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三个层级的矛盾解决,就是贸易战结束之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20:45 2

摘要:从2018年7月6日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开始,到2025年8月12日,中美两国宣布将24%的互征关税暂停90天,仅保留10%的基础税率,中美双方长达七年的贸易战博弈的结果是什么呢?

从2018年7月6日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开始,到2025年8月12日,中美两国宣布将24%的互征关税暂停90天,仅保留10%的基础税率,中美双方长达七年的贸易战博弈的结果是什么呢?

美国未能迫使中国接受美国的条件,而中国也未能让美国彻底放弃技术封锁。

通俗一点、简单一点说,就是以特朗普为首领导的美国,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反倒是中国这七年发展更迅猛。

特朗普发起贸易战深层原因?

因为害怕!

美国最害怕什么?

那全球所有国家最害怕什么?

您害怕什么?

当然三个问题各自害怕的东西很多,但最害怕的是一个答案:没钱

美国最害怕自家美元渐渐被人民币取代,美元在全球没用了,而全球所有国家最害怕的是外汇储备不够,这个外汇目前是美元,但马上就是人民币;至于您的害怕,可以用努力赚钱解决。

说到这里,中美贸易战也好,博弈也罢,都是美国害怕美元失去全球货币霸主地位而专门针对中国展开的一系列打压、欺负等。

换一个角度理解:

美国最不害怕甚至都不会去想的事就是自己的外汇够不够,它只要开动机器一堆一堆的美元就可以出来,通过银行利息、投资贷款、能源采购等把美元花出去,花到各个国家。

但是各个国家却要拿自家实实在在的东西换美元,也就是你要把你有价值的东西能卖出去,赚到美元,当你想买东西的时候?比如这个国家想要石油、天然气、电能甚至民用的东西(电子科技产品、航空飞机、军用飞机,或者中国的歼10C)等,就可以拿美元去买,没有美元国家就几乎买不到东西!

这就叫美元霸权!

美国希望美元霸权一直有效,而且希望中国、俄罗斯、印度等这样的大国也用美元!

可是这些大国,就中国发展太快了!军工、科技、电能还有中国搞"一带一路"、东亚经济一体化、上合组织…,从螺丝钉到太空,中国的全产业链都应有尽有!

拿全世界的国家都来中国买了,而且关键是价格比美国便宜,有的东西美国也没有!

中国可以用人民币和这些国家做生意!

人民币就取代美元!

那美元呢?只能成废纸或者就像印度的卢比,或者像俄罗斯的卢布。

那到最后,只有美国用美元,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开始考虑多存外汇(这个时候人民币代替了美元!),美国到时拿什么赚外汇呢?

美国有什么?几乎要啥没啥!就页岩油了,可能还有芯片。特朗普口口声声喊制造业回流,说不定还能撑一撑!

或许再过20年、50年,美国就彻底沦为二等贫困国家了!

美国太害怕了!

所以拼了老命,用尽所有手段打压中国,阻碍中国,意识形态洗脑中国…,就是不要让中国崛起,不要让中国有影响力,不要让人民币太被大家喜爱,不要被大家接受!

这才是美国,不会害怕或者停止害怕。

特朗普上台,贸易战是他执政生涯的主线!贸易战无疑是其中最激进、最具冲击力的手段。因为它能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中美三个层级的矛盾?

基于以上的底层逻辑!中美贸易战还会继续,90天后还会继续,再停90天还是会继续…,几乎可以说是没完没了!

直到触及到中美的根本!即使美国新总统上任,中美的根本矛盾点还在,那么以后中美的贸易战、博弈还会出现。

中美的根本矛盾点(人民币取代美元)何时会触及到?我们看当下中美利益矛盾到了哪个层面了,我按照由浅入深,将双方利益矛盾分为:

第一层:最浅的一层,谈的是降关税。这层的筹码是芯片和稀土,三次中美谈判双方已经达成了一个双方基本认可的状态。

芯片和稀土都没有放开,美国芯片只给中国是阉割版的H20,并且美国抽成15%,中国稀土只给美国民用,军用严令禁止。芯片和稀土也是中美的锚定点,是长期的,因为背后是技术能力,直到技术打通的那天。

我们现在加速国产芯片研发,预计2027年国产AI芯片市占率将提升至45%,那么到这一天真正不再需要美国芯片了!那锚点都失效,美国再无"牌"可出了,中美或许就不会谈了,因为中国已经不需要美国的芯片了,也不需要美国的科技技术了,再谈已经没意义了。除非有个黑天鹅事件。剩下的就等美国的"制造业回流"了。

所以,第一层经贸谈判,最后真正决定胜负的,并非关税数字等,而是谁能掌控下一代核心技术!

第二层的矛盾是台海、南海等地缘的"阵营化"

如果说经济竞争是中美博弈的"明线",那么地缘安全对抗则是更具危险性的"暗线"。

看看2025年,美国加速推动"印太战略",联合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强化军事部署,试图构建对中国的海上包围网。而中国则以"战区绝对控制"战略回应。

言简意赅的说,就是在这片战区内,我们享有火力,战场监视,电磁空间,航空优势,地面推进,联合反导和要地防空在内的所有优势,而且是无可争议的。有行业分析人士称,目前解放军区域拒止半径为4000千米,对应了东风26弹道导弹的射程,在这个范围内,对方依托的海上编队和陆上基地都将不复存在,完美贯彻了"真理在导弹射程之内"的名言。

还有,台海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神经。

2025年,美国对台军售金额突破100亿美元,包括F-35战斗机和"鱼叉"反舰导弹,而中国则以常态化绕岛巡航和军事演习作为回应。

美国当然现在还在垂死挣扎,不断试探我们的红线,冲突爆发可以说到达临界点。所以,双方博弈也就更多体现在外交和经济层面:美国试图通过"芯片联盟"限制台积电向大陆供货,而中国则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和经贸手段施压台湾企业。

南海同样成为角力场。

美国试图维护其"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而中国则主张"历史性权利",拒绝接受西方定义的"航行自由"。

怎么说呢?比如2025年,菲律宾在美国支持下,再次挑起仁爱礁争端,中国海警则以高压水炮和封锁行动强硬回击。

美国"自由航行"行动的频率增加,而中国则通过岛礁建设和海警法巩固实际控制。这场博弈的实质,是海洋规则的主导权之争!

除了海上实力较量外,地缘格局正在加速阵营化。

美国拉拢欧盟、日韩、印度构建"民主科技联盟",而中国则通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深化与俄罗斯、伊朗、沙特等国的合作。

像2025年,中俄能源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比例飙升至73.6%,沙特、伊朗等国的对华能源交易也有42%采用人民币,美元霸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美的地缘博弈,从军事对抗,已经上升到全球秩序重塑,这样的矛盾只有一方强大西方衰败才能彻底解决。

第三层矛盾,意识形态的对立,即双方制度差异。

这是中美最难调和的。

美国将中国视为"威权资本主义"的挑战者,而中国则抨击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双重标准"。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什么什么,或许就是不想让自己的"资本主义"受到质疑,受到推翻。而我们则是强化数据管控,也就是网络相关立法之类的。

而且,双方不同的意识形态竞争,正在重塑全球叙事。

比如,美国试图将中美博弈包装为"民主 vs. 威权"的二元对立,而中国则倡导"多极化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看看2025年,中国在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而美国则越来越依赖"小圈子"外交,如"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美英澳联盟"(AUKUS)。

"四方安全对话"(QUAD)

这场叙事差异造成的矛盾,未来国际社会更认同哪一种发展模式,才能化解矛盾。

最后,矛盾消失条件

所以简而言之,第三层矛盾解决,后面两个自然就没有了。第二层矛盾解决,第三层矛盾也就差不多了!

第一层矛盾为何出现呢?特朗普要快速压制中国,还需要政治形象,政治表演,否则拿什么给选民交代呢?!

而反观我们,是不是需要陪特朗普解决第一层矛盾呢?还是放多少精力在第一层矛盾这里?都是值得思考的。

2025年的中美关系,已进入"竞合共存"的新阶段。关税战可以暂停,但三大层级的矛盾难以根本化解。

中美中短期的关键变量在于:

技术突破:如果中国在7nm以下芯片、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自主,美国的技术封锁将彻底失效。

国内政治:2025年美国大选预热后,对华政策是否会转向务实?而中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方态度:欧盟、东盟、印度等是否会选边站,还是保持战略自主?

但这所有关键变量直至美元霸权的终结,人民币取而代之。

基辛格曾警告:"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民;如果你控制了能源,你就控制了国家;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

---完---

来源:艾斯特论品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