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析,为什么虐待动物的普遍都是虐猫?猫招它们还是惹它们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3 22:42 2

摘要:清晨,垃圾桶旁传来微弱呜咽声,一只橘白相间的流浪猫被人用木棍抵住喉咙,施虐者手机镜头正对它抽搐的身体。三分钟后,这只曾蹭着路人裤脚讨食的小猫慢慢停止了呼吸。

清晨,垃圾桶旁传来微弱呜咽声,一只橘白相间的流浪猫被人用木棍抵住喉咙,施虐者手机镜头正对它抽搐的身体。三分钟后,这只曾蹭着路人裤脚讨食的小猫慢慢停止了呼吸。

虐猫行为这几年没少上热搜:前几天的某旅女猫咖虐猫,杰克辣条虐猫、复旦研究生虐杀流浪猫、17岁男生直播肢解猫......

数据显示,虐待动物案件中得有七八成受害者都是猫。流浪狗也不少,老鼠更招人烦,这些人咋就专挑猫下手呢?

猫这体型正对施虐者胃口

流浪猫一般就三四斤重,比狗好控制,又比老鼠能扑腾,施虐者要的就是这个劲儿。心理学研究说这帮人图的就是"看它挣扎又跑不了"的快感。

北京朝阳区一家宠物医院的记录显示,被虐待的猫能活下来的不到狗的一半,狗急眼了真咬人,猫被抓了只能叫唤,这叫声越惨他们越来劲。

更糟心的是流浪猫的生存现状,全国少说也得有五千万只流浪猫在小区里晃悠,比流浪狗离人更近。动保志愿者也说,流浪狗都是成群结队的,见人就躲,惹急眼了就咬。

猫都是单打独斗,饿极了还敢跟人走,这就让那些假好心真变态的钻了空子。有些虐猫的装得人模狗样,说要领养,门一关就原形毕露。

常州心理医生周大夫的诊室里,见过两类虐猫的:一类说着虐猫细节就兴奋得手抖,另一类嘟囔"它抓沙发就该死"。四年接诊记录看下来,主要就四种动机:找刺激、撒气、刷存在感、发泄怨气。

科学家发现个吓人的事儿,猫被虐待时的尖叫声能到85分贝,跟电钻似的。正常人听了心里难受,可施虐者的大脑就跟短路似的,不仅不同情反而觉得刺激。美国FBI研究过,将近一半的连环杀手年轻时都虐过猫。

黑色产业链太缺德

这帮“人”还在网上搞起了生意经,曾经有人暗访发现,想进虐猫群得先交"投名状",就是自己拍的虐猫视频。一百个G的虐猫视频卖四十块钱,什么电击、火烧都有,实在想不明白,它们为啥这么残忍。

有关部门曾经端过个窝点,查获上千部虐猫视频,虐猫者一个月能挣三万。更恶心的是模仿效应,现在还有不少虐猫者是未成年人。

一有虐猫新闻,评论区就刷屏"反社会变态"。但精神科专家说反社会人格得符合好多条件,光虐猫可不够诊断标准。复旦那个虐猫的研究生,心理评估显示他根本没精神病,就是拿猫撒气。

真正要警惕的是行为模式,偶尔冲动打猫和专门买猫来虐杀是两码事,要是发展到投毒、肢解,那就危险了。美国把虐待动物记录跟犯罪数据库挂钩,有些职业入职前都得查这个,这不是贴标签,而是防患于未然。

现在的《动物防疫法》只管卫生,流浪猫在法律上算"无主物"。虐猫的经常逍遥法外,南京有个大学生虐猫被曝光,学校就给个警告,转头换个账号继续干。现在处罚这些“人”最严重的也就是按损坏财物处理,还得是被虐的猫是名贵品种才行。

好在有些变化,某州大学、某京大学都明确不录取虐猫考生,公务员政审也开始看这个。但法律专家着急,道德约束代替不了法律,咱们急需《反虐待动物法》,相信很多人也和小编一样,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小猫的遭遇就像面照妖镜,照出人性最复杂的那面。有人因为自己受过伤就去伤害更弱小的,有人为了钱啥缺德事都干,还有更多人只是默默围观,这点就让人很心痛。

虐待动物就是践踏生命,在法律还没颁布的时候,每个人的觉醒都可能成为流浪猫的保护伞,有时候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得看看它怎么对待最弱小的生命,您说是这个理不?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