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Q2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20:18 2

摘要:“京东做外卖业务追求的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成绩,而是希望能够长期做下去,5年、10年,甚至是20年。”谈及新业务投入,京东CEO许冉坚定表示。8月14日,京东集团(Nasdaq:JD;HK:9618)发布2025年二季报,用数据有力回应了各界质疑。财报显示,当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舒志娟/文 王婧雅/编辑

“京东做外卖业务追求的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成绩,而是希望能够长期做下去,5年、10年,甚至是20年。”谈及新业务投入,京东CEO许冉坚定表示。8月14日,京东集团(Nasdaq:JD;HK:9618)发布2025年二季报,用数据有力回应了各界质疑。财报显示,当季,京东实现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新高;毛利润同比增长23%至566亿元。其中,包括外卖在内的新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99%,带动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增长突破40%,并推动带电、日用百货等核心品类的销售持续提速。

这一成绩印证了京东的战略前瞻性布局。一方面,京东持续深耕3C家电等核心业务优势,巩固市场地位;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本地生活服务,通过外卖业务有效反哺电商平台发展。与此同时,京东在国际化和AI技术等新兴领域也加速布局,展现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增长的战略转型。

业内人士指出,京东外卖业务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差异化定位,采取"小步快跑"的稳健策略,将外卖作为核心电商的有益补充,既有效控制了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又能精准对接本地商品和服务需求。同时,随着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京东正在打造一个覆盖全球的商业生态系统,这种多业务协同发展的模式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构筑一道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为其未来发展开辟出更广阔的空间。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持续优化供应链效率

虽然消费市场复苏进程缓慢,京东却依旧交出了一份超市场预期的答卷。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毛利润同比增长23%至566亿元,毛利率连续13个季度同比提升至15.9%。这一亮眼的成绩,主要源于其核心零售业务和新业务的持续增长。

作为核心业务板块,京东零售本季度实现净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7.6%至139亿元,营业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9%提高到4.5%,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从具体品类来看,电子和家电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3%,日百品类同比增长16.4%,商超品类更是连续6个季度保持收入双位数增长。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多方面的战略布局。在产品策略上,京东通过“商品定制化+场景创新”实现突破,“618”期间京东超市针对牛奶、白酒等品类推出差异化规格;在渠道建设上,截至6月末,京东MALL全国门店总数达24家。

业绩亮眼的背后,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在于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履约能力。

据了解,为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京东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联合品牌方开发智能化家电家居新品;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完善“送装一体”及“以旧换新回收一体化”等服务体验。

许冉指出,未来京东增长策略将聚焦两个方面:一是强化自营模式这一差异化优势,持续优化供应链效率;二是提升商超品类的运营能力,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

对于快速发展的即时零售业务,许冉认为,这是对传统电商的有益补充。京东将在保持核心电商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即时零售,完善多场景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购物体验。

外卖达成初期战略目标 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

在互联网商业版图的新一轮角逐中,京东外卖业务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市场格局。数据显示,二季度,包括外卖在内的新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46亿元跃升至近139亿元,同比激增199%,成为京东业务版图中的新增长极。

这一成绩背后是京东在短短几个月内构建起的庞大业务网络:覆盖全国350个城市的服务版图,入驻超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的运营规模。此外,京东开创性地与15万名全职骑手建立直签劳动关系,并提供五险一金完善的社会保障,树立了行业用工新标准。其创新推出的"品质餐饮合营制作平台"七鲜小厨更是表现抢眼,首店上线即创下日均订单超1000单、复购率高于行业220%的亮眼成绩。

许冉指出,经过一个多季度的运营,外卖业务正在与核心电商业务产生协同价值,达成初期战略目标。一方面,外卖为京东带来了大量年轻用户,推动季度活跃用户数和用户购物频次均实现超过40%的增长,PLUS会员购买频次同比提升超50%;另一方面,外卖用户在商超品类的交叉购买转化率持续提升,有效促进了核心业务发展。

然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新业务的前期投入也带来阶段性利润压力。财报显示,二季度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126亿元。

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解释称,短期内,新业务的前期投入布局可能影响集团利润。从长期角度来看,新业务将逐步转化为新的增长驱动力,与核心业务形成更大的协同效应,从而释放更大的利润空间。未来,在投入过程中,京东将持续关注投入回报率,并根据实际效果灵活调整和平衡。

面对行业愈演愈烈的"补贴大战",京东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不参与恶性价格竞争,而是聚焦用户体验提升和系统能力建设。

许冉表示,7月以来,行业竞争加剧,但是过度竞争的行为并未产生模式创新,也未给行业带来增量价值,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扰乱行业价格体系,给商家带来很多困扰,因此这种行为是不可持续的。京东更关注完善平台系统,提升用户、商家和骑手的体验。同时,针对不同地域和用户群体,京东将制定更加精细的促销策略,以提高规模效率、履约效率和系统能力,带动外卖业务自身盈利能力提升。

在业内看来,京东拓展外卖等业态的深层价值在于其对整体供应链体系的强化。通过构建更紧密的产业连接,京东正在重塑城市商业生态,而其核心竞争力始终在于那根坚韧的供应链主轴。这一布局不仅为当下业务增长注入动力,更将为未来的商业竞争提供坚实基础。

加速技术创新 全球布局构建差异化优势

京东业绩超预期,既得益于持续升级供应链基础设施能力,也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在业务场景中的应用。

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5年二季度,京东研发投入累计超1500亿元。这些投入正在各个业务板块实现价值转化:在零售领域,”京东立影-裸眼3D广告"等创新产品已实现多场景应用;京东健康推出的”AI京医"系列智能体服务用户超5000万;京东工业则通过"万亿降本"行动助力企业实现全链路降本增效。

同时,京东近期在AI领域动作频频,不仅三个月连续投资6家具身智能企业,还升级JoyAI大模型品牌并开源JoyAgent智能体,展现出"自研+投资+生态共建"的完整技术布局。

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始积极向产业应用推进的同时,京东国际化战略提速。不过,与其他跨境电商不同,京东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更注重供应链能力的海外拓展。截至2025年6月,京东物流已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布局超过130个保税仓、直邮仓和海外仓,总管理面积超130万平方米。

许冉强调,国际化是京东重要战略,且其拓展海外市场的模式不同于传统跨境电商,更聚焦供应链能力。

2025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在美国、英国、波兰、韩国、越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新开海外仓,海外仓版图实现进一步扩张,形成更完善的区域覆盖能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京东物流的海外仓已覆盖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布局的拓展和海外供应链能力的提升,更助力来自国际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今年6月,京东物流已在沙特启动配送业务,推出自营快递品牌“JoyExpress”,着力构建涵盖跨境运输、清关、本地运输等环节的时效快递服务能力。

业内分析认为,京东选择了从物流基建和自营零售入手的重资产出海路径,这种基于供应链核心优势的差异化战略,既体现了京东的经营特色,也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随着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京东正在全球市场构建更具韧性的商业生态系统。

来源:财经新媒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