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4日,某地一栋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引燃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短时间内形成立体燃烧,几十秒内从底部蔓延至顶层,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有这样一件“特殊的衣服”
建筑物穿上它
夏天能挡住烈日炙烤
冬天能留住室内温暖
这件“衣服”
就是如今随处可见的建筑保温材料
可谁曾想
这件本应护建筑周全的“衣服”
近年来却频频惹出事故
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2月4日,某地一栋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引燃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短时间内形成立体燃烧,几十秒内从底部蔓延至顶层,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2024年10月25日,某地一居民住宅楼因无证电焊人员违章电焊作业,引燃周边可燃物,进而蔓延到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造成2人死亡。
什么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
外墙保温材料是外墙保温系统中的分层结构之一,保温材料在里面,外面则是水泥砂浆和装饰涂层。
正常情况下,水泥砂浆严密包裹着保温材料,一般不会引发火灾,但是当保护层开裂、裸露或者敷设在保温层内部的电气线路出现故障等情况时,可燃的保温材料就极易引发火灾。
蓝叔告诉你
根据GB8624-2012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
分为以下几种等级
A级是不燃材料(制品)
B1级是难燃材料(制品)
B2级是可燃材料(制品)
B3级是易燃材料(制品)
不同级别的保温板
燃烧性能却是天差地别
下面这组实验
蓝叔带大家近距离了解
保温材料的真面目
01各级保温材料的“烤”验
使用喷火枪和测温仪,将火焰加热至特定温度,分别对B3级、B2级、B1级、A级6种不同燃烧性能等级的保温材料进行点燃测试,观察其在同一火焰下的燃烧情况。
B3级材料
B3级材料(模塑聚苯乙烯)被明火炙烤后,燃烧迅速猛烈,伴有大量的黑烟,产生熔融变形滴落,滴落物在地上持续燃烧。
B2级材料
B2级材料(聚苯乙烯)被明火炙烤后,会发生燃烧,火焰传播速度较快,产生熔融变形滴落,滴落物在地上持续燃烧。
B1级材料
B1级材料(聚异氰脲酸酯)被明火炙烤后,会发生燃烧,离开明火后会立即熄灭。
B1级材料(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被明火炙烤后,会发生燃烧,离开明火后会立即熄灭。
A级材料
A级材料(岩棉)被明火炙烤后,仅表面被熏黑但并未发生燃烧,离火自熄。
A级材料(玻璃棉)被明火炙烤后,仅表面被熏黑但并未发生燃烧,离火自熄。
02当保温材料遇见动火作业
模拟使用聚氨酯泡沫的企业冷库在遇到动火作业时,火花喷溅到保温材料上出现的情况。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电焊火花掉落在聚氨酯泡沫材料上后,迅速燃起明火并伴随大量黑烟,一分钟不到火势逐渐变大,引燃墙面保温材料。
03模拟单、多层建筑起火
采用亚克力板搭建两个密闭空间,分别模拟单层冷库、多层厂房局部设置聚氨酯保温层火灾现场,点燃内部可燃保温材料,等比例缩小,直观展现火焰与烟气蔓延速度和进程。
(单层冷库)
(多层厂房)
实验中,保温材料被迅速点燃,浓烟瞬间弥漫在整个模型内,火势愈演愈烈,有坍塌风险,可以反映出冷库场景真实发生火灾后,由于密闭性较好,通风条件差,火势容易快速蔓延,且人员疏散困难。
根据上述实验
以及现行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规定
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
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
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
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
除了各类标准对外墙保温材料
有严格限制外
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
与防范措施也同样必不可少
以下消防安全提示
赶紧收藏学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来源:湖南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