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动机热效率逼近50% 马自达说差距还大 日产丰田却在偷偷合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4 23:28 2

摘要:最近有个日本媒体发文章说中国车企发动机技术又进步了,热效率快到50%了。他们采访了好几家日本车企,结果发现大家看法都不一样。马自达说虽然中国技术确实有提升,但咱们还在另一条路上;日产说能追上没问题;丰田直接找中国公司合作造车了;本田倒是有点儿担心中国市场。

最近有个日本媒体发文章说中国车企发动机技术又进步了,热效率快到50%了。他们采访了好几家日本车企,结果发现大家看法都不一样。马自达说虽然中国技术确实有提升,但咱们还在另一条路上;日产说能追上没问题;丰田直接找中国公司合作造车了;本田倒是有点儿担心中国市场。

马自达社长毛笼胜弘说中国现在都是靠混动系统提高热效率,发动机只在特定情况下表现好。马自达正在研发的新发动机叫SKYACTIV-Z,目标是在各种工况下都保持高热效率。他说如果按照全区域提升的标准,中国企业怕是还不行。不过他承认马自达正在开发的转子发动机,跟中国混动思路倒是有点像。

日产那边态度就很开放。他们的人觉得中国车企现在搞发动机特别认真,车展上展出的也越来越多。而且中国零部件厂发展太快了,本地化之后开发速度根本停不下来。日产做e-POWER的工程师还说,只要用EGR和稀薄燃烧技术,实现45%以上的热效率没问题,他们自己也在朝50%这个目标努力。

丰田的动作更直接。他们说现在中国车企技术确实上去了,特别是插电混动市场发展太猛。丰田已经在考虑用中国合资公司的发动机,打算专门为中国市场造车。最近开发部门的负责人还是中国人,说明丰田真想在中国市场扎根。跟比亚迪一起开发的bZ3和bZ5,就是学习了中国企业快节奏开发的经验。

本田这边倒是显得有点保守。他们承认中国PHEV卖得特别好,价格优势明显。本田计划和中国企业合作搞智能驾驶和电池技术。但是本田现在的PHEV都是基于油电混动平台改的,跟中国车企从电动车平台改的完全不一样。他们现在还在纠结未来到底该怎么走。

有些在华工作的日本人挺较真的。他们质疑中国车企公布的热效率数据是不是标准不同,怀疑是不是为了好看改了测试方法。他们说实验室数据看着漂亮,但实际开起来能不能保持那个效率还得看。比如说在极端路况下,中国发动机的可靠性可能不够。

有意思的是丰田现在变得特别"中国化"。不仅管理层开始用本地人,就连新车开发都完全围绕中国市场需求。以前总觉得丰田老套,看来是真的被中国车企整明白了。反观本田还在用老平台搞混动,可能要吃亏。

最近上海车展都能看出变化,混动车型占了快四成,比去年多出四成。这说明消费者真开始认这个技术了。中国零部件厂商已经形成产业链,长春西安那些地方搞出模块化生产,成本控制得特别狠。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那帮日本工程师的话。他们说某些中国品牌的热效率数据可能把一些极端情况排除了,所以数字看着好其实不真实。不过人家车卖得好,你说数据造假也没啥证据。

总之现在日系车企分成两派。一派像马自达还守着自己的技术路线,另一派像丰田日产已经开始跟中国车企深度合作了。至于本田嘛,现在还在想以后该走哪条路。

中国市场的节奏确实吓人,开发周期压缩到二十八个月。丰田这种老牌企业都得跟着变,说明中国车企确实带起节奏了。虽然日企嘴上挑刺,但实际操作还是得低头合作,这事听着挺有意思。

来源:小農剪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