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听说“姜与乐”这个名字,是在一场离奇死亡的案件报道里。死者唐岑,网络上有名的“爱妻人设”博主,被人发现死在一块为自己亡妻所立的石碑前,死状凄惨,身上布满了无法解释的伤痕。而他的妻子姜与乐,早在数月前就已去世,死因是家暴导致的意外身亡。
番外篇
我叫林薇,是一名记者。
第一次听说“姜与乐”这个名字,是在一场离奇死亡的案件报道里。死者唐岑,网络上有名的“爱妻人设”博主,被人发现死在一块为自己亡妻所立的石碑前,死状凄惨,身上布满了无法解释的伤痕。而他的妻子姜与乐,早在数月前就已去世,死因是家暴导致的意外身亡。
这个案子充满了诡异色彩。唐岑在死前的一系列疯狂行为都被他自己直播了出去,网络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报应,有人说是炒作,甚至有人扯上了灵异事件。
出于职业敏感,我觉得这背后有更深的故事。我申请跟进这个案件的后续报道,试图挖掘出被掩盖的真相。
整理资料时,我注意到了姜与乐的生平。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早逝,留下大笔遗产,但她似乎过得并不快乐。我找到了她曾经居住过的小区,拜访了几位老邻居。
一位姓陈的阿姨对姜与乐还有印象。“小姜啊,挺漂亮文静的一个姑娘,就是感觉没什么生气,总是独来独往的。后来嫁给了那个唐先生,网上很红的,都说她好福气呢,谁知道会变成这样。”陈阿姨唏嘘不已,“唉,说起来,她刚搬来的时候,还有个挺要好的朋友,叫吴菲的,两人经常同进同出。后来不知道怎么就疏远了。再后来,小姜去世,吴菲好像也出了意外,瘫痪了,搬走了。”
吴菲。这个名字也出现在了案件卷宗里,她是唐岑死亡前最后接触的人之一,也是另一段扭曲关系的见证者。
我几经周折,在一家疗养院里找到了吴菲。她坐在轮椅上,看着窗外,眼神空洞,早已没了照片里的明艳动人。我的到来和她提起姜与乐、唐岑的名字,只是让她剧烈地颤抖起来,情绪激动,无法沟通。护士示意我不要再刺激她。
线索似乎断了。
就在我准备放弃深度调查,只做一个常规案件回顾报道时,我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一本略显陈旧的日记本,和一封简短的信。信上写着:“这是一个关于姜与乐和另一个女孩的故事。她们应该被记住。”
日记本的主人,叫叶甜甜。
二
日记从叶甜甜高中开始记录。字迹工整,充满了一个少女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
“3月4日,晴。今天在地铁上看到了那个女孩。她穿着三中的校服,眼神冷冷的,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在乎。但我总觉得,她好像要碎掉了。和我一样。”
“3月18日,阴。又看到她了。她总是一个人。那个恶心的男人又在尾随另一个女生。我好害怕,我不敢出声。”
“6月6日,晴。明天就要高考了!我准备好了幸运糖果,想送给那个三中的女孩。希望她也能一切顺利。我们都要加油,一定要离开这里,去更好的地方。”
日记里提到了她偷偷兼职,给弟弟攒学费,自己却连一本新的辅导书都舍不得买。她笔下的世界灰暗而压抑,但她总是努力地在缝隙里寻找阳光。
直到那一页。
“8月19日,暴雨。我完了。一切都完了。他说他手机里有照片,我不敢!!爸妈说丢人,我该怎么办?!”
字迹被泪水模糊,绝望几乎要透出纸页。
接下来的几页,记录了她短暂的希望。
“10月3日,微风。她叫姜与乐。她跟我说话了,她收下了我的糖。她真好。我们还一起去看了海!原来海这么大,这么蓝,可以吹走所有烦恼。她说会帮我,我相信她。再坚持一下,叶甜甜,也许真的可以重新开始。”
这是日记里最后一段充满希望的文字。
之后只有寥寥几句,字迹凌乱。
“没用的,他们不会让我去的。”
“对不起……”
日记戛然而止。
我合上日记本,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我终于明白,姜与乐那看似极端疯狂的报复背后,不仅仅是对自身痛苦的反击,更承载着对另一个无辜逝去生命的沉痛承诺。
叶甜甜的死,是压在姜与乐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点燃她复仇烈焰的火种。她摧毁唐岑,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那个曾给过她一丝温暖、却同样被唐岑摧毁的女孩。
三
我循着日记本里提到的细节,找到了那片海。傍晚时分,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夕阳把海面染成一片暖金色。很难想象,几年前,有两个少女曾在这里,一个试图拯救另一个,一个也曾短暂地抓住过希望。
我在沙滩上坐了很久,试图在脑海中拼凑出姜与乐完整的形象。她不是一个天生的恶魔,她只是一个被至亲背叛、被命运残酷对待后,选择用最极端方式反击的可怜人。她的心里,或许早在父母去世时就已经荒芜,是叶甜甜让她看到了一丝人性的微光,而这微光却又被同一个人彻底掐灭。
回到城市后,我调整了报道的方向。我没有过分渲染案件的灵异和猎奇色彩,而是写了一篇关于“看见”与“沉默”的报道。
我写了叶甜甜,一个努力生活却最终陨落的女孩;我写了姜与乐,一个在绝望中行走最终选择同归于尽的复仇者;甚至也写了吴菲,一个被虚荣和欲望反噬的悲剧角色;当然,也写了唐岑,一个用完美伪装包裹着极致丑陋的施暴者。
报道引发了不小的反响。很多人开始讨论如何识别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如何关注身边可能存在的“叶甜甜”和“姜与乐”,如何不再做沉默的旁观者。
我去叶甜甜的墓前放了一束花。墓碑照片上的女孩,笑得腼腆而清澈。我在那里也发现了一束新鲜的白菊。不知道是谁放的。也许是当年其他关注过这件事的人,也许只是一位被故事打动的陌生人。
四
报道结束后不久,我又去了那次遇到吴菲的疗养院。这次我没有试图采访她,只是远远地看着。
一位护工正在推着她晒太阳,偶尔低头跟她说着什么。吴菲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似乎比上次见到时平静了一些。
我转身准备离开时,目光扫过疗养院的花园长椅,意外地看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那是一个年轻女人,穿着简单的连衣裙,侧影清瘦。她正低头看着手心,似乎在仔细地叠着什么。
一阵风吹过,她手里那片彩色的东西被吹落,恰好飘到我的脚边。
是一张糖纸,被小心地展平,折成了一只小小的千纸鹤。
我捡起那只糖纸千纸鹤,递还给她。她抬起头,道谢。
很清秀的一张脸,眼神温和,但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忧伤和坚韧。我确信我不认识她,却莫名觉得一丝眼熟。
她看到我疑惑的目光,轻轻笑了笑,解释道:“来看望一位朋友。”她的目光掠过远处的吴菲,又很快收回,落在那只糖纸千纸鹤上。“很久以前的习惯了。总觉得,这样好像就能把一点点甜味和希望留住。”
我心中微微一动,忽然想起了姜与乐档案里寥寥几句的记载,她似乎并没有姐妹。那这种莫名的熟悉感从何而来?
女人接过千纸鹤,对我点头致意,然后转身缓步离开。阳光落在她的背影上,仿佛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我站在原地,看着她渐渐走远,手心里仿佛还残留着那只糖纸千纸鹤的触感。世间之事,因果交织,幽暗曲折之处,或许也总会有细微的善意和未尽的故事,如同海浪一遍遍冲刷沙滩,抹去旧痕,也带来新的馈赠。
那只糖纸折成的千纸鹤,最终会飞往哪里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关于姜与乐和叶甜甜的故事,以及它所带来的回响,也许并不会随着当事人的离去而彻底终结。
来源:小故事来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