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时近一个月,2025东莞“四季村晚”六场片区赛近日圆满收官。从全市800多个海选节目脱颖而出的200多个节目,近3000名民间文艺“高手”,分为东南临深片区、中心城区片区、滨海湾片区、水乡新城片区、松山湖片区、东部工业园片区六个片区赛,展开角逐。最终,经专家
历时近一个月,2025东莞“四季村晚”六场片区赛近日圆满收官。从全市800多个海选节目脱颖而出的200多个节目,近3000名民间文艺“高手”,分为东南临深片区、中心城区片区、滨海湾片区、水乡新城片区、松山湖片区、东部工业园片区六个片区赛,展开角逐。最终,经专家评委现场认真评定打分,评定每个片区赛总数的20%的节目为“最佳节目”。名单如下:
入选节目名单
入选节目名单
入选节目名单
入选节目名单
入选名单
入选名单
六场片区赛轮番上演,周周有节目场场都精彩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2025东莞“四季村晚”六场片区赛深入到各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如火如荼,一场场精彩演出点燃夏日激情,展现东莞“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
活动现场
作为2025“四季村晚”六场片区赛的首场,东南临深片区的赛事6月22日在樟木头官仓社区火热开启,27个节目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极具客家特色;中心城区片区赛选在东城文化中心广场露天剧场举行,51个乡村节目,数百位“民”星齐聚一堂,带来四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现场乡村“主理人”还华丽变身“文旅”代言人,可谓“群星”闪耀。
滨海湾片区赛在虎门大宁社区广场举行,20多个“特色节目”上演了一场“华山论剑”;水乡新城片区赛、松山湖片区赛则分别在洪梅镇乌沙文化广场和黄江镇田心社区广场火热开演。村歌村舞、粤曲小调、朗诵、非洲鼓、旗袍秀等67个节目轮番上阵,为现场数千名观众带去欢歌笑语;作为收官之战,东部工业园片区赛在风景优美的谢岗镇赵林文体公园举行,38个节目,涵盖舞蹈、儿童剧、小组唱、小品等,节目独具地方乡村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村民唱主角,老中青同台竞技
群众文化是“村晚”最浓厚的底色,2025东莞“四季村晚”片区赛延续“群众编、群众导、群众演”的核心理念,坚持村民唱主角的“村超”特色,得到群众的热情响应。
“去年我作为节目编导参与了活动,今年我亲自上阵!这个舞台我们每年都想来参加。”来自沙田杨公洲村的刘阿姨和村里的姐妹共同演唱了咸水歌《四朵花》,在非遗中融入现代新元素。
来自东坑镇井美村的刘大爷也是连续两年都来参加“村”晚的比赛,今年他和村里的搭档们带来了粤曲新唱《杨门女将》。刘大爷说,有了这个舞台,他平时唱粤曲都更有动力了。
像刘大爷、刘阿姨这样连续几年参赛的“民”星不在少数,“四季村晚”的舞台成为了许多村民每年都愿意参与的文艺盛事。
节目表演
群众从生活中取材,自己编、自己导、自己演,还加上自己拍、自己剪辑,让各个节目充满了浓郁的乡村特色。
本次比赛的评委、广东省歌舞剧院声乐专家张狄就表示,东莞“四季村晚”比赛的节目内容非常丰富,非常接地气,现场氛围让他印象深刻,感受到了东莞乡村文化的蓬勃活力。
农文旅融合,“村晚+”催生乡村消费新场景
“村晚”是“家门口的盛会”,更是乡村文旅融合的重要引擎。六场“村晚”片区赛不仅为乡村带来了人气与流量,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农文旅融合发展。
客家美食、咖啡、烧烤、文创产品、荔枝茶……在樟木头官仓社区的比赛现场,各种特色“摊位”五花八门,赛场外的集市区域人头攒动。
“村晚+”催生乡村消费新场景
在虎门镇大宁社区广场的比赛现场,“村晚+”文化“夜市”还吸引了许多大湾区的游客,看演出、品美食、买虎门服装;在东城文化广场的比赛现场,独具特色的车尾箱“市集”深受市民青睐;在洪梅镇乌沙文化广场的比赛现场,车厢“市集”摆满了各种水乡美食,演出带动各个摊位生意火爆;在谢岗赵林文体公园的比赛现场,观众们尽情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公园拍照游览……洋溢着乡土风情与现代活力的“村晚”片区赛,燃爆盛夏,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东莞乡村的文化魅力和新气象。
据主办方透露,今年“村晚”不仅与集市、美食、非遗、潮玩等结合,实现文化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还将与东莞乡村文体品牌“村BA”以及“乡村网红主播大赛”等活动携手联动,更好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六场片区赛“最佳节目”名单的公布,这些优秀节目将进入“东莞文艺村超先锋队”进一步精心打磨,在之后继续参加全市文化惠民演出以及10月份的“总村晚”展示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
文、图|记者 石梦卓 通讯员 莞文化馆宣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