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传薪,赓续文脉——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12:44 3

摘要:80年前的今天,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31年底的南京

传出“北大!北大!一切不怕”的呐喊

这来自身陷囹圄的学生们

为促使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北大学生组织起南下示威团

用实际行动投身到救亡图存运动中

虽遭到逮捕,仍坚定不移

汇聚成争取民族解放与独立的磅礴浪潮

80年前的今天,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烽火四起的岁月中,北京大学师生担当起时代重任。走向斗争前线、捍卫独立自由,坚守民族脊梁、赓续文化薪火。此刻,让我们一同走入这段峥嵘时光,感悟北大人与中华民族命运的交融共生。

△“烽火传薪——抗日战争时期的北京大学”专题展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

这是对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千万英灵与人民的铭记与缅怀。而抗日战争时期的北京大学,与无数北大人的身影,亦在其中书写下沉甸甸的一页。

01

许身为国,青衿践志

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

在民族前途阴云密布之际

北京大学师生挺身而出

在抗日救亡团体、报纸刊物、街头前线

呐喊发声、广泛宣传、投身抗争运动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经紧急会议通过

北大学生会抗日运动委员会、

教职员对日委员会等相继成立

为师生抗争运动提供思想指引与支持

学子们以请愿、军训、宣言等方式

积极有力地推动抗战工作、表达斗争愿望

1931年11月30日

全体同学大会决议组织南下示威团

赴南京向国民政府游行示威

部分同学被军警逮捕、身陷囹圄

在狱中,他们仍然坚持呐喊

“北大!北大!一切不怕”

△北京大学南下示威团袖标

△《北京大学示威运动专刊》

1932年至1933年

“北大慰劳上海抗日将士募捐团”

北大学生抗日救国会等陆续成立

从校内到校外、从北平到全国

各类爱国抗日团体中都有北大师生的身影

△北京大学复北平市教育局函

斗争的同时亦有打压与破坏

1932年以来

北京大学的党组织力量严重受挫

直至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

北大党团支部于11月重新建立

12月9日,为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在校党团组织动员下

游行示威队伍经过红楼时

北大同学立刻加入其中

共同呼喊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等口号

△北平市各界抗日救国会致北京大学函

“一二·一六”事件后

北大学生继续举行罢课

并发表《北大继续罢课宣言》

坚决反对实行华北自治

“不达目的、誓不复课”

北大学生会与其他各高校成立的

“南下扩大宣传团”第一团

以及进而成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

(后改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更加坚定了团结抗日的决心

△《为反对“中日南京会议”告全国民众书》

自抗战初始

北大师生便投身于各项爱国救国运动

响应时代呼唤、团结广大群众

凝聚起北大乃至全国的抗日星火

△北大学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王复生烈士的家书

02

烽途南迁,星火燎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

北大学生自治会、北大全体教授

先后进行通电、发表宣言

要求团结抗日、坚定民族抗战决心

烽烟四起、战火蔓延

南移长沙、西迁昆明

1937年11月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

组建的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

△长沙临时大学入学证

三个月后,长沙情势危急

长沙临大再迁昆明,西南联大正式成立

期间,三校部分师生组成的

湘黔滇旅行团步行1300 多公里

历时68 天

于1938年4月28日抵达昆明

△西南联大

联大的办学条件相当艰苦

物质环境异常简陋

并屡屡遭受轰炸

以茅草为屋顶、以木箱作书架

“跑警报”亦成为每日固定“功课”

在此情形下

师生们却更专注于求学与治学

△西南联大校舍

△《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油印件

1939年中国共产党西南联大地下党支部成立

并组织建立“群社”学生团体

冬青文艺社、剧艺社、高声歌咏队、

学生自治会等学生组织相继成立

广泛、有效地进行抗日宣传

在此期间

大量联大学子亦选择了投笔从戎

前往战场、支援抗战

用行动争取独立、捍卫主权

△西南联合大学参军学生名单

03

载道以文,赓续文脉

奔走于抗战前线的同时

北大师生亦坚守于学术阵地

坚定学术救国、科研救国的信念

为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建设、学术振兴

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学术储备

1932年北京大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经过数年发展

各类学科的研究机构逐渐完善

新的图书馆、地质馆等也陆续建成

从地理、哲学、文学、史学

到物理、化学、考古学、生物学

从北平到云南,战火纷飞中

大量学术成果接续涌现

从江西庐山冰川作用遗迹的发现

“中国哲学会”与“中国风谣学会”的成立

明清史料、金石拓片的整理

△中国哲学会会员名录

到联大算学系、物理学系、生物系师生发表于国内外期刊的

众多论文与研究成果

地理气象学系的丰硕野外考察成果

以及大量重要学术著作的写作、出版

无不传承着学术精神、文化脉络

为各学科的长远发展与人才积累奠定基础

△西南联大师生步行考察大凉山记录

适逢抗战胜利80周年,为铭记、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了解、弘扬北京大学与北大人在这一时期的贡献与光荣传统,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校史馆、北京大学档案馆、北京大学会议中心特别策划“烽火传薪——抗日战争时期的北京大学”专题展览

展览共分为三部分:“勇立潮头,丹心践志”,“烽途南迁,薪火传续”,“学志弥坚,文脉不辍”。以时序为轴,以事件为注,通过此次展览,沉浸于真实而鲜活的人物与历史中,感悟北大人与民族命运的紧密相系。

展览地点:北京大学校史馆首层展厅

展览时间:2025年7月30日至9月10日

四万万人齐蹈厉

同心同德一戎衣

1931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

北大师生怀着高度的爱国热情

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斗争

前赴后继、勠力同心

与全国人民一起

构筑起牢不可破的民族统一战线

回眸历史,继往开来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

北大人将继续开拓创新、勇立潮头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校史馆

文字 | 张一涵

图片 | 叶宇博、王子谦

排版 |史童月

责编 | 王嗖嗖

来源:北京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