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大升级!农村四大工程齐发力,这两拨人赶上了好时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4 12:10 2

摘要:记得当年“村村通”刚搞起来那会儿,能让村里通上电、看上电视、打个电话,那真是了不得的大事。二十年过去,这“五通”的基础算是扎扎实实打牢了。这不,2025年开年就传来消息,“村村通”要来一次“一夜升级”!这回可不是小打小闹,核心就俩词儿:路要更好走,网要更聪明!

记得当年“村村通”刚搞起来那会儿,能让村里通上电、看上电视、打个电话,那真是了不得的大事。二十年过去,这“五通”的基础算是扎扎实实打牢了。这不,2025年开年就传来消息,“村村通”要来一次“一夜升级”!这回可不是小打小闹,核心就俩词儿:路要更好走,网要更聪明!

“路网”升级是重头戏。 未来三年,要把剩下那些村组的小路都给硬化铺好(差不多5万公里呢),重点是把那些窄巴巴的路拓宽(争取让4米5宽以上的路占到六成以上),把看着就悬乎的危桥都给修结实(目标今年就清零),该装的护栏、该划的标线,一个都不能少。这才是真正让乡亲们出门安心、回家顺心。

“网路”的飞跃更让人期待。 千兆光纤和5G信号,这回要卯足了劲往更偏远的自然村里钻(今年目标是让八成以上的行政村都能畅快用上5G)。光有网还不行,还得会用。要建个叫“村村享”的综合平台,把政府办事、网上卖货、远程看病、孩子上学这些服务,一股脑儿都整合进去,让信息真正在村里跑起来。

物流这“最后一公里”也得打通。 计划到2027年,每个行政村都得有自己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这下子,“山货出村、好货下乡”的双向通道才算真正活络起来。运费贵这个老大难问题,这回动真格要给它降下去(目标是砍掉三成以上成本),乡亲们买卖东西,钱包也能松快不少。

光有“村村通”升级这条灵敏的“触角”还不够,乡村振兴这盘大棋,还得靠“四大工程”来强筋健骨、畅通血脉:

水利强基: 这可是农业的命脉。中型灌区的配套完善(今年投入就超500亿)、农村喝上更干净方便的自来水(普及率瞄准90%以上)、防洪排涝体系加固,目标就一个:旱了有水浇,涝了能排走,喝水保安全。道路畅通: 比“村村通”想得更远。要织一张“大路连小路,小路通产业”的密网,把产业园、旅游点、物流中心这些关键地方都串起来。看看山东那些“四好农村路”,直接让乡村旅游收入一年涨了15%,这路修得值!信息通信: 玩的是“天地一体”。天上卫星互联网,地上5G加光纤,编织一张覆盖乡村的数字大网。农业物联网、大数据这些新鲜玩意儿也得用起来,不能让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越拉越大。生态环境: 美丽乡村是根本。目标是垃圾有人收、有地儿处理(今年处理率要超90%),生活污水也得想办法治理(处理率奔着40%以上去),农业污染源头也得管住。环境好了,村子才真叫宜居宜业。

这么大阵仗的升级和建设,砸下去的都是真金白银,带来的机会更是实实在在。眼瞅着有两类人,正赶上这波红利,成了乡村里的“香饽饽”:

第一类:给乡村“强筋骨”的建设者和守护者。 谁啊?就是那些铺路架桥的师傅们、挖渠修坝的水利工人、爬电杆架基站的通信技术员、开着货车穿梭的物流配送员,还有那些负责日常维护保养的乡村管护员。为啥说他们吃香?因为这四大工程一上马,海量的活儿就来了,从开工到后期维护,需要大批手上有真功夫的技术工。别的不说,光是把农村公路养护好这一项,全国就需要稳稳当当超过一百万个岗位。项目一个接一个上,这些身怀绝技的师傅们,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第二类:用“数字”盘活乡村的服务者和弄潮儿。 这拨人就更“潮”了:开网店卖农货的、举着手机直播带货的、玩转智慧农业设备的、琢磨着怎么把乡村旅游搞火的、搭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创业者,还有那些带着新知识回乡的大学生(专攻数字应用)。他们为啥能火?关键就在于“信息通信工程”的升级!高速网络通了,“村村享”平台建了,乡村数字经济的闸门一下子就被冲开了。网上卖货成本低了,效率高了;地里庄稼用上高科技,管得更精准了;村里人预约个服务,手机点点就行。想想贵州那个县,5G一通,几个回乡的年轻人搞搞直播,当地特产销量“噌”地涨了3倍!所以说,懂网络、会吆喝、能玩转新工具的人,现在成了连接乡村宝藏和外面大市场的关键纽带。

要我说啊,这“村村通一夜升级”和四大工程,可不是一阵风。这是国家下决心要给乡村重新“塑形”,打通发展的“任督二脉”。它对乡村产业、生态、治理的影响,会像涟漪一样,一圈圈扩散开,越来越深。**对咱们个人来说,无论是投身到修桥铺路、守护家园的“强筋骨”队伍里,还是抓住机会,成为用数字“点石成金”的乡村服务者,都是搭上了政策东风的快车,赶上了分享振兴红利的好时候。** 想想看,当一条条更宽更智能的路延伸到山坳坳里,当信息流、物流像新鲜血液一样涌进村庄,乡村的面貌在变,个人的机遇也在脚下这片热土上,实实在在地生长出来。这盘棋,才刚刚开始落子呢!

来源:谈三农之凡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