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暑期档,一部名为《南京照相馆》的抗战题材影片成为绝对黑马。截至8月16日,这部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24亿元人民币,刷新了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的票房纪录。更戏剧性的是,就在《南京照相馆》票房一路狂飙的同时,另一部聚焦731部队的电影《731》也计划在9月18日
今年暑期档,一部名为《南京照相馆》的抗战题材影片成为绝对黑马。截至8月16日,这部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24亿元人民币,刷新了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的票房纪录。更戏剧性的是,就在《南京照相馆》票房一路狂飙的同时,另一部聚焦731部队的电影《731》也计划在9月18日上映,这让日本外务省彻底坐不住了。
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外交抗议,后来网上举报闹得沸沸扬扬。日本媒体也都一起出来发声,咱们国内舆论也分成了不同的两派,争得不可开交。现在啊,这场关于历史题材电影的争论,早就不是电影本身的事儿了。
日本方面为何如此恐惧这些电影?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焦虑?
据多家媒体报道,《731》预告片发布当天,日本外务省就迅速向中国提交了23条正式外交抗议,声称该片"误导国际舆论"。更为荒谬的是,他们要求修改片名,将"731部队"改称为"旧日军防疫部队",甚至要求删减70%的敏感镜头。
不止如此,网络数据显示,《731》在网络平台遭遇了超过180万次举报。经过IP地址分析发现,约60%的举报来自日本东京,举报内容与日本外务省声明一字不差,被网友戏称为"跨国碰瓷"。
要知道,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的中学教科书中,731部队仅以"防疫给水部队"的模糊名称出现,对其反人类罪行避而不谈。更有甚者,神奈川县的右翼团体还向多个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递交请愿书,要求删除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这种系统性的历史回避和篡改,正是日本方面如此恐惧这些电影的根本原因——他们害怕真相会让日本年轻人了解真正的历史。
需要明确的是,拍摄这些历史题材电影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煽动仇恨。正如有评论所说,仇恨的种子,从不是因铭记真相而播撒,而是由惨无人道的屠杀及其后恬不知耻的掩盖所深植。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相只有一个。当《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24亿,当《731》想看人数接近600万时,这不是什么"煽动仇恨",而是民心所向,是对历史真相的渴望和对先烈的缅怀。
日本外务省要的是压住声音,结果声音更大。《南京照相馆》的火爆,恰恰说明了人们渴望了解真相,愿意正视历史,说明群众愿意花钱补课,这种自发的观影热潮,何尝不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有机会走进影院,去了解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苦难与抗争。日本外务省的"急眼"表现,恰恰证明了这些电影触及了要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试图掩盖真相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李睿珺更是甩出一张1938年的老照片,意思是:底片就在这儿,你们想怎么解释?
你们说,是老照片更容易让人记住真相,还是电影票房更能让人记住真相呢?
来源:无冬无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