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丨忠门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4 18:22 1

摘要:今年是新忠门建镇28周年。本月中旬,忠门镇首届“村BA”暨机关企事业单位友谊赛火热举行,点燃乡村活力。16支参赛队展开激烈角逐,展现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忠门镇以球为媒,以赛促融合,借助“村赛事”的影响力,推动当地特色文化、优质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赛道上“加速跑

绘就和美共富新图景

——忠门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湄洲忠门镇以党建引领为“引擎”,以优势产业带动、小微经济补充、基层治理托底为“路径”,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航拍下的忠门镇。

今年是新忠门建镇28周年。本月中旬,忠门镇首届“村BA”暨机关企事业单位友谊赛火热举行,点燃乡村活力。16支参赛队展开激烈角逐,展现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忠门镇以球为媒,以赛促融合,借助“村赛事”的影响力,推动当地特色文化、优质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赛道上“加速跑”。

忠门镇村BA篮球赛。

强链补链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连日来,安柄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一颗颗饱满的火龙果悬挂枝头,在阳光下泛着紫红光泽,农户们穿梭其间忙于采摘,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在肥沃的土壤与充足的日照滋养下,每一颗火龙果都饱满多汁、甜度爆表、果肉细腻,且富含花青素和膳食纤维,能直接食用,还可以制作甜品和饮品,堪称‘舌尖上的红宝石’。”福建省顺安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基地种植火龙果300多亩,有金都一号、荔枝红、蜜宝、大红等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闽台融合示范基地”称号。

安柄村火龙果种植基地每年6月开始采摘,持续至年底。采摘期间,招收周边群众务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基地计划扩大规模,完善配套设施,打造集生产、加工、观光、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安柄村有6名流动党员企业家作为“致富带头人”牵头返乡投资兴业,建成该区唯一一家规模化火龙果种植企业,年产火龙果近600吨。

“我们村交通便利,紧邻忠门高速出口,区位相对较好,但以前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在外经商,土地多被闲置。”安柄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陈光美表示,现在村里整合大片土地建设火龙果基地,为村民创岗创收。

在全镇各级党组织“领航”下,忠门镇充分利用滩涂、虾池等资源禀赋,开展水产养殖,通过设立海渔产业党员先锋岗,协同加强虾池规范化管理。如今,全镇4300多亩虾池,年产各类水产品1600多吨,年租金、分红收益800多万元,惠及4800多户村民。

依托丰富的滩涂资源与日照条件等天然优势,忠门镇党委、政府积极引进和服务推进华润1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落地,全力打造“上发电、下牧渔”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

作为近十年落地的首个“亿万级”央企项目,该工程配套建设升压站、储能设施及智慧化养殖管理系统,预计年均发电量达1.3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1万吨。

项目的落地不仅加快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更带动周边农户参与规模化养殖,实现“能源转型、渔业增效、生态改善、群众受益”的多赢格局。

星火燎原 释放民生活力强势能

夜幕降临,百余盏印着“业兴境美 宜居忠门”字样的中国结太阳能红灯亮起,忠门镇的夜市小街热闹起来。这里曾经摊位乱摆、常因抢位起争执,秩序混乱。如今在党员志愿者的维护下,夜市规范有序。

夜市小街有20个摊位营业,日均人流量超2000人次,摊位日营业额最高可达500元。夜市的开办,不仅丰富群众的夜生活,更成为村民增收的平台。

忠门镇是忠门半岛北大门,与月塘、东埔、山亭三个镇相邻交会,是重要交通枢纽,大量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兴就业人员在此扎根。对此,该镇党委、政府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推出技术指导、市场对接、整备休息等一站式服务。

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核心任务,该镇集中力量补短板、坚持不懈固底板、勇于开拓拉长板,不断激发经济活力,增进民生福祉。

前不久,琼山村汉柄圳河道出现大面积水葫芦。这些水葫芦覆盖水面,不仅消耗水中氧气导致水质下降,还对河道行洪和周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该问题,琼山村通过“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道进行分段拦截、集中打捞,高效清理水葫芦。目前,已完成400余米河道的清理工作,清运水葫芦达12吨。

此次集中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河道宽度明显增加,水流得以顺畅通行,行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河道水质改善显著,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同时,群众的农业用水需求得到更好保障,引水过程也更加便捷。下一步,该镇将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巡河护河,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强化源头管控和生态治理,持续巩固“水清、河畅、岸绿、惠民”的治理成果。

忠湄街忠门段横跨忠门镇琼山村、安柄村等5个村(社区),全长约6.23公里。该镇党委、政府将道路交通安全作为民生要事,全力推进忠湄街安全设施治理提升行动。

此次治理行动中,在忠湄街忠门段沿线剩余4处还未安装爆闪灯的人行道两侧增设高频爆闪灯,以醒目的灯光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在忠门客运站接入忠湄街处铺设减速垄;在沁头彩门处增设爆闪灯,提升路口可见度。同时,对沿线平交路口的爆闪灯、减速垄、交通提示牌等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老旧损坏设备,并按需增设新设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全方位覆盖、全功能运行。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聚焦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关键领域,该镇有序推进孕前健康检查、育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老年人免费体检等。加强低收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400余万元。

夯基固本 筑牢平安和谐压舱石

4月底,忠门镇政府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莆田秀屿分公司签署“数字忠门”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先进的网络资源与前沿技术,搭建起忠门乡镇电视台、数字乡村平台及群防群治智慧防控体系,推动政务、产业、教育、文化、民生等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活动现场还举行数字乡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琼山村、忠门社区等5个村(社区)列入“数字乡村示范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基础实,则百姓安;百姓安,则乡村兴。该镇通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开展政企合作,推出方言AI主播,用亲切的“忠门音”传播政策、讲述故事,既接地气又提效率,用数字化为基层治理赋能添彩。

忠门人自古就以“一挑蒸笼走天下”的忠商精神闻名,足迹遍布北京、上海、辽宁、山东、江苏、广东等十余省市,当地青壮年大多外出经商打拼事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起步较早。该镇在全市发放了第一本流动党员活动证、成立了第一个正式驻外党支部。眼下,该镇创新打造“忠商+流动党员”品牌,建立“流动党员调解顾问队伍”,形成“流动党员调解顾问队伍+人民调解基金+多元调解机制”模式,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多起。

聚焦“两企三新”党组织,该镇引导村(社区)与社会团体党支部发挥优势、弱项互补,组建村协“红色联盟”,发挥社会多元关系和灵活性,协助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涉及金额达10余万元。

未来,忠门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绿色发展,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带领群众迈向产业更强、乡村更美、生活更富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记者:黄凌燕

通讯员:陈惠贞 黄国民 文/图

编辑:林垦

来源:莆田先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