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四位85后卖3D打印机:年入22.88亿,全球第一,港股上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20:26 2

摘要:创想三维创立于2014年,是一家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其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以及创想云(其专注于3D打印内容的全球在线社区)上提供的各类服务。按2020年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的累计出货量计,创想三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

8月14日,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创想三维)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创想三维创立于2014年,是一家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其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以及创想云(其专注于3D打印内容的全球在线社区)上提供的各类服务。按2020年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的累计出货量计,创想三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市场占有率为27.9%。

创想三维创始人是四位“85后”:唐京科、陈春、敖丹军、刘辉林。他们在一次3D打印展会上相识,发现国内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而国内消费者对于这一新兴技术的需求却日益增长。

2014年,他们凑了30万,在深圳龙华区一个20平方米的办公区里成立了创想三维。

当时3D打印很热,创想三维进入赛道的时候已经不算早了。但他们做很重要的决定:选择了消费级3D打印市场,并将目标市场定位为海外。

创想三维成立头两年主要做品牌代工,产品销往海外。2016年做出了一款爆款产品CR-10,以500美元售价杀入海外市场,月销量超两万台。2019年创想三维转型做自有品牌出海。

2020年疫情爆发后,创想三维一跃成为全球桌面3D打印机龙头厂商。据南极熊3D打印网报道,当时创想三维内部分析后认为,这是一次机会:疫情发生的时候,大家在家没事做,3D打印可以作为创作的乐趣,体验感不同;国内国外物流的冲击,很多设计师要解决打样的问题,3D打印提供便利;国外防疫物资的紧缺。

于是,创想三维每天开展海外直播一场,带着用户去玩,渠道商也意识到3D打印是一个机会,大量备货。除此之外,在疫情期间创想三维还捐赠了很多的口罩并捐款。

据IPO早知道报道,创想三维仅在2021年完成了一轮5.08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投后估值40亿元人民币。IPO前,前海母基金持有创想三维5.81%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深创投、腾讯、中航坪山、不惑创投和国新南方分别持有4.32%、2.16%、1.45%、0.87%和0.13%的股份。

创想三维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及提供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配件及其他;及3D打印成品及服务,主要指会员订阅费。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三个月,创想三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3.46亿、18.83亿、22.88亿和7.08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04亿、1.29亿、0.89亿和0.82亿元。

预计到2028年,全球3D打印市场将达3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1%,其中,北美、欧洲、亚太这三大市场对3D打印机的需求增量最大。

东吴证券曾表示,3D打印行业迎来奇点时刻。文创、潮玩产业快速发展,消费级3D打印机需求旺盛,用户可以用3D打印机打印DIY潮鞋配饰、潮流玩具、实现原创设计想法。科创板日报认为,3D打印机成为了消费者将数字创意转化为实体物品的工具,满足了对独特性和个性化的深层追求。这一趋势直接为消费级3D打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由内容驱动的增量市场。

从消费电子领域经验来看,C端消费产品产业链成本和终端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推动市场需求进入规模化“拐点”,从而让产业链的量产级别亦迎来“拐点”。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消费级3D打印机的价位基本已达到市场拐点。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铅笔道”(ID:pencilnews),作者:黄小贵,36氪经授权发布。

来源:科技现场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