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多地进入汛期,洪水和积水增多,一种名为钩端螺旋体病(俗称“鼠尿病”)的传染病风险显著上升。这种疾病如未及时治疗,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株洲头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随着多地进入汛期,洪水和积水增多,一种名为钩端螺旋体病(俗称“鼠尿病”)的传染病风险显著上升。这种疾病如未及时治疗,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专家介绍,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病原体主要寄生在老鼠、猪、狗等动物体内,随着动物尿液排出体外,污染水源、土壤和周边环境。
传播途径:
1、皮肤/黏膜接触:人类主要通过皮肤伤口(哪怕是小划痕或未愈合的伤口)或黏膜(如眼睛、鼻子、嘴巴)接触被污染的水或泥土而感染。病菌能穿透微小伤口。
2、误食/误饮: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触被污染水源的容器(如饮料瓶口)也可能传播。
钩体病的症状多变,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普通胃肠炎,但其严重程度不可小觑。潜伏期一般为2~26天,多数在7~14天左右发病。
常见症状:
1、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尤其是小腿和背部)。
2、结膜充血(双眼发红)。
3、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4、尿少或无尿、黄疸、出血点等严重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重型钩体病,可引发肾衰竭、肺出血、脑膜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1、避免接触污染水源
尽量避免蹚过洪水、积水或接触不明来源的野外水体(溪流、池塘等)。
特别注意:皮肤有任何伤口(包括微小划痕、擦伤、未愈合伤口),绝对避免接触。
2、做好个人防护
如必须接触(如救灾、劳作),务必穿戴长筒橡胶靴、防水手套等,尽量减少皮肤暴露。接触后,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可能接触到的皮肤部位。
3、注意饮食卫生
只饮用安全水源:喝开水、瓶装水或经可靠消毒的水。绝不饮用生水或来源不明的水。
丢弃污染食品:被洪水或积水浸泡过的食品和饮料,即使包装看起来完好,也应丢弃不吃。病菌可能附着在瓶口、包装表面。
4、管理环境卫生
灭鼠防鼠:减少老鼠等动物滋生,堵塞鼠洞,妥善存放食物和垃圾。
管理家畜:妥善处理猪、狗等家畜的排泄物,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1、提高警惕
在洪水过后或接触过可能污染的环境后1-2周内,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症状,务必高度怀疑。
2、主动告知医生
就医时,必须清晰告知医生近期有接触洪水、积水或野外水体的暴露史。这对医生快速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3、及时就医
不要拖延。早期(发病初期)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好,能有效阻止病情恶化。
4、特殊人群预防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抗洪救灾人员、农民、下水道/环卫工人),医生可能建议在暴露前或暴露后短期内预防性服用抗生素。
来源:湖南医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