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上午,德格县第二届岭·格萨尔王音乐季系列活动——传统歌舞展演暨四川省第五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德格赛区)在康巴文都海螺广场启幕。此次活动以“传承民间艺术,共筑文化家园”为主题,吸引了众多民众齐聚,共同沉浸于这场传统艺术的狂欢。
8月25日上午,德格县第二届岭·格萨尔王音乐季系列活动——传统歌舞展演暨四川省第五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德格赛区)在康巴文都海螺广场启幕。此次活动以“传承民间艺术,共筑文化家园”为主题,吸引了众多民众齐聚,共同沉浸于这场传统艺术的狂欢。
活动现场,广场被装点得格外热闹,四周彩旗飘扬。台下座无虚席,观众们早早来到现场,满怀期待地等候演出开始。
上午10时整,展演在热情洋溢的开场中正式拉开帷幕。各参赛队伍按照抽签顺序依次登台,献上精心准备的节目。
阿须片区带来的《岭•格萨尔之舞》在热烈的氛围中震撼开场。三十位少年舞者以铿锵有力的步伐跃然登场,以其豪迈奔放、刚柔相济的舞姿,生动再现了传奇英雄格萨尔王的英武形象与磅礴气概。表演高潮迭起,现场掌声如潮,不少观众为之动容,仿佛被带入那段荡气回肠的史诗篇章。
紧接着,阿须片区的格萨尔说唱艺人登台表演,用深情的吟唱将史诗故事娓娓道来,古老的旋律仿佛穿越时空,让观众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
柯洛洞片区的弦胡舞表演则别具一格。舞者们将山野灵气与生活暖意融入轻盈的舞步中,展现出藏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
随后,岭卓锅庄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玉隆片区和柯洛洞片区的联袂表演精彩纷呈。“岭”代表岭·格萨尔王,“卓”在藏语中意为舞蹈,这种用来颂扬格萨尔王的舞蹈,如今已成为群众表达喜悦、传递生活热情的重要方式。
温拖片区带来的《真达锅庄》,是极具感染力的集体舞蹈,无需复杂技巧,却能传递团结与快乐,轻松带动全场氛围。
伴着“三步一撩、一步一靠”的经典动作,温拖片区带来弦子之舞,舞者们手持弦胡,边奏边舞,裙摆随步伐轻旋如绽放的格桑花,脚步踏地似敲响的高原鼓点。
麦宿片区的卓且舞蹈同样引人注目,作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藏族宫廷舞,其文雅古朴的风格与精美华丽的服饰,充分展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
展演节目精彩纷呈,不仅有原汁原味的传统舞步,还有响彻云霄的原生态山歌,更有融入民间智慧的创新演绎。
比如,温拖片区在传统舞蹈中加入了舞台编排,让古老的舞蹈焕发出新的活力;玉隆片区的表演则将格萨尔王的故事与现代音乐巧妙融合,说唱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引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
整个展演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观众们积极参与互动,评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喜爱的节目。
近年来,德格县大力推广麦宿锅庄、俄支岭卓等乡土民间舞蹈,依托格萨尔音乐季、民间锅庄大赛等品牌活动,广泛动员基层农牧民参与,让群众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与共享成果的主角。
这个曾因偏远而被称作“养在深闺”的高原小城,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赋能之路。截至目前,德格已推出《岭.古韵》《路灵卷》等一批聚焦乡村振兴、传递时代强音的文艺作品,用艺术的灯火照亮高原的振兴之路。
德格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拥措表示,此次传统歌舞展演打破专业与业余界限,让“民间艺术家”登上舞台,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增强传承自觉。在甘孜州建州75周年的重要时刻,这场活动不仅展现了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更体现了各族儿女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进步的时代风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