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用半生光阴,写就人类文明的百科全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13:36 2

摘要:在一个普遍追求效率和利益的年代,社会如同一个巨大的生产机器,将越来越多的个体裹挟进来,成为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个体的创造力在机械的工作中被消解,愈演愈烈的虚无感动摇了我们对未来的信心。

《华盛顿邮报》

在一个普遍追求效率和利益的年代,社会如同一个巨大的生产机器,将越来越多的个体裹挟进来,成为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个体的创造力在机械的工作中被消解,愈演愈烈的虚无感动摇了我们对未来的信心。

如何确立人类存在的意义,正成为整个时代的课题,而《文明的故事》早已为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启示。

《文明的故事》是杜兰特夫妇历经半个世纪写就的旷世巨作。自威尔·杜兰特在44岁那年立志书写人类历史起,其后漫长的余生里,他与妻子二人笔耕不辍、卷复一卷,倾尽毕生心血,终于在1975年将最后一卷《拿破仑时代》付梓。凭借此书,威尔·杜兰特荣获了196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77年自由勋章奖。

整套书共有近1000万字,杜兰特夫妇从全新的视角出发,以文明的线索贯穿,将每一时代里每一国家的文化、组织、变动与路线之流变加以综述,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科技、从宗教到艺术,如同一座无所不包的人类文明博物馆,完整呈现了人类文明演化的浩荡之路,堪称人类文明的百科全书。

自问世起,《文明的故事》就在全球各地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成为全球2000万家庭收藏的传世经典。

套装共11卷加送1个订制纸箱,均有精装书衣,近千幅精美插图配以护眼阅读的纸张,带来舒适、丰富的阅读体验。

原价2288元,现在仅需1258.4元

精彩好书,不要错过❗️

01

“一部未完成的戏剧”

日本的历史是一部未完成的戏剧,上演着三出戏。第一出戏,除了原始传奇中的几个世纪外,乃系古典的佛教日本(522-1603年)。此时日本深受中国与朝鲜的影响,受宗教的提炼熏陶,乃创出其文学艺术上的历史性杰作。第二出戏,是德川幕府下封建而和平的日本(1603-1868年)。此时日本孤立而自治,既未立志拓疆于他域,也不图贸易于海外,满足于农垦耕种,致力于艺术哲学。第三出戏,乃是1853年为一美国舰队所开启的现代日本。此时日本因国内外条件所迫,进而从事工商业,向海外追寻原料与市场,为不可遏抑的扩张而争伐,并仿效西方帝国主义者的想法与手法,于是威胁了白人的优势及世界和平。

日本人对西方文明曾经细心研习,以求吸取其精华而超越之。我们似应如彼等研习我西方文明一样耐心来研习日本文明,以期当危机来临时我们能有清晰的认识,到底诉之于战争,抑或诉之于谅解。

《幕府将军 第一季》

据日本最早期的历史传说,刚开始的时候是众神、男男女女,有出生也有死亡。直到最后伊奘诺尊与伊奘冉尊两兄妹受众耆神之命,创造日本。他们立于天之浮桥,掷一宝矛于海中,然后捡起宝矛高举空中。宝矛滴下的水珠乃变成了神圣的岛屿。由观察水中蛙儿诸神学会了交媾之密。于是,伊奘诺尊与伊奘冉尊乃结成连理而产生了日本民族。从伊奘诺尊的左眼生出了天照大神,即太阳女神。进而由其孙儿琼琼杵尊传下了大日本天皇神圣而未曾中断的血统。从那时迄今,日本仅有一个皇朝。

毫无疑问,这些岛屿应地震而生,并非由滴水的宝矛而来。除了南美洲之外,可能再也没有什么地方如日本一般惨受地震之害。599年,地震在吼叫中吞噬了村庄。是年陨星落,彗星闪,在7月中旬雪光竟然照耀街道。紧接而来的便是饥旱之灾,数百万日本人因之殒命。在1703年,仅东京一地因地震而死于非命者,即达3.2万人之众。1885年首都再次遭难,大地裂口,吞人数千。拖尸车成列,尸体集体掩埋。1923年的大地震、海啸与烈火剥夺了东京10万条生命,横滨及其附近3.7万条生命,甚至连虔诚敬佛的镰仓也几乎完全焚毁。然而,那巨大的印度圣像在一片废墟中能平静残存,这好像在说明历史的重要教训:神在巨变中仍能保持沉默。当时人民对神所缔造、所统治的土地如此多灾多难,感到无限苦恼。最后他们把这些灾难归咎于一条巨硕的地下鱼,每当这条地下鱼睡觉被扰乱时,即蠢蠢而动,造成地震。尽管在此环境中,日本人似从未想过放弃这险象丛生的土地。在1923年大地震的次日,学童以破碎的壁泥当铅笔,以残破的砖瓦当字板,举国上下耐心忍受环境的鞭挞,屡从毁灭中现出不馁的勤劳与无畏的勇气。

02

日本民族的起源与宗教

日本民族的起源,和其他民族一样,失落于理论的宇宙星云之中。在日本的民族中,混合了三种成分。其一为原始的白色种族——虾夷族,于新石器时代即从黑龙江一带进入日本;其二为黄色的蒙古种族,这是在公元前7世纪由朝鲜进入日本;其三为黑褐色的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人,由南边的岛屿渗进日本。日本如同其他地区一般,在建立共同语言、创造新文明的新种族形态成形的几百年前,即曾出现复杂的种族混合。迄今为止,种族混合仍未完全,这可由高、瘦、长头的贵族,与矮壮、宽头的百姓之间鲜明的对照得到明证。

《幕府将军 第一季》

4世纪中国历史的记载,曾描述日本人为“倭人”,并且说:“彼等既无牛也无野兽,彼等依其身份地位而纹其脸,彼等仅穿着由一片布所织之衣,彼等仅有矛及以石、铁为尖之弓箭,彼等不穿鞋,守法而多妻,嗜烈酒而长寿……妇人涂粉红于其身。”记载又说,日本没有小偷,争讼之事不常见,文明尚未开始云云。至3世纪由朝鲜传人了手工艺,并且很快有了行会。在自由的艺匠下面,即为数可观的奴隶阶级。这些奴隶系由监狱与战场中征集而来。当时的社会组织兼有封建与部落的色彩,有些农民投靠裂土封地的贵族,以耕其地。每一家族均有其唯我独尊的家长,而政府组织则松弛且极其微弱。

早期的日本人满足于灵魂信仰、图腾制度、祖先崇拜与性崇拜等宗教需求。举凡天上之星辰,原野之植物与昆虫、草木、鸟兽,以及人类物物均有灵魂。无数神祇在人之住宅上空徘徊,并在灯火的火焰与光辉中飞舞。往昔人们借炙烙龟壳与鹿骨以施占卜,并由专人解释由火烙壳骨而生之花纹。据中国古史记载:“彼等施占卜以探究祸福并预测可否出海或远行。”人们畏惧并礼敬死者,唯恐死者作祟在世上产生更多祸害,死者生前遗物多作为殉葬——诸如男人的刀剑与女人的镜台:甚且人们每日须在祖宗灵位前供奉佳肴并施礼拜。人们的祭品时常被用来求神制止暴雨或佑护建筑与城池的坚固;而贵族去世时其仆人偶亦殉葬,这样才能追随侍候于九泉之下。

最早的日本宗教系源于祖宗崇拜。神道有三种仪式:即家庭祖宗的家祭,宗族祖宗的社祭,与皇家祖宗及创始神的国祭。皇家圣祖每年有7次祭典,由天皇或其代表主祭,并且总是在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时举行。神道不需要教条,不需要精密的仪式,亦不需要道德的准绳,神道无特殊僧侣,无关于天国与不朽性的抚慰教义;忠实信徒只需偶尔朝圣进香,并对祖先、天皇及历史表示虔诚敬意。神道曾经有一段时间因太不重视对信徒之报偿与需求而遭到挫折。

《幕府将军 第一季》

522年,佛教传入中国500年之后,继传日本,随即急速发展并风靡日本。其所以如此顺利,主要有两个因素:即人民的宗教需求与国家的政治需求。这里所说的佛教并不是释迦佛教抱持神祇不可知论的、悲观的、严守德行的清教徒生活和梦想在极乐中圆寂的主张,而是阿弥陀佛及观音诸神的大乘佛教才重视欢欣热闹的宗教礼仪(菩萨诸神除外)及个人的永生。尤其是该教谆谆勉人以孝顺、和平及服从等德行,益于使人民顺从其政府,且其态度极为庄重圣洁,使人无以为拒;又给予被统治者希望与安慰,从而使其满足于一己之命运,又以似诗的神话与祷告及戏剧似的多彩多姿之盛典,来调剂日常劳苦的生活,同时使人民的感情与信仰得到调和。政治家对此极表欢迎,视其为社会秩序的源泉及国家基础。

尽管有如此多彩多姿的文明杰作,以及佛教对德性之教诲与倡导,但在圣德太子驾崩后30年内,日本却爆发巨大危机。一位充满野心的贵族中臣镰足勾结中大兄皇子发动宫廷政变,使日本的政治历史发生明显改变,史学家称之为大化革新。皇太子遭受暗杀,一位年老的傀儡被推出来,镰足俨然以摄政自居,虽然后来中大兄皇子被立为皇太子,亦即为天智天皇,却把日本政府带向专制的帝国政权。君主的权力由原来的对宗族的领导权而扩增至对全部公职官员拥有任命权。所有地方长官由君主任命,所有税收径向君主缴纳,举国之下莫非王田。至此,日本由松散的宗族结合与半封建首长制急速地转变至一密切结合的君主国。

03

帝王时期与独裁者

日本的帝王自此后在名义上拥有无上的尊荣。至尊无上的天皇,秉有不少特权。当其驾崩后,享有独一无二谥名的权利,为了保持皇室的绵延不绝,天皇可随心所欲蓄妻纳妾,并有权选择众子中的一位继承皇位,当时嫡系长子继承并非绝对。京都前期的天皇极其虔诚,甚至有些放弃王位而去当佛教僧侣,有位天皇还认为捕鱼有辱佛祖而明令禁止。至阳成天皇乃有变例:他专制滥权,曾将日本的君主政体置于险境。他迫使人民攀登树木,再以弓箭射杀;滥捕街上无辜良家妇女,缚以籐绳,再丢弃于沼泽中;他又喜好在京城街道纵马奔驰,并以鞭挞人民为乐。他的暴虐终遭人民唾弃,导致日本历史上少有的政治罢黜。794年,帝王政府自奈良迁都至长冈,随即又迁至京都。自794年至1192年,为史学家所公认的日本黄金时代。迄至公元1190年为止,欧洲的城市除了君士坦丁堡及哥多华等地外,尚无可与人口50万的日本京都相比拟。京都城中的一隅,茅庐栉比,老百姓安贫乐道:城市的另一隅,皇室与贵族亦在宫廷中欢度天上人间的生活。文明与技艺发展的结果,使社会阶级的鸿沟也随之加深。当财富的分配是依据其能力、品性与特权时,拓荒时期的公正就无可避免地逐渐失去平衡。当时的大家族如藤原、平、源及菅原任意废立君主,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主一般相互征伐。

《幕府将军 第一季》

1000年前,日本对中国文化就如同近代其对欧美文化一般重视。首先是急遽吸收,然后渐渐地对外来文化加以蔑视,主要在于日本人带有嫉妒心理,想保持其原有文化的精神与特质,并极力采取新方式以达成维护其固有的目标。

当时日本外有强邻中国(唐朝)的激励,内有稳健的政府,于是很快地进入了所谓“延喜之治”时期(901-922年)。至此达到平安时期的鼎盛阶段。口此时其财富剧增,生活奢侈华丽,文化发达的程度唯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庭院及法国启蒙时期名流聚合场所的堂皇富丽稍可比拟。京都犹如法国的巴黎与凡尔赛城,举凡诗词、衣饰、仪态与艺术,全国唯京都马首是瞻。人人放纵恣欲,烹饪发明竟为喜好与品评美食者做成小餐大宴。而世风日下,人们把奸淫私通看作可恕之罪,贵人与贵妇衣丝穿织,靡靡之音充斥宫廷庙宇,讲究体面的贵族更是居于琼楼玉宇,室内装饰珍珠、象牙、黄金及雕木等富丽堂皇的饰品,竞相奢侈,此时文学也很发达,唯道德日趋低落。

这种华而不实的时代,在贸易不稳、觊觎者的思染及战争贩子的环顾下,终于无法长久维持下去。朝廷的尽情纵欲,使国家财政陷入瘫痪的境地;过分标榜文化的结果,是一些没有行政能力的诗人竟然高居政府要职,对腐败的事情也视若无睹,卖官鬻爵亦时有所闻。罪犯随之剧增,盗贼充斥各地,四处掠夺。地方无赖组社结党,横行各地,肆无忌惮。婚姻习俗、道德价值、军事防卫力量丧失殆尽,政府处于四面楚歌的危局中。于是,豪族承担起防卫的任务,自组军队,互相攻伐,社会不得片刻安宁。贵族的权势遂凌驾于皇室之上,日本再度陷入分崩离析的局面。

《幕府将军 第一季》

在这种岌岌可危的局势下,一批有武力的豪族各自拥地自立,每年只向天皇缴纳象征性的税捐。一般庶民因得不到皇室的保护,自然将从前的租税转交给有实力的将军,希望得到保护免受盗贼的蹂躏。封建制度形成的原因,无论在日本或欧洲都如出一辙:中央政府权力式微,不能维持安全与秩序,代之而起的即为地方势力的抬头。

人民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朝不保夕,大家殷切盼望着英明有为的领袖早日带来社会安宁,统一全国,免使生灵涂炭。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3人,在年轻力壮时,即以统一全国为己任,3人并誓言,任何人若得天皇同意统治日本,则其余2人应归顺于他。信长先试不成;秀吉再试虽有所成,不幸早亡;家康恰逢其时,平定全国,建立了德川幕府,缔造了日本史上为期最久的和平。此时期艺术上亦臻升华境界。

——《东方的遗产》·日本的缔造者

豆瓣9.1,2000万家庭收藏的旷世巨作

一套人类文明的百科全书

威尔·杜兰特夫妇呕心沥血之作

在人类的历史与文明中寻找未来的方向

原价2288元,现在仅需1258.4元

精彩好书,不要错过❗️

来源:理想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