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行业释放“反内卷”信号,电池薄膜企业达成“自救共识”,价格要稳定在成本之上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6 20:25 2

摘要: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和中国塑协电池薄膜专委会同时发声,响应近期的“反内卷”政策导向。前者发布了锂行业健康发展倡议书,提出抵制无序竞争、合理布局新建产能等方面。另一方面,星源材质(300568.SZ)、中兴新材等8家干法电池薄膜骨干企业达成了价格自

干法锂电池隔膜骨干生产企业负责人闭门座谈会。图源:中国塑协电池薄膜专委会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雅文 北京报道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和中国塑协电池薄膜专委会同时发声,响应近期的“反内卷”政策导向。前者发布了锂行业健康发展倡议书,提出抵制无序竞争、合理布局新建产能等方面。另一方面,星源材质(300568.SZ)、中兴新材等8家干法电池薄膜骨干企业达成了价格自律、暂停扩产等共识。中国塑协电池薄膜专委会有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后续还会召开湿法隔膜有关会议,目前干法隔膜行业的供需失衡还没有缓解,但会议后可能会有所缓解。

8月14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反内卷的根本出路仍在于市场的淘汰机制。当前行业协会推动的自律举措缺乏法律层面的强制性约束,企业在库存压力与市场份额争夺的现实面前,很难真正形成统一行动。因此,这类自律行为或许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要彻底解决当前的内卷问题,仍面临较大难度。”

新兴产业陷“内卷”

“内卷式”竞争一般指经济主体为了维持市场地位或争夺有限市场,不断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却没有带来整体收益增长的恶性竞争现象。与过去主要在钢铁、水泥、轻工产品等传统产业卷不同,在最近几年,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也开始深陷其中。

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后续会议进一步强调,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2024年10月,我国光伏行业打响“反内卷”第一枪。此外,12家风电整机商签订了自律公约,明确“不得以低于其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

风电行业的反内卷确有实效。2019年至2024年,陆上风电机组(不含塔筒)的价格下行60%,降至1400元每千瓦,2024年第三季度风电整机商的毛利率曾低于10%。

而到2024年末,风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的企业报价已经高于历史水平。长城证券去年12月研报指出,采用6.7MW+风机标段的平均报价保持在1500元每千瓦以上,陆上风机价格出现企稳回升。从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来看,5MW陆上风机(不含塔筒)的单价约为1700元每千瓦。

在风电行业,高可靠、高性能取代了“低价为王”,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业主在评标过程中不再强调最低价中标。

行业发起“反内卷”

2025年8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和中国塑协电池薄膜专委会接连发布反内卷有关文章,锂业刮起了反内卷的风。

锂电行业苦“内卷式”竞争久矣。某锂业龙头企业人士告诉记者,“肯定没人想卷,但都做不了主,你不卷就要被卷。”远景高级副总裁田庆军8月12日公开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外储能系统成交价持续下跌,近乎‘自由落体’。行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系统集成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让人深感忧虑。”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布的《关于锂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主要针对当前锂行业存在的“内卷式”恶性竞争、产能过剩、市场无序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核心观点包括避免盲目扩产、同质化竞争、虚假宣传等方面。记者曾致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了解后续落地措施,对方表示不便接受采访。

记者从中国塑协电池薄膜专委会了解到,此次闭门会的牵头方为干法电池薄膜企业,是由理事单位提议,再由协会发起闭门会。据了解,参会方包括星源材质、中兴新材、惠强新材、博盛新材、沧州明珠(002108.SZ)、恩捷股份(002812.SZ)、天鸿新材、康辉新材等8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代表。

其中,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惠强新材、中兴新材是我国2024年锂电隔膜出货量前十。在深圳召开的闭门会上,协会和企业一同探讨了恶性低价竞争、技术同质化、产能供大于求、行业自律差等痛点。达成的共识包括:将产品价格稳定在成本线以上,以利企业生存;调整生产节奏,参考供需比60%的合理区间;未来两年以消化现有产能为主,暂缓新产能建设等五项共识。

供需矛盾突出

这些共识会有实质性的影响吗?中国塑协电池薄膜专委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干法隔膜)价格是亏本价格,如果价格自律落地,会影响到产品价格,同时,现在基本也没有企业扩产。

从2025年上半年来看,供应过剩的情况较去年同期尚未好转。中国塑协电池薄膜专委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原先的预期,应该是在2025年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但实际来看,2023年下半年就进入了供需平衡状态,2024年干法隔膜开始供过于求,并且目前统计的产能可能比实际需求量要大很多。

2024年,国内干法隔膜实际需求仅为46亿平方米,而产能高达83亿平方米,产能利用率不足60%。2025年第二季度,主流干法基膜产品价格已跌至低位,14微米/16微米均价分别为0.46元每平米和0.43元每平米,部分订单成交价已跌至0.4元每平米。

在价格战的长期冲击下,隔膜材料价格目前处于低位区间,隔膜企业盈利空间压缩。上海有色网数据指出,干法隔膜情况尤为严峻,价格已跌破成本线,致使干法隔膜企业深陷亏损泥沼,在利润有限的背景下,各隔膜厂商的生产量级在今年一季度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减。

企业业绩仍普遍下滑,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2025年一季度,星源材质的净利润为4670.85万元,同比下滑56.39%,单位毛利为0.2元每平米,单位净利仅为0.03元每平米。恩捷股份一季度盈利2598.66万元,同比下降83.57%。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