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文|冬眠
编辑|冬眠
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上个月,网络被一部剧的首播消息刷屏了。名字很响:《金庸武侠世界·华山论剑》。有人说这是一场迟到的纪念,也有人说是金庸百年诞辰里最没存在感的热闹。
第一季刚播完,没人记得剧情;直到第二季上线,才有人发觉,这套拼盘剧里,只有一出戏让人不舍得快进。
至于其他单元,骂声一片。到底是江湖变了,还是人心散了?
等你看完《东邪西毒》单元,你也许就能明白,什么叫“有的人活在江湖,有的人活在滤镜里”。这部剧,到底是救活了金庸,还是让武侠死得更体面?咱们慢慢说。
金庸一百年,国产剧圈折腾出了个新花样。拼盘剧,顾名思义,就是把金庸笔下的大江大河,拆成几盘菜,一桌子热闹。
第二季《华山论剑》甩出四个单元,八集一个,风格各异。你要说纪念意义,这么搞确实新鲜。但热闹归热闹,真能让金庸的江湖活过来吗?观众的答案,早就写在弹幕里了。
播出顺序很讲究:《九阴真经》打头阵,紧接着《东邪西毒》,接着《南帝北丐》,最后压轴的是《五绝争锋》。
每个单元自成一体,但风格和质量两极分化得厉害。第一季没激起多大水花,第二季上线后,舆论场彻底炸了锅。
开场就是《九阴真经》,主角换成了梅超风。可是观众没看出武侠,只看见一出“阴湿女鬼恋爱记”。孟子义演得挺拼,镜头里永远是哭腔和怨气。
剧情主打复仇和言情,梅超风的狠劲全被稀释成了小儿科。打戏像舞蹈,情感像偶像剧。武侠气氛全靠滤镜营造,观众只剩无语。
弹幕吐槽得比剧情还精彩。没人记得江湖有多险恶,只记得梅超风和“师兄”的爱恨纠缠。
再说《南帝北丐》,一开场就像误入了穿越剧。何润东和明道,一个演段智兴,一个演洪七公。年纪一把,气质却硬凹少年感。
帝王风范没了,乞丐气质也全靠台词。说是轻喜剧,可笑点全靠尴尬。主线剧情变成了“逃婚换身份”,洪七公和段智兴活脱脱成了兄弟喜剧。
观众一边看一边出戏,弹幕里全是“这不就是都市偶像剧套皮吗?”武侠的江湖,成了逃婚的搭子。老金庸要是能看见,估计也得皱眉。
轮到《五绝争锋》,原本期待最高。毕竟五绝同台,理应是全剧最燃的高潮。可等到正戏,观众发现武戏草草收场。五绝联手,竟然打不过明教教主。
王重阳没戏份,其他几位高人更像路人甲乙。打戏敷衍,剧情浮夸,最后烂尾收场。弹幕上的失望溢出屏幕:“这就是你们说的金庸武侠?”观众气不过,转头又刷回了《东邪西毒》。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套拼盘剧里,只有《东邪西毒》撑起了金庸的门面。导演玩了把大的,把王家卫的调调揉进了江湖。
画面不炫技,场景全是市井味。武功不是光特效,打戏全靠真本事。观众一看就明白,这才是武侠剧该有的样子。
先说黄药师,周一围演得收敛又疯魔。演出了一个软硬兼施、内心拉扯的真男人。他明明能一掌拍死对手,却偏偏纠结于家事,被盐帮欺负还得让老婆冯蘅出面求情。
赌场骰戏那一段,弹指神通玩得滴水不漏,既有金庸原著的精髓,也有导演自己的味道。
欧阳锋更绝。高伟光演得桀骜又有点怂。武功一般,架子却比谁都大。南朝、北朝张口就来,一身孤傲。可真到生死关头,又能豁出去陪黄药师喝酒谈心。
两人惺惺相惜,武功悬殊,却愿意为彼此拼命。这种“侠义”,才是观众想看的江湖兄弟情,不是偶像剧里的你侬我侬。
最妙的是,全剧没有千篇一律的山水风光,全用“人味”堆出江湖。酒楼、马厩、衣冠铺,打斗全在生活场景里发生。黄药师和柴穹的骰戏对决,一招一式都是门道。
最封神的一幕,还是第六集的“碧海潮生曲”。三条齐头并进:紫金堂大小姐耽敏、傅冠清被柴家围攻;欧阳锋遭铁木追杀;黄药师夫妻被柴穹缠斗。
院内箫声悠扬,院外刀光剑影。盐帮内奸趁乱杀人,场面翻转得猝不及防。动静对比,江湖气息扑面而来。没有滤镜、没有慢镜头,只有生死一线的真情实感。
说到底,这一单元之所以能被全网点赞,最关键的,是把金庸小说里的“人”还给了观众。黄药师不是神,他优柔寡断;欧阳锋不是魔头,他也有兄弟情。
这才是武侠,是普通人在乱世里的挣扎和选择。
剧里历史感做得很足。南宋、金国和议,表面和平,暗流涌动。紫金堂和柴家火拼,这都是大时代下的无奈。有人被诬陷,有人被利用,个人命运渺小得可怜。
欧阳锋的遭遇,黄药师的抉择,和郭靖守襄阳、萧峰困于契丹身份一样,都是小人物和大时代的碰撞。
金庸小说的内核,是“侠以武犯禁”,是对抗历史的必然。现在的武侠剧,浮于表面,全靠滤镜撑场面。江湖,早就被包装成了偶像剧。
这次拼盘剧,其实是国产武侠剧的一次大冒险。剧方想打破长篇套路,可惜,除了《东邪西毒》,其他单元还是老毛病。
金庸的江湖,本来是男人的悲欢,是大时代的无力感。现在成了古偶的背景板。
金庸曾经说过一句话,“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不喜欢。”当下的武侠剧,热闹有余,内核全无。唯一还原了江湖本味的,只有《东邪西毒》。至于其他单元,观众看过也就忘了。
八集一晃而过,江湖故事讲完了。《东邪西毒》用一出好戏,证明了只要还有人愿意守住那份本心,武侠就不会消失。
只要有人记得这份江湖气,金庸就还没走远。至于剩下的那些“很好很好的”,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反正江湖还在,热血未冷。这,就是金庸精神。
参考信息:
《金庸武侠世界·华山论剑》电视剧
来源:Hi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