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花蚊子”又开始活跃啦!咱们常说的白纹伊蚊,可不只是叮个包那么简单——它们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罪魁祸首”。每年5到10月,天热雨多,蚊子疯狂繁殖,这两种病也进入高发期。
近期,“花蚊子”又开始活跃啦!咱们常说的白纹伊蚊,可不只是叮个包那么简单——它们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罪魁祸首”。每年5到10月,天热雨多,蚊子疯狂繁殖,这两种病也进入高发期。
01
注意!被蚊子叮可能惹上“麻烦病”
被带病毒的“花蚊子”叮了,病毒会进入身体,让人中招。
1
登革热有这些信号
感染后1-14天可能发病,一上来就发高烧(39℃以上,烧3-7天),还伴着头昏头痛、眼眶疼、浑身骨头关节疼,脸、脖子、胸口会发红,有的人会出疹子,牙龈或鼻子可能轻轻一碰就出血。少数人会转成重症,出现休克、器官衰竭,耽误治疗可能有生命危险。
2
基孔肯雅热最磨人
感染后1-12天发病,除了发烧、头疼、出疹子,最要命的是关节疼——手、腕、膝盖这些地方疼得厉害,有人疼得走不了路,甚至疼好几周、好几个月,日子都受影响。
划重点:这两种病既没有特效药,也没有人人能用的疫苗,想不得病,关键就一条——别让蚊子叮到!
02
防蚊有技巧:避开“花蚊子”的活跃时段
“花蚊子”跟普通蚊子不一样,白天特别活跃,尤其是早上7-9点、傍晚4-6点,正是它们“作案高峰”,防蚊得掐准这两个点:
1
出门在外,防护做足
⭐穿浅色长袖长裤,袖口、裤脚扎紧点(“花蚊子”对深色衣服更敏感,叮得更狠);
⭐露在外面的皮肤抹上驱蚊剂,选含避蚊胺或派卡瑞丁,喷一次能管2-4小时,出汗了记得补喷;
⭐去公园、绿化带、工地这些蚊子扎堆的地方,戴个宽檐帽、穿双防蚊袜;家里有小孩、孕妇的,优先用蚊帐、防蚊网这些物理办法,更安心。
2
在家休息,筑牢防线
⭐纱门纱窗赶紧装,破了的地方及时补,别给蚊子留“后门”;
⭐白天打盹、给宝宝哄睡时,一定要拉上蚊帐,别在沙发、飘窗这些没遮挡的地方久坐;
⭐常常用吸尘器吸吸墙角、窗帘缝,让蚊子没地方躲。
03
清掉积水:从根上断了蚊子的“香火”
“花蚊子”的宝宝(幼虫孑孓)只能在清水里长大,特别喜欢小水洼——像瓶盖里的水、花盆底下的托盘水、旧轮胎里的积水,都是它们的“育儿房”。所以,清积水就是灭蚊的“绝招”:
1
家里这些角落要常查
⭐缸、桶、池、缸、槽里的水、花盆托盘、饮水机接水盒、空调滴的水,每周清理一次,水倒干净后,用刷子把内壁刷一遍(别留蚊子卵);
⭐不用的瓶罐、水桶、玩具,要么倒过来放,要么钻个小孔让水流走;
⭐旧轮胎戳几个洞,避免积水;鱼缸、水培植物的水,每周换一次,换的时候把容器内壁冲干净。
2
小区公共区域别忽视
⭐绿化带里的竹筒、树洞,用沙土填实;排水沟、下水道盖好盖子,常疏通别堵了;
⭐ 露天堆的垃圾赶紧运走,垃圾桶盖紧,周围别积污水。
3
特殊积水这么处理
⭐像消防水池、景观池这些没法清空的水,撒点灭蚊幼颗粒(如含双硫磷的,按说明用),或者养几条柳条鱼、斗鱼,它们会吃掉蚊子幼虫。
04
科学灭蚊:安全除掉“漏网之蚊”
家里进了“花蚊子”,可以这么处理:
⭐物理办法:
白天用电蚊拍对着墙角、窗台、花盆这些蚊子常落脚的地方“精准打击”,用完擦干净;粘蚊板放在光线暗的角落,靠诱饵引蚊子上钩。
⭐化学办法:
用蚊香或电蚊液,用的时候开窗通风,孕妇、小宝宝的房间能不用就不用;
院子、阳台可以喷长效灭蚊喷雾,重点喷草丛、墙面这些蚊子爱待的地方。
这些错别犯:
别以为“蚊子只在晚上出来”,白天放松警惕,反而容易被“花蚊子”盯上。
05
出现这些情况?赶紧这么做!
被蚊子叮了之后14天内,要是出现发烧、头疼、关节疼,记住这三步:
1
立刻去医院,跟医生说清楚“最近被蚊子叮过”“有没有去过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多的地方(比如东南亚、南美,还有国内南方一些省份)”,方便医生快速诊断;
2
在家隔离,发病后一周内别再被蚊子叮,免得病毒通过蚊子传给家人;
3
护理要注意:多喝温水,发烧厉害时用温水擦身子降温,别自己乱吃退烧药(有些药可能加重症状)。
其实,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就靠“蚊子-积水-人”这根链条。咱们每个人多动手清一清身边的小水洼,出门做好防护,就能切断病毒的路。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