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学期即将开启,北京多区多所学校办学又有新进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新媒体平台“首都教育”、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融媒体矩阵的“现代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最新动态,不仅有新的合作项目落地,还有一批中小学新校园也将在9月投入使用。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学校吧!
新学期即将开启,北京多区多所学校办学又有新进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新媒体平台“首都教育”、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融媒体矩阵的“现代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最新动态,不仅有新的合作项目落地,还有一批中小学新校园也将在9月投入使用。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学校吧!
深化区域教育合作
日前,房山区教委、黄城根小学、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共同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正式宣布合办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阎村校区。
2015年,黄城根小学在西城教委的大力支持下进驻房山,合办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成为最早与房山区合作办学的名校之一。十年来,学校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已经成了有规模、有品质、有特色、有口碑的区域名校。
据了解,此次合作是房山区与西城区教育协作的进一步深化,旨在通过集团化办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此次合作中,阎村中心校正式成为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阎村校区,黄城根小学校长担任阎村校区名誉校长。
未来,黄城根小学将向阎村校区输出管理理念、课程体系与文化资源,实现“一体化管理”,还会派驻优秀教师和专家团队指导教学,并接收阎村教师跟岗培训、开展联合教研,全力支持校区提升教育质量。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也将加强对阎村校区的管理和指导,选派干部驻校开展工作;双方还将在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等领域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全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真正落地。
据了解,还有些区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引入新学校。大兴区与西城区签约合作,由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承办魏善庄镇北区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大兴分校。按计划,该校小学部9月开学。另外,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已承办现有的魏善庄中学,成立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大兴分校。
一批中小学新校园将启用
北京育才学校即将启用的新址,位于天桥街道太平街与永定门西街交叉口东北角,建筑面积达7.8万平方米,可容纳114个教学班、4300名学生。
北京四中道元校区将揭开面纱,总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包括独立教学楼、实验楼、双食堂及运动场馆等。该校区已在2024年启动招生,规划定位为初中部,招收的4个班、160名学生前期在四中高中部借址学习,新学期会回到新校区上课。
北京八中四存校区将在9月正式迎新。校区位于西城区陶然亭南横东街(中信城4期),交通便利,周边生活设施完善,新校区环境优美,搭配优质教育资源。校区沿用八中“八素”培养模式,分层教学;成绩突出的学生,有机会通过集团直升政策、对接八中“邓稼先班”获得贯通培养机会。校区与八中本部统一管理,师资、教学标准完全一致。
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永新分校近日竣工并通过验收,将为海淀北部新增720个优质学位。这是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配套设施,服务于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将实施“名校带新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师资交流、课程共享等方式,确保教育质量与本校同步。
位于朝阳区的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内,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运动场地等设施一应俱全。学校规划了24个初中教学班、54个高中教学班,提供3390个学位。新校区的启用,势必将带动提升朝阳中东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房山区两所学校也即将于9月正式开学。房山区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提升办学效益,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房山区政府全面统筹,科学规划,将原房山职业学校北校区和河北中心小学两校址打通并进行改造。目前,该并校新建、改造项目已顺利通过竣工联合验收,并将于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学校建成后,河北中心校磁家务小学、佛子庄中心小学、南窖中心小学、史家营中心小学、大安山中心小学、霞云岭中心小学六所小学将整体搬迁至此,这里也将成为房山区规模最大、办学条件一流的山区寄宿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达4.07公顷,建筑面积为3.23万平方米,包含教学楼、综合楼、风雨操场、宿舍楼等硬件设施,功能齐全。办学规模规划为36个教学班,可提供1440个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具备 “平急两用” 功能。在突发情况下,学校能够迅速转换角色,提供应急避险场所,为师生以及山区百姓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北京二中房山分校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北刘庄村236号,紧邻良坨路,交通便利。距离房山区人民政府直线距离约3公里。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将纳入北京二中教育集团管理。
北京二中房山分校作为北京二中教育集团的第十所成员校,将共享集团本部优质资源,从课程体系到教师培养,从成长指导到教育评价,百年底蕴加本土创新,努力打造房山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一批新校区开建
北京四中将建鸭子桥校区。根据北京建院“BIAD创作”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四中将新建鸭子桥校区。北京市第四中学(鸭子桥25号)综合改造工程(设计),位于西城区鸭子桥路25号,前身是北京蒙诺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现利用原有厂房改造为拥有20个班规模的中学。目前,学校设计效果图已经出炉。
项目保留了原有的厂房建筑,并将之提升为校园独有的特色和风貌。建筑首层打开,形成半室外空间,与校园的运动空间连通为一个整体,补充了学生活动空间的不足。
八十中学大兴未来学校启动招标,预计2027年迎新。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正式批复大兴区西红门镇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配套学校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方案,据悉,该项目是2024年5月10日揭牌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大兴未来学校。
据了解,八十中学大兴未来学校落户西红门镇,位于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内,东至金服大街,南至鼎祥路,西至金盛大街,北至鼎创路,规划建设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预计2025年开工建设,2027年投入使用。学校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47公顷,规划班级36个,其中小学24个,初中12个,建成后将提供学位数1440个。
未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将推荐和选派主要岗位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赴大兴未来学校指导课堂教学、科研课题研究以及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这将推动双方在师生交流、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深化合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此外,根据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7月16日,大兴区教委与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新增两个合作办学项目,一处位于瀛海镇瀛坤路12号院(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兴实验学校),一处位于瀛海镇京台路西统筹集建地教育用地,预计2026年开工建设。
延
伸
人大通州校区将迎新生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全面正式投用誓师动员大会举行。这标志着,通州校区全面正式投用已进入最后倒计时。28个教学机构即将正式进驻,4000余名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将报到入校。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曾披露通州校区未来是学校的主校区。
按照“整体立项、分期实施”的原则,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推进通州校区建设。首个建设项目北区学生宿舍一期于2019年3月正式开工。2024年9月,通州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进入先期运行阶段。先期运行以来,通州校区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52次,参与人数近3.9万人次。
来源:北京教育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