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女4娃1碗面续3次遭拒 不仅仅是“面子”问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16:37 2

摘要:一段“3女子带4孩点1碗面多次免费续面”视频正在网上传播。视频中,面馆老板指责女顾客连续两次面还不够,继续要求续面遭拒后转头在平台给他打差评。这件事迅速引发了大家的围观和讨论。目前,警方已经介入处理这起纠纷,但涉事面馆老板拒绝和解。

一段“3女子带4孩点1碗面多次免费续面”视频正在网上传播。视频中,面馆老板指责女顾客连续两次面还不够,继续要求续面遭拒后转头在平台给他打差评。这件事迅速引发了大家的围观和讨论。目前,警方已经介入处理这起纠纷,但涉事面馆老板拒绝和解。

事发在河南郑州的一家面馆,老板回忆说,本月13号晚,3名成年女子带着4名儿童走进店里,7个人一共点了一碗13元的饸饹面、一份18元的涮毛肚、两个凉菜以及一份15.8元的团购羊肉串,总计消费70多元。利用商家“免费续面”的服务,女子连续两次成功续面后,还想继续续。

厨师察觉不对,拒绝了第三次续面的要求。几分钟后,其中一位成年女顾客,就在社交媒体上给了差评。一气之下,老板当即拍下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老板表示,免费续面的前提是一个人点一碗面,可以一直续面,管一个人饱,不能管全家饱。他本想和顾客协商删除差评,了结这件事情。可没想到,顾客却选择了报警。当晚,辖区派出所出警前往现场调解。但面馆老板拒绝和解,要求走法律程序。

而事情闹大后,女顾客又发了第二条差评。面馆老板就此回应说,对方要求下架视频,而自己要求删除差评。

当事女顾客表示,店家不愿意无限续面可以贴出提示性文字,而她们在其他地方吃面都是无限续面的。店家态度也不友好,还把孩子吓哭了。此外,老板未经她同意就发布了视频,也没有打码处理她的脸部图像,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

围绕续面,矛盾不断升级,这多半是因为双方都觉得“面子”上过不去,钻起了牛角尖。

店主不经顾客同意就把未打码的视频发上网,的确不妥当且涉嫌侵犯肖像权。

而“免费续面”,本来出于商家的服务意识和善意表达,让顾客点一碗面保证吃饱,但规则就是“一人一碗面,续面管饱”。多人消费一碗面,还要求多次免费续面,确实不合理。

不过也有网民质疑,毕竟儿童吃不了多少,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商家能否再包容一些?为避免争议,店家也应该明确提示具体规则。

事实上,一个大人带一个孩子多续两次面,一般商家都不会有意见。即便带多个孩子想多续几次,也应该好好商量,老板同意当然最好,但遭拒就给差评泄私愤,显然也有点“过”了。

相关平台设置消费者留言评论区,允许消费者根据自身体验选择好评或差评,这是消费者基于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行使监督权的正当权利。但仅仅因为“羊毛”没薅够就恶意给差评,对商家的声誉和线上线下的生意显然会产生很大负面影响,这与平台设置评价体系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而就在前几天,“女子带四娃坐高铁,被要求补3张票”的事件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女子自称是单亲妈妈,有4个孩子,分别是两个不到6周岁,两个超过6周岁。带4个孩子坐高铁回家途中,女子上车后主动提出为两名年满6周岁的孩子补票。但列车工作人员依据铁路方面规定指出,一名成年旅客只可以免费携带一名6周岁以下儿童。也就是说,除了2名超龄儿童,另一名未满6周岁的儿童也需要补儿童票。为此,女子就发视频到网上诉苦。不过,她的行为招来不少批评,有人认为她是在无理取闹、漠视规则;也有人说如果“带娃无限制”,那么幼儿园老师买一张票可以带全班孩子坐火车了。

合理利用规则和“薅羊毛”究竟有何区别?不如意就给差评,是不是成了拿捏商家的手段?该如何平衡商家、服务提供方和消费者的权益,保证客观评价的空间?

东方卫视特约评论员谷松指出,“差评”本质上是市场反馈的一个健康指标,但是却因为平台规则和人性博弈逐渐给异化了。“差评”为什么成了武器?因为这是利益驱动和规则漏洞的叠加,一碗面管饱不等于全家的免费食堂。这次事件的本质其实是钻规则漏洞的“薅羊毛”,当免费续面成了无限的自助,那么诚信就成了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恶意差评的低成本杀伤力,本质是评价体系缺乏双向约束,如果消费者随意给“差评”,商家只能“挨打”或者是“互撕”。商家被困在“差评”里,其实是算法与人性的“双重绑架”。当餐饮业“流量至上”,差评就会直接影响到店铺的评分,搜索排名和曝光量。商家为了保住星级,可能会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低头,形成恶性循环,而且维权成本高,和解就成了常态。如果要破局,就需要平台给“差评”加一把“公平锁”,建立申诉机制。而规则要更加明确,减少扯皮,免费续面需要标注是限点单人或者是“最多加几次”来堵住规则漏洞。

看看新闻记者: 严相莉 游玮 陈昱卉

来源:育娃方案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