年老字号美食,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扩大里院文化传播范围,增进人们对青岛里院的了解,吸引外地人们前往青岛感受里院文化,促进里院文化的传播,赓续城市文脉。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文澜薪火,传熠千年”中华文脉传承团,走进历史文化街区,感受百年里院的魅力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新面貌。在实践和奉献中精进能力、扩展视野、贡献力量。践行山农大学子登高必自的校训。学习、保护、传承中华文化。(仇译弘)

来源:纵横角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