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秀英拎着菜篮子从肉摊前经过,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隔壁摊位挑选青菜。
晨曦微露,清河小区的菜市场里已经热闹起来。
徐秀英拎着菜篮子从肉摊前经过,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隔壁摊位挑选青菜。
那是刘建平,她的老邻居,也是半个月前那场闹剧的主角。
"这样折腾命都没了。"他当时苍白着脸说道,手里还攥着半张撕碎的合同。
而她的回应至今还在小区里传为笑谈:"看你那怂样。"
如今再见面,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随即各自别开。
徐秀英加快脚步走向豆腐摊,心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那个看似简单的搭伙生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01
徐秀英今年六十八岁,老伴去世三年了。
儿子在外地工作,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偌大的房子里只剩她一个人,连说话的人都没有。
邻居刘建平的情况和她差不多,老伴走得更早,五年了,儿女也都在外地安家。
两人住在同一栋楼,她住三楼,他住二楼,平时在楼道里遇见也就点点头打个招呼。
直到那个雨夜,一切都改变了。
那天晚上,徐秀英正在看电视,突然听到楼下传来重重的摔倒声,接着是痛苦的呻吟。
她急忙下楼查看,发现刘建平倒在二楼楼道里,脸色煞白,额头冒着冷汗。
"怎么了?"她蹲下身子询问。
"胃疼得厉害,可能是胃病犯了。"刘建平艰难地说道,"我想去医院,可是......"
他想说的是,一个人去医院太孤单了,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徐秀英看在眼里,心里涌起一阵同情。
她二话不说,扶着刘建平下楼,打车送他到医院。
在医院里陪了整整一夜,直到医生确诊只是胃炎发作,开了药让回家静养,她才松了口气。
"谢谢你,真的太谢谢了。"刘建平握着她的手,眼中含着泪花。
"都是邻居,应该的。"徐秀英拍拍他的肩膀,"以后有什么事就喊我,别一个人硬扛着。"
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近了许多。
刘建平偶尔会敲门送点他做的菜过来,徐秀英也会在买菜时多买一份,给他送去。
渐渐地,两人开始一起买菜,一起做饭,有时候还会坐在小区的花园里聊天。
小区里的邻居们看在眼里,议论纷纷。
"你看那两个老的,整天黏在一起,不知道在搞什么。"
"这个年纪了还搞暧昧,真是不害臊。"
"说不定很快就要办酒席了呢。"
这些闲言碎语传到徐秀英耳朵里,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她找到刘建平,开门见山地说:"我们这样下去不行,邻居们说三道四的,影响不好。"
刘建平点点头,脸上也露出为难的表情。
"要不然我们搭个伙吧。"他突然说道,"就是一起做饭吃饭,AA制,这样既能解决吃饭问题,又能有个伴,也堵住那些闲话。"
徐秀英想了想,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两个人年纪大了,一个人做饭确实麻烦,而且量也不好掌握,经常剩菜剩饭的。
如果搭伙的话,不仅能节省开支,还能有个说话的伴。
"那就试试看吧。"她同意了。
02
搭伙的想法提出后,两人都觉得需要先定个规矩。
刘建平拿出纸笔,认真地记录着他们商量的内容。
"首先是钱的问题,"他一边写一边说,"买菜做饭的钱我们各出一半,每个月月底结算一次。"
徐秀英点头同意:"这个公平。那做饭呢?"
"轮流做,一人做一天,或者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做。"
"我觉得一起做比较好,两个人在厨房里也有个伴。"
她想起老伴在世时,最喜欢的就是两人一起在厨房里忙活,你洗菜我切菜,你炒菜我盛饭,那种温馨的感觉让她至今怀念。
"那就这么定了。"刘建平继续写道,"还有,吃饭时间也要固定,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晚上六点。"
"地点呢?"
"就在我家吧,我家厨房大一点。"
徐秀英想了想,提出了一个建议:"要不然这样,做饭在你家,但是餐具什么的我们各自用各自的,吃完了各自洗各自的。"
刘建平看了她一眼,明白她的顾虑。
毕竟不是一家人,太亲密了容易引起误会。
"好,就这么办。"
接下来,他们又商量了其他细节,比如买菜由谁负责,如果有一方要外出吃饭该怎么办,如果有客人来了怎么安排等等。
事无巨细,都写得清清楚楚。
最后,刘建平把写好的协议递给徐秀英看。
她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在上面签了名。
刘建平也签了名,然后把协议一式两份,各自保留一份。
"那就从明天开始吧。"他说。
"好。"徐秀英站起身来,"我先回去了,明天早上七点我们一起去买菜。"
"行,到时候我敲门叫你。"
第二天一早,刘建平准时敲响了徐秀英的门。
两人一起下楼,走向菜市场。
晨光熹微,小区里还很安静,只有几个晨练的老人在花园里做操。
"你喜欢吃什么?"刘建平问道。
"我不挑食,什么都能吃。你呢?"
"我也不挑,就是不能吃太辣的,胃受不了。"
"那好办,我们就买些清淡的菜。"
到了菜市场,两人开始精心挑选。
青菜要挑嫩的,肉要挑新鲜的,鱼要挑活蹦乱跳的。
徐秀英发现刘建平买菜很仔细,每样东西都要仔细检查,讨价还价也很有一套。
"你还挺会过日子的。"她忍不住夸奖道。
刘建平有些不好意思:"一个人生活惯了,什么都得精打细算。"
买完菜回到家,两人开始准备早餐。
刘建平负责熬粥,徐秀英负责拌咸菜,配合得还挺默契。
早餐很简单,白粥配咸菜,再加个水煮蛋。
两人坐在餐桌两端,默默地吃着,偶尔交流几句。
"粥熬得不错。"徐秀英说。
"咸菜也拌得好,没想到你手艺这么好。"
这顿简单的早餐,让两个孤独的老人心里都暖暖的。
03
搭伙生活的前几天,两人都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
刘建平总是很客气,做什么事都要征求徐秀英的意见,生怕冒犯了她。
徐秀英也很拘谨,说话做事都很注意分寸,不敢太随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生疏感渐渐消失了。
两人发现彼此的生活习惯很相似,都喜欢清淡的饮食,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都爱看新闻联播。
做饭的时候,他们开始有了更多的交流。
"这个菜要不要放点糖?"
"我觉得放一点点就行,太甜了不好。"
"那就放一小勺。"
"你刀功不错啊,丝切得这么均匀。"
"以前经常下厨,练出来的。你老伴在世的时候,也是你做饭吗?"
徐秀英的动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她身体不好,后来几年基本上都是我做。你呢?"
刘建平叹了口气:"我老伴是个要强的人,什么都不让我插手,说男人就应该在外面打拼,家务事不用管。现在想想,其实挺后悔的,应该多陪陪她的。"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过去的事就别想了,"徐秀英率先打破沉默,"人总要向前看的。"
"是啊,向前看。"刘建平点点头,"有你陪着,我觉得日子过得有意思多了。"
这话说得徐秀英心里一暖,但她没有接话,只是低头继续切菜。
晚饭时,两人坐在餐桌两端,一边吃饭一边看新闻。
电视里正在播报当天的新闻,主持人的声音在房间里回响。
"今天股市又跌了。"刘建平看着电视说道。
"你还炒股啊?"徐秀英有些惊讶。
"炒了这么多年了,现在基本上不怎么操作了,就买一些稳健的基金。"
"我不懂这些,钱都放在银行里吃利息。"
"银行利息太低了,跟不上通胀。要不我教你买点基金?"
徐秀英摇摇头:"算了,我这个年纪了,还是求稳比较好。"
"也是。"
吃完饭,两人各自洗了自己的餐具,然后一起收拾桌子。
这已经成了他们的默契,虽然协议上写着各自洗各自的,但收拾公共区域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两人合作。
"明天周末,你有什么安排吗?"刘建平问道。
"没什么特别的安排,可能去公园转转。你呢?"
"我也想去公园走走,要不我们一起去?"
徐秀英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同意了。
"好啊,一起去。"
第二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两人一起去了附近的公园。
公园里有很多老年人在锻炼,有的在打太极,有的在跳广场舞,还有的在下象棋。
"你会下象棋吗?"刘建平指着不远处的象棋摊问道。
"会一点,不太厉害。你呢?"
"我也会一点,要不我们也来一盘?"
两人找了个空的石桌坐下,开始下象棋。
徐秀英的棋艺确实不太好,走了几步就陷入了劣势。
刘建平看出来了,故意放慢节奏,还时不时地给她一些提示。
"你这个车可以这样走。"
"哦,对对对,我怎么没想到。"
最后,徐秀英居然赢了一盘,高兴得像个孩子。
"你肯定是让着我的。"她笑着说道。
"哪有,你这盘下得很好。"刘建平也笑了。
两人在公园里待了一整个上午,直到肚子饿了才回家做饭。
这一天,他们都觉得过得特别充实和快乐。
04
搭伙生活进入第二周,两人之间的默契越来越好。
早上一起去买菜,上午各自在家做自己的事,中午一起做饭吃饭,下午有时候一起看电视聊天,有时候各自休息,晚上再一起做晚饭。
这样的生活节奏让两个孤独的老人都感到很满足。
但是,小区里的闲话却越来越多了。
"你看他们两个,整天形影不离的,肯定有问题。"
"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搞什么暧昧,不嫌害臊。"
"我看他们就是想搭伙过日子,省钱呗。"
"搭伙过日子?那不就是同居吗?"
这些议论声时不时地传到徐秀英的耳朵里,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有一天,她在楼下遇到了同楼的邻居王大妈。
王大妈平时就喜欢打听别人的事,这次看到徐秀英,立刻凑了过来。
"秀英啊,我听说你和楼下的刘大爷搭伙了?"
徐秀英点点头:"是的,一起吃饭,互相有个照应。"
"哎呀,你们这样不好吧,"王大妈一脸关切的样子,"毕竟不是一家人,让人看了容易误会。"
"有什么误会的?就是一起吃个饭而已。"
"话是这么说,可是别人不这么想啊。我听说小区里都在传你们要结婚了呢。"
徐秀英的脸一下子红了:"胡说八道,我们就是搭个伙,哪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我也是好心提醒你,"王大妈看到徐秀英生气了,连忙解释,"你一个女人家,名声还是要紧的。"
说完,王大妈就走了,留下徐秀英一个人站在那里,心里五味杂陈。
晚上吃饭的时候,徐秀英心不在焉的,话也比平时少。
刘建平注意到了她的异常,关切地问道:"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徐秀英摇摇头:"没什么,就是有点累。"
"那早点休息吧。"
吃完饭,徐秀英匆匆洗了餐具就回到自己家里。
她坐在沙发上,想着王大妈的话,心里越想越难受。
她和刘建平确实只是搭伙,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但是在别人眼里,两个老年人天天在一起,难免会产生误会。
这样下去,对双方都不好。
第二天早上,刘建平照常来敲门,准备一起去买菜。
但是徐秀英却说:"今天我不去了,你自己去吧。"
"为什么?是身体不舒服吗?"
"没有,就是不想去。"
刘建平看着她的表情,感觉事情不对劲,但也不好多问,只能自己去买菜。
中午的时候,他做好饭敲徐秀英的门,但是没人应。
他等了一会儿,再敲,还是没人应。
最后他只能自己一个人吃饭。
晚上也是如此。
连续三天,徐秀英都没有出现,刘建平心里着急了。
他担心徐秀英是不是生病了,于是跑到她家门口大声询问:"秀英,你没事吧?"
"我没事,你不用管我。"徐秀英在屋里回答,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
"那你为什么不出来吃饭?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徐秀英的声音:"没有,你没做错什么。我就是觉得...我们这样不太合适。"
"哪里不合适?"
"别人会说闲话的。"
刘建平听了,心里一阵失落。
他知道小区里有人在议论他们,但他没想到徐秀英会这么在意。
"你不用理会那些闲话,我们问心无愧就行了。"
"可是我在意。"徐秀英的声音更小了,"我是个女人,总得顾及一下名声。"
刘建平站在门外,心里五味杂陈。
他理解徐秀英的顾虑,但同时也感到很失望。
这半个月的搭伙生活,是他老伴去世后最快乐的时光,他真的不想失去。
05
刘建平在徐秀英门外站了很久,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回到了自己家。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彻底断了联系。
刘建平一个人买菜,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房子里重新变得死气沉沉。
他时常想起和徐秀英一起的日子,那种温馨的感觉让他无法忘怀。
有时候做菜的时候,他会习惯性地多做一份,然后才想起徐秀英已经不在了。
有时候看新闻的时候,他会想和徐秀英讨论一下,转过头才发现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
这种落差让他心里很难受。
徐秀英也不好过。
虽然她主动断了联系,但心里其实很舍不得那段时光。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会想起刘建平熬的粥,想起他切菜时认真的样子,想起两人一起看新闻时偶尔的争论。
有好几次,她都想去敲刘建平的门,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她告诉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快乐而不顾名声。
但是,内心深处的孤独却越来越强烈。
一天晚上,徐秀英正在看电视,突然听到楼下传来救护车的声音。
她趴在窗户上往下看,发现救护车停在楼下,几个医护人员正在往楼上跑。
她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因为救护车停的位置正好在二楼刘建平家的楼下。
她急忙穿上外套跑下楼,发现医护人员正在刘建平家里忙活。
"怎么回事?"她焦急地问道。
"老人家胃病犯了,疼得厉害,需要马上送医院。"一个医护人员回答道。
徐秀英的心一下子揪起来了,她想起上次刘建平胃病发作的情景,那种痛苦让她至今难忘。
"我跟你们一起去医院。"她毫不犹豫地说道。
"您是他什么人?"医护人员问道。
"我是他的...邻居。"
在医院里,徐秀英一直陪在刘建平身边。
他脸色苍白,额头冒着冷汗,显然疼得很厉害。
"对不起,"他虚弱地说道,"又让你跑一趟医院。"
"别说这些没用的,"徐秀英握着他的手,"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病治好。"
医生检查后说,这次比上次严重一些,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徐秀英二话不说,办理了住院手续,还垫付了医药费。
"你这是干什么?我们不是已经..."刘建平想说他们不是已经断了联系了吗,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些,"徐秀英瞪了他一眼,"好好养病,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在医院的这几天里,徐秀英每天都来陪护。
她给刘建平买饭,陪他聊天,帮他联系儿女。
刘建平的儿子从外地赶来了,对徐秀英感激不尽。
"阿姨,真是太谢谢您了,要不是您,我爸爸这次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都是邻居,应该的。"徐秀英淡淡地说道。
但是刘建平知道,她做的远远超出了邻居的义务。
出院那天,刘建平坚持要请徐秀英吃饭,作为感谢。
"不用了,你身体还没完全好,回家好好休息吧。"徐秀英拒绝了。
"那我们的搭伙..."刘建平试探性地问道。
徐秀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以后再说吧。"
这句话给了刘建平一些希望,但同时也让他更加不安。
他不知道徐秀英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还在顾虑那些闲话,还是真的不想继续了。
06
刘建平出院回家后,身体还很虚弱,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医生嘱咐他要清淡饮食,按时服药,不能劳累。
一个人在家的他,连做饭都觉得困难。
有时候煮个粥,还没煮好就累得不行,只能坐在椅子上休息。
徐秀英虽然嘴上说着以后再说,但心里还是很担心刘建平的身体状况。
她时不时地会听听楼下的动静,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
有一天中午,她发现楼下很安静,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心里不禁担心起来。
她想下去看看,但又怕刘建平以为她是来复合搭伙的,会很尴尬。
纠结了半天,她还是决定下去看看。
敲了半天门,刘建平才虚弱地开门。
他脸色苍白,明显消瘦了许多,看起来状态很不好。
"你怎么样?"徐秀英关切地问道。
"还行,就是胃口不太好,吃不下什么东西。"刘建平勉强笑了笑。
徐秀英看了看他家里,发现厨房里很乱,餐桌上放着几个方便面的包装袋。
"你就吃这些?"她皱着眉头问道。
"做饭太累了,就随便吃点。"
徐秀英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知道刘建平现在的身体状况根本不适合吃方便面,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帮他。
"你等着,我给你做点粥。"她最终还是忍不住说道。
"不用了,真的不用,我自己能行。"刘建平连忙拒绝。
"别废话,你现在这个样子还逞什么能?"徐秀英已经走向厨房,"我就给你做一顿,不算搭伙。"
她淘了米,加了水,开始熬粥。
在等粥熬好的过程中,她还把厨房收拾了一遍,把那些方便面袋子都扔了。
"你真的不用这样,"刘建平坐在客厅里,看着忙碌的徐秀英,心里既感激又愧疚,"我知道你有顾虑......"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徐秀英头也不抬地说道,"等你身体好了,我们再谈别的。"
粥熬好了,徐秀英还煮了两个鸡蛋,拌了点咸菜。
"趁热吃,对胃好。"她把粥端到刘建平面前。
刘建平喝着热腾腾的白粥,心里暖暖的。
这半个月来,他第一次感觉到家的温暖。
"真香,"他由衷地说道,"还是你做的粥好喝。"
徐秀英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看着他吃。
吃完饭,她洗了碗,又帮刘建平整理了一下房间,然后准备离开。
"谢谢你。"刘建平站在门口说道。
"不用谢,"徐秀英停住脚步,背对着他说道,"你好好养身体,有什么需要就敲墙,我能听到。"
说完,她头也不回地上楼了。
从那以后,徐秀英每天都会下来给刘建平做一顿饭。
她没有说要恢复搭伙,也没有提那些闲话的事,只是默默地照顾着这个生病的老邻居。
刘建平也没有再提搭伙的事,他知道徐秀英心里还有顾虑,不想给她压力。
但是,两人心里都很清楚,他们已经离不开彼此了。
那些世俗的眼光和闲言碎语,在真正的关怀和温暖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一周后,刘建平的身体基本恢复了。
他主动提出要自己做饭,不想再麻烦徐秀英。
"你确定能行吗?"徐秀英有些不放心。
"能行,医生说我可以正常生活了。"
当天晚上,徐秀英没有下楼做饭。
她在家里坐立不安,时不时地听听楼下的动静。
晚上八点的时候,她听到楼下传来敲墙的声音,心里一紧,急忙跑下楼。
07
徐秀英冲下楼敲门,刘建平很快开了门。
他面色红润,精神看起来不错,这让她松了一口气。
"怎么了?我听到你敲墙。"她问道。
"我没敲墙啊。"刘建平一脸疑惑,"可能是楼上装修的声音吧。"
徐秀英愣了一下,仔细回想刚才听到的声音,确实有可能是楼上传来的。
她有些尴尬,正要道歉离开,刘建平却说:"既然你下来了,要不要尝尝我今天做的菜?"
"不用了,你自己吃吧。"
"就尝一口,我想知道味道怎么样。"
徐秀英犹豫了一下,还是进了屋。
餐桌上摆着两个菜,一个是清炒小白菜,一个是蒸蛋羹,还有一碗米饭。
"你做了这么多?"
"习惯了,总是按两个人的量做。"刘建平有些不好意思,"你要是不吃,我又得剩菜了。"
徐秀英看着那熟悉的餐桌布置,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她坐下来,尝了一口蒸蛋羹。
"味道不错,嫩滑爽口。"她点评道。
"真的吗?我还怕做老了。"刘建平高兴地说,"自从和你搭伙后,我的厨艺进步了不少。"
提到搭伙,两人都沉默了。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尴尬。
"其实,"刘建平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徐秀英,"这半个月我想了很多。"
徐秀英没有接话,只是低头继续吃饭。
"我知道你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我觉得我们问心无愧,为什么要在乎那些闲言碎语?"
"你是男人,当然不在乎,"徐秀英终于开口了,"可我不一样,我是女人,在这个年纪了还被人说三道四,心里不舒服。"
"那如果我们结婚呢?"刘建平突然说道。
这句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愣住了,显然这是脱口而出的,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徐秀英更是震惊,筷子差点掉在地上。
"你说什么?"
"我说...我说如果我们结婚,就没人会说闲话了。"刘建平的脸红了,"当然,我不是逼你,就是随便说说。"
徐秀英的心跳得很快,她没想到刘建平会说出这样的话。
结婚?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老伴去世后,她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一个人过下去了,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向她求婚。
"我们...我们认识的时间还不长。"她结结巴巴地说道。
"是的,时间是不长,但我觉得我们很合适。"刘建平也冷静下来,开始认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年纪都不小了,没必要像年轻人那样谈恋爱。我们需要的是陪伴,是有一个人能够相互照顾。"
徐秀英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她不得不承认,刘建平说得有道理。
在这个年纪,感情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是能否和谐相处,能否相互扶持。
而这半个月的搭伙生活已经证明,他们在这方面是很合适的。
"可是...可是我们的儿女会怎么想?"她找了个借口。
"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只要我们过得好,他们应该会祝福我们的。"
"我需要时间考虑。"徐秀英站起身来,"今天太突然了,我有点接受不了。"
"好的,你慢慢考虑,不着急。"刘建平也站了起来,"不管你的决定是什么,我都尊重。"
徐秀英匆匆离开了刘建平家,回到自己家里。
她坐在沙发上,脑海里反复回想着刚才的对话。
结婚?这个词在她心里反复出现,让她既兴奋又恐惧。
兴奋的是,如果真的结婚了,她就不用再一个人孤独地生活了,有人陪伴,有人照顾,还不用担心别人的闲话。
恐惧的是,她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爱刘建平,也不确定这样的结合是否合适。
一夜无眠,徐秀英想了很多很多。
她想起了和老伴的生活,想起了这半个月和刘建平的相处,也想起了一个人生活的孤独。
第二天早上,她下楼买菜的时候,在楼梯间遇到了刘建平。
两人都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
"早上好。"刘建平先开口打招呼。
"早上好。"徐秀英回应道,然后加快脚步下楼。
但是在买菜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还是习惯性地按两个人的量买,买完才意识到现在只有她一个人。
08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都刻意避开对方。
刘建平后悔自己太冒失了,不应该那么突然地提出结婚的事。
他担心自己吓到了徐秀英,更担心连朋友都做不了了。
徐秀英也在纠结,她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在乎刘建平。
这几天没有和他一起吃饭,她总是食不知味,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有一天下午,徐秀英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争吵声。
她趴在窗户上往下看,发现是刘建平和一个中年男人在争吵。
那个男人她认识,是刘建平的儿子刘强。
"爸,你怎么能这样糊涂?"刘强的声音很大,整个小区都能听到,"妈妈才去世五年,你就要找后老伴了?"
"我没有糊涂,我很清醒。"刘建平的声音相对平静一些,但也能听出他的愤怒,"我一个人生活了这么多年,难道不能找个伴吗?"
"可是你们认识才多长时间?万一她是冲着你的钱来的怎么办?"
"你胡说什么?秀英不是那样的人。"
"你了解她什么?她有多少钱?她儿女什么情况?她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你什么都不知道,就要和她结婚?"
"我知道她人好,这就够了。"
"爸,你真是被她迷昏头了。我告诉你,这个婚你不能结,我不同意。"
"我的事不需要你同意。"刘建平的声音提高了,"我已经六十八岁了,难道还要听你的安排?"
"我这是为了你好,现在这种骗婚的老太太太多了,专门找你们这种有钱的老头下手。"
"够了!"刘建平彻底怒了,"你给我滚,以后不要来了。"
"爸,你......"
"滚!"
徐秀英在楼上听得清清楚楚,心里五味杂陈。
她没想到刘建平竟然为了她和儿子吵架,更没想到刘强会这样看她。
骗婚?冲着钱去的?这些话深深刺痛了她的心。
她是有自己的积蓄的,虽然不多,但也够她一个人生活了。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占刘建平的便宜,相反,在医院的那几天,她还垫付了不少医药费。
但是她也理解刘强的担心,毕竟现在确实有很多老年人因为感情问题被骗。
作为儿子,担心父亲是正常的。
只是这样一来,她和刘建平的事情就更复杂了。
即使她同意结婚,刘强肯定也会从中作梗,到时候家庭不和,大家都不会开心。
想到这里,徐秀英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晚上,她主动下楼敲响了刘建平的门。
刘建平开门看到她,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秀英,你......"
"我听到你们下午的争吵了。"徐秀英直接说道,"我想我们还是不要结婚了。"
刘建平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为什么?是因为我儿子的话吗?你不要理他,他就是那个脾气......"
"不是因为他,"徐秀英摇摇头,"是我自己想清楚了,我们确实不太合适。"
"哪里不合适?我觉得我们很合适啊。"
"我们年纪都不小了,各自都有儿女,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如果真的结婚,会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不如现在这样简单。"
刘建平看着她,眼中满是失望。
"那我们连搭伙都不能继续了吗?"
徐秀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是的,我觉得我们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
"为什么?"刘建平的声音有些颤抖,"你明明也舍不得,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我不想让你因为我和儿子闹翻,也不想让自己陷入这种复杂的关系中。我们都是有儿女的人,应该为他们考虑。"
说完这句话,徐秀英转身就走,没有给刘建平再说话的机会。
刘建平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心如刀割。
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更没想到徐秀英会这么绝情。
从那天开始,两人彻底断了联系。
刘建平每天一个人买菜做饭,房子里重新变得冷冷清清。
他时常后悔,如果当初不提结婚的事,是不是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如果他没有和儿子争吵,是不是徐秀英就不会离开?
但是世界上没有如果,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
09
一个月后,小区里传出了新的消息。
刘建平要搬走了。
他把房子卖了,准备去外地和儿子一起生活。
这个消息传到徐秀英耳朵里时,她正在厨房做饭。
手中的锅铲"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她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她没想到刘建平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更没想到自己听到这个消息时会如此难过。
当天下午,她看到搬家公司的车停在楼下,工人们在忙着搬东西。
她趴在窗户后面偷偷观察,看到刘建平站在楼下指挥着工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她很想下去和他说几句话,但最终还是没有勇气。
晚上,搬家完成了,刘建平拖着行李箱走出小区大门。
徐秀英看着他的背影,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爱上了这个老实善良的男人。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已经走了,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徐秀英过得很不开心。
她时常想起和刘建平一起的时光,想起他熬的粥,想起他认真切菜的样子,想起他在公园里故意让她赢棋时的笑容。
这些美好的回忆现在都变成了痛苦的折磨。
她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也许她应该坚持和刘建平在一起,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儿女怎么反对。
但是后悔已经没有用了,刘建平已经离开了这个城市,去了千里之外的地方。
她连他的联系方式都没有,想找他都找不到。
三个月后的一天,徐秀英去菜市场买菜,突然听到有人在叫她的名字。
她回头一看,是刘建平的儿子刘强。
"阿姨,你好。"刘强走过来,脸上带着愧疚的表情,"我想和您聊聊。"
"有什么好聊的?"徐秀英冷冷地说道,"你爸爸不是已经搬走了吗?"
"就是因为这个事,我想和您道歉。"刘强诚恳地说道,"我之前说了一些过分的话,伤害了您,我很抱歉。"
徐秀英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
"我爸爸搬到我那里后,整天闷闷不乐的,什么都不愿意做,就像丢了魂一样。"刘强继续说道,"我这才意识到,您对他有多重要。"
"那又怎样?事情已经这样了。"
"不,还有挽回的机会,"刘强急切地说道,"我爸爸下个月要回来一趟,处理一些手续上的事情。如果您愿意见他的话......"
徐秀英的心跳加速了,但表面上还是很平静。
"我为什么要见他?"
"因为你们相爱,"刘强说出了徐秀英不敢承认的事实,"我看得出来,您也很想念我爸爸。"
徐秀英的眼眶湿润了,但还是摇头:"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不晚,只要你们还活着,就不晚,"刘强恳求道,"阿姨,我爸爸这辈子不容易,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让他开心的人,请您给他一个机会,也给您自己一个机会。"
说完,刘强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刘建平回来的时间和地点。
"如果您想见他,就去那里等他。如果您不去,我们也不会再打扰您了。"
刘强走后,徐秀英拿着那张纸条,心情复杂极了。
她想见刘建平,想得要命,但同时又害怕见面后的尴尬。
毕竟是她主动断绝联系的,现在再去找他,会不会太没面子?
而且,即使见面了,又能怎样呢?
该解决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他们还是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但是,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告诉她:去见他,不管结果如何,至少不要留下遗憾。
在纠结了整整一个月后,徐秀英终于做出了决定。
她要去见刘建平,要把心里话说出来。
约定的那天,徐秀英早早地来到了见面地点——小区门口的咖啡厅。
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紧张地等待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的心跳得越来越快。
终于,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刘建平拖着行李箱走向咖啡厅,脸上带着忐忑不安的表情。
当他推开咖啡厅的门,看到坐在窗边的徐秀英时,脸上瞬间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秀英,你来了。"他走过来,声音有些颤抖。
"是的,我来了。"徐秀英站起身来,看着这个消瘦了许多的男人,心疼得要命。
两人面对面坐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还是刘建平先开口:"对不起,是我太冒失了,不应该突然提结婚的事。"
"不,是我不好,"徐秀英摇摇头,"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伤害了你。"
"那我们......"
"我想清楚了,"徐秀英打断了他的话,"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也不在乎儿女怎么想,我只知道我离不开你。"
刘建平听了,眼中瞬间涌出了泪水。
"秀英,你真的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愿意,只要你不嫌弃我这个固执的老太婆。"
"怎么会嫌弃?我做梦都想和你重新开始。"
两人握住了彼此的手,眼中都含着幸福的泪水。
外面夕阳西下,橙色的光芒透过玻璃窗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美好。
"那我们...还搭伙吗?"刘建平小心翼翼地问道。
徐秀英笑了,笑得像个少女:"搭伙,当然要搭伙,这次我们要搭一辈子的伙。"
从此以后,小区里再也没有人说他们的闲话了。
因为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两个老人是真心相爱的,他们的幸福是那么真实,那么动人。
而那句"看你那怂样",也从嘲笑变成了爱的昵称,成为了他们之间最甜蜜的回忆。
来源:过期的誓言25351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