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3岁这个年纪,不算老,但也不再年轻。很多人开始感觉身体不像以前那样扛折腾了,有时候肚子胀点气、拉个肚子,就容易胡思乱想。
53岁这个年纪,不算老,但也不再年轻。很多人开始感觉身体不像以前那样扛折腾了,有时候肚子胀点气、拉个肚子,就容易胡思乱想。
但你可能想不到,直肠癌离我们并不远,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症状,背后就是一场大病的开始。
有个53岁的男子,平时看着挺健康,身材也不胖,生活也算规律,但有段时间总感觉排便不顺畅,还时不时带点血。
他起初也没太当回事,以为是痔疮老毛病,结果去医院一查,确诊为直肠癌。听到这消息,整个人差点没坐稳。
但这还不是故事的重点。重点是,他在接受治疗后,开始坚持做了4件事。几个月后复查,医生看了检查报告,点点头说了一句:“做得好。”这句话,对于经历病痛的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那么,他到底做了哪4件事?这些事又为什么对身体有利?今天我们就来细讲一下。
很多人一听要吃蔬菜,就开始狂啃生黄瓜、生番茄,甚至连茄子都要生吃。但其实,对于肠道不好的人来说,生冷的东西反而刺激性更大。
这位男子从治疗开始,就坚持每天吃足量的蔬菜,但都是熟的。炒、煮、蒸,怎么好消化怎么来。特别是富含膳食纤维的绿叶菜,比如菠菜、芥蓝、苋菜这些,他几乎天天换着吃。
膳食纤维就像是肠道的“扫地机器人”,能帮忙清除废物、维持菌群平衡。而且它还能让大便变得软一点、通畅一点,减少肠道摩擦,不容易造成二次刺激。
不少研究也提到,长期摄入膳食纤维的人,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会明显降低。但关键是要吃得对、吃得够,不能靠两片生菜糊弄。
别小看“上厕所”这件事,里面学问大着呢。很多人有个坏习惯——憋着。尤其是上班族,忙起来连厕所都顾不上,结果肠道常年处在一个“被压抑”的状态。
这位男子从治疗后开始,每天早上固定时间蹲厕所,哪怕没感觉,也要去“坐一坐”。这种做法就像给身体设了个闹钟,时间一到,肠道自然就开始活动。
长时间的规律排便,有助于减少粪便在直肠内的停留时间,降低有害物质对肠道黏膜的刺激。
而且肠道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容易出问题。很多医生也会建议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求每次都能排干净,但求把肠道的节奏养出来。这就像养宠物一样,需要时间和耐心。
癌症治疗后,动不动就卧床休息,其实是个误区。适当的运动,反而能帮助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减少复发。
这位男子选择的是最简单的方式:每天快走30分钟。不跑、不跳、不拼速度,就稳稳地走。他说,刚开始也觉得累,但走着走着,身体越来越有劲。
快走这件事,看起来简单,但它对肠道的帮助可不少。首先它能促进肠蠕动,让排便更顺。
其次它还能调节情绪,缓解焦虑,而情绪,也是影响免疫力的重要因素。很多时候,癌症患者最怕的不是身体的问题,而是心理的崩溃。快走就像是个“润滑剂”,让身体和心情都不那么僵硬。
有研究就显示,适度运动能够显著降低肠癌术后复发率,而快走作为一种低门槛的运动方式,是很多人都能坚持下去的。
你可能想不到,最后一件事跟吃喝睡都没关系,而是写日记。
这位男子每天睡前都会拿出笔,写下自己一天的感受,哪怕只是简单几句话。他说,这不是为了“文艺”,而是为了清理脑子里的垃圾。
情绪问题在癌症治疗中非常普遍,焦虑、抑郁、恐惧,有时候比病本身还难对付。而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免疫功能,甚至会干扰肠道菌群,影响康复过程。
写日记成了他的一种排压方式。他说,写完那几行字,心里就像卸了包袱一样轻松。
有时候他甚至会在日记里写下对医生的感激,对家人的愧疚,对未来的打算,这些话,在心里憋着不如写出来。
很多心理科医生也认可这种做法,认为日记是一种自我疗愈的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绪,理清思路,减少心理负担。
说到底,直肠癌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通常有个漫长的过程,从肠道多发性息肉、慢性炎症,到最后癌变,中间往往要几年时间。
但问题是,这个过程大多数人是无感的。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比如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胀、乏力,往往已经不是早期。
所以,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这位男子的做法,其实就是在为自己打一个“后门补丁”。
虽然他已经确诊并接受了治疗,但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让身体恢复得更稳、更快,也为未来减少复发风险。
而对于还没有确诊的人来说,上面这4件事,其实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小投资”。
别等到身体敲响警钟时才后悔,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改变,才是真正的“防护罩”。
我们总说,“病从口入,癌从肠起”。肠道是个沉默的器官,不喊疼、不叫苦,但一旦出事,往往就是大事。
很多人觉得防癌是玄学,其实它就是一门生活的科学。吃得干净点,排得顺畅点,心情放松点,身体动一动,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长期坚持下来,就是保命的大事。
所以,不管你现在几岁,也不管你身体看起来多健康,从今天开始,对自己的肠道上点心吧。那些看似琐碎的习惯,决定了你未来的健康底气。
直肠癌不是终点,而是提醒。看懂了这个提醒,活法就会不一样。
1. 王丽娟, 李海燕. 结直肠癌术后康复与生活方式关系研究进展[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2, 29(7): 552-556.
2. 刘晓芳, 张志达. 膳食纤维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21, 37(10): 1442-1445.
3. 张旭, 陈素梅. 运动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3, 38(4): 412-41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吴医师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