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平行论坛开放参会报名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20:07 1

摘要: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体系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会议,每十年召开一次。第五届大会将于2025年9月22日一25日在中国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在本次大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平行论坛开放参会报名啦!

平行论坛14 公民科学与公众传播助力生物圈保护区建设

Citizen Science and Public Outreach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osphere Reserves

论坛背景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体系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会议,每十年召开一次。第五届大会将于2025年9月22日一25日在中国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在本次大会期间,由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山大学生态学院,井冈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协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公民科学与公众传播助力生物圈保护区建设平行论坛”将于9月24日举行。

公民科学是指由非专业群体参与的科学研究活动。公众通过参与迁徙鸟类的监测、鸟撞事件的记录、濒危物种的观察等数据收集与监测活动,填补科研和保护信息的空缺。公民科学活动兼具科学价值、社会责任和科学精神培养等社会价值,还能有效撬动当地社区和公众参与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公众传播则通过科普活动、新媒体技术,增强了社会对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认知,促进生态保护理念的“破圈”传播。二者的结合,能够强化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社会功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中国在公民科学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全国鸟类环志、全国鸟撞调查和应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经验;西溪湿地、天目山保护区等通过自然教育课程、生态体验活动吸引公众参与。然而,仍存在公众认知度不足、跨区域协作薄弱等问题。未来需积累、整合和借鉴国内外经验,构建和完善标准化公民科学平台,建立和强化保护区与社区、学校的联动机制。

本次论坛通过案例剖析与跨界对话,将集中展示中国在公民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将讨论如何推动公民科学与传播策略的标准化、国际化,为全球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贡献中国智慧,助力实现昆蒙框架。

会议时间与地点

论坛时间:2025年9月24日(15:00-18:00)

论坛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会场)

大会官网:https://www.biosphere2025.org.cn/zh.html

会议形式与议程

本次平行论坛将围绕“公民科学赋能保护行动”与“传播创新激发公众参与”两大主线展开:

1. 典型案例分享(6个案例,每个分享20分钟):

城市繁殖鸟类监测网络

全国鸟撞监测网络

井冈山金斑喙凤蝶公民科学与公众传播

公众参与中华白海豚保护

张掖北部荒漠兔狲种群和栖息地保护

金塘水獭保护的公众传播

2. 圆桌论坛(60分钟)

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代表和专家、公益组织代表和科普达人,探讨“公民科学推动保护区建设”、“跨界传播如何打破圈层壁垒”等议题,旨在形成可推广的协作模式。

参会报名及注意事项

现正式开放会议报名,诚邀您的参与!线下参会名额有限,按报名顺序优先安排。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8月18日

2.报名流程

3.注意事项:本次会议免缴注册费,除论坛特邀代表之外,参会费用自理。如需取消报名,请提前10天联系会务组。

期待与您在杭州相聚!

第五届人与生物圈大会“公民科学与公众传播”边会组委会

来源:猫盟CFC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