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芬,女,中共党员,天门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从检以来,李芬同志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恪尽职守,忠诚履职。她多次获评“汉江政法英模”、“天门市优秀共产党员”、“天门市优秀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先后被汉江分院、省检察院授予三等
愿做公益守路上的点灯人
李芬,女,中共党员,天门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从检以来,李芬同志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恪尽职守,忠诚履职。她多次获评“汉江政法英模”、“天门市优秀共产党员”、“天门市优秀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先后被汉江分院、省检察院授予三等功。凭借在民事行政检察领域的突出能力,她带领的行政检察办案组曾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其个人也先后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十佳办案能手”、“汉江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等称号,并入选全省民事检察人才库。
2024年,李芬从民事行政检察部转岗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后,带领“益心清流”办案团队,以律法为灯芯,以信念为火焰,穿行于公益受损的监管盲区,用专业与坚守播撒光亮,用执着与担当温暖民心,书写着“法治为民”的动人篇章。
01 燃灯破局 寻找生态修复的“金钥匙”
如何守护好天门的绿水青山?李芬同志用行动给出自己的答案:关键在于瞄准检察履职切入点,然后全力以赴。
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启动“清洁天门”行动,李芬与她的“益心清流”团队,以“护河先锋”之姿,加入天门河生态保卫战。
天门河增殖放流活动
在沿线七个乡镇,李芬带领“益心清流”团队化身“科技猎手”,操控无人机巡弋河面,运用水质检测仪为河流“问诊把脉”;在城区污水处理厂,逐项核查排污处理数据,分析排查污染源;在罗汉寺闸和小水电站处,深入研判生态径流量对水质影响;在向数智借力的战场,运用“污水处理设施不规范运行”、“涉水排污监管”等大数据监督模型,向污染顽疾“亮剑”;在促进流域综合治理的领地,推动主管部门形成长效管控和修复机制;在破解上下游、左中岸协同保护难题的战线上,与京山市院携手建立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完善线索移送、支持履职、联合行动等具体举措。
与京山市院携手建立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
青山不言,流水不语。李芬带领“益心清流”团队一直为每一处“受伤”的生态发声,助力天门河流域治理只是众多履职剪影之一。
近一年来,在她和团队的推动下,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汉江河道“清四乱”、固废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噪音污染防治等共16个专项监督行动,助力解决一批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行动可见,效果可观。尤其是通过“诉”的确认,有效保护耕地120余亩,开展水土保持系统治理19880平方米,黑臭水体治理12公里;督促缴纳各类生态损害金及水土保持补偿费820余万元,督促生态环境损害侵权人开展替代性修复和公益劳动,增殖放流2万余尾。
02 执灯前行 点亮文化传承的“隐秘角落”
“每一个被忽视的公益缺口,都是需要照亮的暗区。”石家河遗址,承载着长江中游六千载文明密码,也存在一些不易被察觉的隐忧。
为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李芬和办案组成员,二十余次深入遗址保护区,仔细排查每一处潜在风险。每半个月定期走访属地政府、市博物馆及遗址周边村落,认真听取遗址保护问题及建议。
“益心清流”团队走访天门市博物馆
针对发现的遗址核心保护区违规取土、印信台风貌因违建而遭破坏、博物馆建设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部分地域存在水土流失风险等问题,及时启动公益诉讼检察程序,督促问题切实解决。同时,借助检校共建力量,获取专家咨询意见,向水利主管部门就遗址水患治理建言献策。
为进一步筑牢遗址保护防线,李芬同志多次对接省人大代表,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写入《湖北省石家河遗址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以建立石家河遗址公益诉讼观测点为契机,联动市文旅局、自建局、石家河镇政府等部门,打造“巡查-监督-修复”全链条保护机制,全面织密遗址保护安全网。同时,为营造遗址保护浓厚社会氛围,与市博物馆联合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系列宣介推广活动。
如何在保护公共利益与守护个体民生之间找到平衡,是她一直在探寻的命题。
李芬带领“益心清流”团队办案工作照
在办理印信台遗址保护范围土地被非法占用案时,面临长达23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且触及遗址保护与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李芬同志秉持“三个善于”办案理念,通过多方走访核实、调阅执法卷宗等手段,全面掌握案涉证据及案涉背景,充分考量公益保护与私权维护平衡,在督促职能部门积极履职,维护遗址保护大局的前提下,以跟踪问效方式,促进检察建议内容温情、有力落实落地。
03 传灯成炬 汇聚公益守护的“星河力量”
“一个人的光亮有限,唯有汇聚成炬,才能照亮更大的天地。”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李芬和团队以个案办理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化检察协同履职,逐步扩大公益保护“朋友圈”。
与市林业局、市法院在佛子山陈场林场设立天门市林业生态修复基地,打通处罚、教育、生态修复最后一公里,有效遏制非法狩猎、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
天门市林业生态修复基地设立
与市审计局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立办3件涉安全生产及国有资产保护案件。
与市人大、市政协建立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针对人大代表反映的南港河污染线索,督促职能部门开展治理,推动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建立“工会+检察”协作机制,协同市总工会合理布局爱心驿站,完善配套设施及管理服务,保障灵活就业者劳动权益。
与市侨联建立协作机制,共同维护侨胞侨企合法权益等。
李芬同志普法宣传工作照
为发动全社会参与公益守护,李芬还推动建立“检察+网格”联动机制,联合社区网格员、环保志愿者组建“公益观察员”队伍;利用益心为公志愿者网络平台,实现群众举报、线索处置“一键通”。
如今,这张覆盖全市的守护网络已累计收集线索120余条,解决民生难题50余件,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提灯者”。
从城市街巷到乡村田野,从河流之畔到遗址现场,李芬同志始终提着法治的明灯,坚定地走在公益守护的路上。她说:“只要还有暗角,我就愿做点灯人。”
来源:天门检察
来源:天门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