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疾控中心数据一出来。我心里咯噔一下。HIV高危人群每年新感染率还停在0.3%。上次在社区讲座。社区的王哥悄悄拉我袖口。问“妹子,啥时候能治好啊?”这问题像根刺扎心里。谁愿意天天揣药盒吃抗病毒药片?公共卫生这边也急得上火。就盼着找个便宜、能多覆盖人的预
声明:本文为原创公益科普,与文中企业、产品无任何利益关联;内容仅供参考,健康问题请线下就医。
2024年疾控中心数据一出来。我心里咯噔一下。HIV高危人群每年新感染率还停在0.3%。上次在社区讲座。社区的王哥悄悄拉我袖口。问“妹子,啥时候能治好啊?”这问题像根刺扎心里。谁愿意天天揣药盒吃抗病毒药片?公共卫生这边也急得上火。就盼着找个便宜、能多覆盖人的预防办法。俩需求凑一块儿。天坛株疫苗I期进展一下就火了。但我得说实在的:★I期只查“安不安全”“身体有没有反应”。想上市还得闯II期(看管用不管用)、III期(很多人试)。现在连“治好”的边都挨不上。更别谈替掉安全套了!
你是不是也刷到过“91%-100%的人产生抗体”的新闻?先别激动!有抗体不等于能挡病毒。就像手里攥着串钥匙。不一定能打开你家那扇防盗门。WHO早明确了。中和抗体得够1:160才可能有用。现在这疫苗连这个数都没测呢!我是不是说得太绕了?简单讲:★有抗体不代表安全!之前门诊碰到戒毒所的李哥。看了新闻差点自己停药。还好社工及时拦住。这种误区太吓人了!防控漏洞就是这么来的。
▶️ 一、I期没测的“关键数”:中和抗体
这次I期只查到“结合抗体”。它会粘在病毒上。可不一定能拦住病毒。真正能挡病毒进细胞的是“中和抗体”。现在就像知道家里雇了保安。却没查他能不能抓小偷。这是最大的漏洞!
II期就盯着俩目标。6个月后至少一半人。中和抗体还能保持1:160以上。免疫记忆细胞也得在。还会分三组招人:男男性行为者120-200人(40%)、性工作者90-150人(30%)、静脉吸毒者90-150人(30%)。为啥分这么细?上次跟疾控的张姐聊。说有个吸毒的陈哥。怕“老跑医院打针麻烦”。分组就是想摸清不同人的情况。你的顾虑。科研人员早想到了!
▶️ 二、免疫记忆能存多久?现在还说不准
现在只随访了6个月。免疫记忆能存1年还是2年?谁也说不准。它就像你存手机号码。今天存进通讯录。明年还能一眼认出来吗?之前用恒河猴试同类疫苗。恒河猴能存18个月。可猴子不是人啊!我摸过疫苗的冷链箱。凉丝丝的金属壳裹着冷气。指尖都能感受到冰碴儿似的温度。可这数据得靠人实打实随访1-2年才准。
另外。I期没出严重问题。但“发烧超3天”“淋巴结肿超2厘米”的情况有0.5%。II期要是超1%。不光得改剂量。还得想想:谁愿意打个疫苗遭这罪呢?
▶️ 三、别学默克疫苗:实验室行不代表现实行
全球研发里。2007年默克疫苗就是个大教训。I/II期看着挺行。III期却因为“不管用”黄了。核心问题在哪?实验室里病毒乖乖待着不动。现实中有人觉得“有疫苗保护”。连安全套都不戴了!这就像你在家练投篮。百发百中。到赛场有人挤你、喊你。立马就投不进。★疫苗不是万能的。少了防护习惯啥都白搭!
现在疫苗还早着呢。PrEP(提前吃的预防药)才是WHO推荐的好办法。白色圆形的PrEP药片。表面光滑得像鹅卵石。可有人就是记不住吃。得提醒一句:PrEP得在医生指导下用。可不能自己随便吃!我见过菜市场的张叔。忘吃了三天PrEP。后来查出感染。蹲在诊室门口哭。眼泪砸在瓷砖上嗒嗒响。别嫌麻烦!安全比啥都重要。有人说“有疫苗就不吃PrEP了”。这可大错特错!下雨既打伞又穿雨衣才不淋透。防护也得双保险。
另外。I期查了复制型痘苗载体安全。可免疫力低的人(比如HIV感染者、癌症患者)得小心。之前用免疫缺陷小鼠试。载体有点扩散。还好只在局部淋巴结。所以II期肯定不让这类人进。不光为安全。也怕他们遭罪后觉得“被医疗丢下”。那多寒心啊!
▶️ 四、不同人风险不一样,疫苗得贴需求
不同高危人群的风险差太多了。男男性行为者单次暴露风险1%-3%。性工作者0.5%-1%。静脉吸毒者局部地方聚集感染率超10%。调研说30%吃PrEP却坚持不下来的人。更想打疫苗。你身边有没有吃PrEP总忘的朋友?为啥坚持不下来?有个刚毕业的小周说“怕同事看见我吃药起疑”。还有人总忘。疫苗不用天天记。正好戳中他们的需求!
现在也在探“疫苗+PrEP”一起用行不行。理论上。疫苗的免疫记忆能补PrEP停药后的空当。PrEP能填疫苗“打了到起效”的2-4周窗口期。但会不会互相影响?体外试验说PrEP常用的替诺福韦(得在医生指导下用)不碍事。II期打算加30-50人试试。只要“吃PrEP满3个月却常忘、免疫力正常”的人。跟这些人聊的时候。我总会说“不是你没坚持好。是两种办法各有适合的时候”。别让他们觉得是自己的错!
▶️ 五、II期要放宽条件,还得盯紧“反弹率”
II期想把入组年龄从18-50岁放宽到18-55岁。高血压控制稳的轻度基础病患者也能进。样本量300-500人。为啥放宽?上次有个52岁的刘叔问“我这年纪还能打吗?”他攥着我的手。指节都发白。就怕“老了疫苗不管用”。纳入他们既能让数据更全。也能让这些叔叔少点焦虑。
另外。“治疗性疫苗+抗病毒药片”的组合也值得看。I期10个吃抗病毒药稳的感染者。打了没反弹。但人太少了。这些人心里都矛盾:想试又怕“打了出问题”。这种纠结太常见了!后续试验得把“病毒反弹率低于5%”当目标。用实打实的数据给他们信心。
还有。得说清“打了不舒服咋办”。建议每月查HIV RNA定量。分清是不良反应还是真感染。别让人慌了神!
▶️ 六、别抱错期待:疫苗主要是“防”,不是“治”
有些感染者看疫苗有进展。就觉得“很快能治好”。这种心情我懂。天天吃药谁不想松口气?但得理性:★疫苗现在主要是“防”。能不能治还没谱。可别停抗病毒药!
2024年疾控数据说。规范吃药能把感染者病死率降到0.8%以下。要是短期停药。病毒量可能飙到10^4拷贝/mL以上。还容易耐药。普通人也别觉得“疫苗快出来就不用严防护”。疫苗研发像盖房子。得一层一层来。现在安全套+预防药(遵医嘱用)。还是最靠谱的!
▶️ 七、突破的价值:不只是HIV疫苗
说科研突破的时候。得肯定咱们这是全球首个复制型载体HIV疫苗。但也得说清“这只是第一步”。为啥要强调“第一步”?要是说太满。后续试验不顺。大家从“盼着”变“失望”。反而不利于防控。
这突破的价值不只是HIV疫苗。还能帮其他疫苗。比如乙肝疫苗。以前的载体激活免疫弱。借复制型载体“又诱抗体又唤T细胞”的本事。保护力就能提上去。甚至HPV疫苗。现在对有些亚型不管用。复制型载体的广谱激活特性。以后说不定能罩住更多亚型。这才是真正的跨领域帮忙!
跟传统灭活疫苗比。复制型痘苗载体能同时激活“抗体+T细胞杀病毒”。正好对上HIV“要多方面防”的特点。这是病毒学和免疫学凑一起的好点子!跟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比。它不用冻得结结实实(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要-20℃到-80℃。它2-8℃能存6个月)。基层用着方便。
比如云南、广西这些高发地方。基层接种点正配冷链设备。一台5000块。摸上去冰冰的金属壳。指尖都能感觉到凉意。之前云南县医院覆盖率才60%。配上后能超90%。更贴心的是。疫苗要是上市。能跟基层疾控的“高危人群随访系统”绑一起。打了针、啥时候查HIV。系统都记着。不用基层人员再挨个追。效率能提不少!
▶️ 八、基层想得细:别让“不方便”拦住人
基层接种点也想得细。给残障朋友装轮椅通道。配手语老师。上次残障的赵姐。就推着轮椅顺顺当当做了咨询。没再因为“不方便”打退堂鼓。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傣语、壮语手册。封面印着彩色的民族图案。用熟话说疫苗知识。别让人“听不懂就不敢打”。
医生跟人聊的时候。也不说“免疫记忆”“中和抗体”。就说“打了身体能记着病毒。以后碰到能快速反应”“抗体够不够强。得达1:160才管用”。大白话才听得懂!
▶️ 九、天坛株的优势:贴合中国人,还便宜
咱们这天坛株。避开了国外疫苗的俩坑:一是不贴合中国人。二是太贵。国外同类疫苗得针对不同人种调抗原。研发成本多30%。天坛株是按中国常见的HIV毒株(比如CRF01_AE亚型。占国内46%)做的。上市后更对中国人的免疫路子。量产想卖200块。
低收入地区后续能推医保报80%。自己只花40块。上次工地的刘哥算过账:PrEP一年要好几千(得遵医嘱用)。这疫苗要是管用。一年能少花不少钱。可我也担心。要是免疫记忆只存6个月。一年得打两次。40块就变80块了。还是得等II期数据才放心!
▶️ 十、想查数据?公开着呢!
试验的编号(NCT05301245)公开着。上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就能查方案、受试者情况(比如I期18-50岁占92%、没基础病占88%)。信息透明才让人信。别让人瞎猜“是不是有猫腻”。
“2025年底启动II期”这日子定得明明白白。公共卫生部门好规划。大家也有盼头。不确定的等最熬人。就像等快递不知道啥时候到一样心焦!
▶️ 十一、全球看:这路子能补空白
现在全球HIV疫苗研发。主要靠“非复制型载体”“信使核糖核酸技术”。天坛株的“复制型路子”正好补了空白。到2025年8月。全球才3个复制型载体疫苗进I期。天坛株是第一个公布抗体阳性率的。能给全球研发提个新参考。
你觉得低收入地区最需要啥样的预防工具?更长远看。全球防控太不平衡。高收入地方靠PrEP(遵医嘱用)。低收入地方连方便的预防办法都没。像乌干达某乡村。医生背着药箱走几小时山路送PrEP。还常因药不够断供。这是公开报道里提到的防控困境。天坛株要是能便宜又多覆盖。说不定能让WHO调整资源分配。让这些地方也能用得上靠谱的预防工具。这价值早超疫苗本身了!
2023年WHO说要“找新载体提免疫强度”。天坛株正好对上。给指南落地添了个“中国例子”。2022年《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强调“预防优先”。疫苗要是成了。能补“安全套+PrEP(遵医嘱用)”的缺口。尤其帮到PrEP坚持不下来的人。他们年感染率比坚持好的高4倍。太需要方便的办法了!
要是II期能证明“中和抗体够、免疫记忆久”。未来说不定能让指南加一条“高危人群建议打疫苗”。指南的“官方认可”能让人更愿意接种。比如疫苗能保2年。能少30%PrEP需求(PrEP得遵医嘱用)。既降成本。也少大家“长期吃药”的心理负担!
最后再强调:★中和抗体得能“拦着病毒跟CD4受体结合”。不然有结合抗体也拦不住感染。现在缺这个核心数。II期必须测浓度。还得按WHO的1:160标准来。
成本上。邵一鸣团队2025年分析说。要是单价200块、保2年。年均100块。比PrEP(年3000-5000块。遵医嘱用)便宜60%。但得靠II期证明“免疫记忆能存2年以上”。要是只存6个月。一年打2次。年均400块。优势就弱了。后续得随访1-2年才知道!
HIV又容易变。还能钻进人体基因里。过去30年全球几百个疫苗试验。没几个进III期。还大多失败了。看天坛株得理性。别只看I期就高兴太早。像考试刚过第一关。后面还有好几关呢!
评估疫苗得从多方面看:载体安全不安全、免疫反应好不好、能不能覆盖不同人、贵不贵。还得想大家接不接受。就算中和抗体够。要是太贵。低收入地方用不起。也没意义。比如非洲有些地方。疫苗超300块就普及不了。
临床研究本来就“没准儿”。I期成了不代表II期行。得让大家懂“科学是一步一步来的”。别盲目乐观。也别否定这突破的意义!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具体决策请咨询专业医师。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原创HIV疫苗天坛株I期临床研究相关通报[EB/OL]. [2025-08-21].
2. ClinicalTrials.gov. NCT05301245: 中国原创HIV疫苗天坛株I期临床试验[EB/OL].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 [2025-08-21].
3.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2022年《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 40(3):129-146.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IV Vac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Global Strategy[R]. Geneva: WHO Press, 2023.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年全国艾滋病疫情监测报告[EB/OL]. [2025-08-21].
6. 邵一鸣, 李敬云, 王佑春. 天坛株HIV疫苗I期临床试验成本效益分析[R].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
7.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复制型痘苗载体HIV疫苗动物实验研究报告[R]. 北京: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025.
8.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2024年基层接种点冷链设备配置报告[EB/OL]. [2025-08-25].
9.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HIV流行毒株分型报告(2024)[EB/OL]. [2025-08-25].
10. 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控制中心. 高危人群疫苗接种可及性调研报告(2025)[EB/OL]. [2025-08-25].
11. 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 高危人群HIV防控心理需求调研报告(2025)[EB/OL]. [2025-08-25]. 无可用DOI
12.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清华大学医学院. 复制型载体技术在多慢性病毒疫苗中的应用前景报告[R]. 北京: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025.
来源:反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