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日,威海职业学院“语韵新帆”志愿服务队远赴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合曼乡萨热拉村开展为期10天的推普实践活动。以“心桥言系边疆情·乡语韵承华夏风”为主题,将普通话推广与特色文化活动深度融合,为萨热拉村的乡村振兴注入别样活力,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8月1日,威海职业学院“语韵新帆”志愿服务队远赴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合曼乡萨热拉村开展为期10天的推普实践活动。以“心桥言系边疆情·乡语韵承华夏风”为主题,将普通话推广与特色文化活动深度融合,为萨热拉村的乡村振兴注入别样活力,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种子在帕米尔高原生根发芽。
精准施教传乡音,数字赋能架心桥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全国唯一一个与陆地三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接壤的边境县,民族多元,常住人口以塔吉克族为主,另有维吾尔族、汉族、柯尔克孜族等多民族聚居,推普团队带着前期调研的扎实成果,立足当地实际需求,将发音教学与实用技能相融合,让语言成为连接内外的纽带,让文字化作沟通世界的桥梁。
团队成员从基础发音入手,逐字纠正声调,用直观的口型示范和手势引导,帮村民找准读音的“门道”;黑板上,横竖撇捺的笔画示意图清晰明了,一笔一划的书写教学,让大家在纸上感受汉字的方正与韵律。针对商户与游客交流的需求,团队聚焦“买卖交易、路线指引”等实用场景,手把手教说常用语、写关键词;考虑到牧民的沟通需要,又针对性强化“牲畜介绍、行程交流”等对话技能,力求让村民真正做到“会说、会写、会用”。当70多岁的拜合提克·库拜奶奶颤巍巍写下自己的名字,满脸骄傲地展示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团队还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APP,鼓励村民借助数字工具随时学、反复练,让普通话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实现线下线上双线并行、无缝衔接。
推普润心融真情,共绘家国情更暖
当普通话的韵律遇上八段锦的招式,当家庭的温情融入画笔的色彩,一场别开生面的推普活动在萨热拉村热烈开展。普通话推普团队别具匠心地将语言学习与心理健康巧妙融合,用接地气的方式架起沟通之桥,点亮心灵之灯。
“两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伴着清晰的普通话口令,村民们边舒展肢体,边跟着念诵动作名称。在一招一式的默契里,既习得了养生功法,更在“沉肩坠肘”的提醒中巩固了发音,“以前干完农活总觉得腰酸背痛,跟着练了几天,浑身都轻快了!”村民阿布都外力·扎依尔笑着说,学动作的同时,还记住了不少普通话词汇。一招一式舒展筋骨,一呼一吸调整气息,村民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放松了心情,于动静之间感受语言发音的节奏,为学好普通话打下坚实基础。
午后的活动室里,亲子共绘“家庭动力画”的场景暖意融融。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勾勒家人的模样,大人们则在画中寄托对生活的期盼。绘画结束后,大家围坐一团,分享“画的是谁”“在做什么”“当时的心情”,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对家庭的眷恋。团队借由这场“画里话外”的互动,让普通话成为情感交流的载体,更让家庭教育在分享中浸润人心,让每个家庭都感受到了彼此牵挂的温度。“以前很少和孩子这样坐下来聊天,画画的时候,话不知不觉就多了,普通话也越说越顺了。”村民肉恰依克·库拉提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非遗指尖传愿景,直播屏上绽边情
语言是情感的纽带,非遗是文化的密码。团队将普通话推广与非遗技艺传承深度融合,通过剪纸福字、非遗玉米皮编织小金鱼,让当地群众在指尖流转的匠心与字正腔圆的表达中,传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福字的笔画怎么写”到“金鱼的眼睛怎么编”,志愿者们逐字逐句纠正发音,鼓励大家用普通话分享作品里的美好寓意。村民们在互动中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更借着福字与金鱼,把对丰收的期盼、对团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用更标准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
志愿者化身“主播”,用普通话娓娓道来塔县的历史传说、民俗风情,实时与网友互动,解答关于非遗技艺和当地生活的疑问。直播间里,“帕米尔的星空真美”“慕士塔格峰太壮观了”“塔吉克族服饰怎么买得到”等评论不断刷屏,直播观看点赞量过万,让边疆风情通过屏幕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红歌传情凝心曲,诗词聚力筑同心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在萨热拉村的活动室,《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旋律响起,推普团队成员与村民们一同传唱,标准的普通话歌词与真挚的情感交融,歌声里满是对祖国的热爱。团队成员逐字逐句教发音、讲含义,村民们学得认真,不时举手提问,原本生涩的词句在互动中变得亲切起来。
随后,《七律·长征》的豪迈诗句回荡在耳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团队用生动的故事讲解诗词背景,用清晰的语调示范朗读,村民们跟着吟诵,感受着革命先辈的壮志豪情。“原来普通话能这么有力量!”村民阿合买提·克银木笑着说,学会这些句子,不仅能和更多人交流,更懂了其中的家国情怀。以红歌为媒、以诗词为桥,在欢声笑语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学普通话的热潮中愈发绚烂。
秋染帕米尔,情暖塔合曼。为期10天的普通话推广活动迎来了温馨的成果汇报时刻。琴声、歌声、诵读声与八段锦的轻柔韵律交织,奏响了一曲各族群众心手相牵的动人乐章。最令人欣喜的是小学员艾力木拉提的汇报,用流利的普通话讲述自己在推普过程中的收获,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自信。活动结束时,萨热拉村支部书记走上台,眼中满是欣慰:“当我们同唱一首歌、同诵一首诗、同习一套功、同绘一幅画,语言的隔阂消融了,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这不仅是推广普通话,更是在浇灌民族团结的沃土。”说着,他代表乡亲们向推普团队颁发了“语韵新帆连万里 普言助边共前行”的锦旗,鲜红的缎面映着众人含笑的脸庞,格外亮眼。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