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8日,为期四天的“我是小小儿科医生”医学科普夏令营(第二期)圆满落下帷幕。30名7至12岁的小学员身着迷你白大褂,骄傲地佩戴着“主任医师”胸牌,完成了从医疗“小白”到“小专家”的华丽蜕变。
8月8日,为期四天的“我是小小儿科医生”医学科普夏令营(第二期)圆满落下帷幕。30名7至12岁的小学员身着迷你白大褂,骄傲地佩戴着“主任医师”胸牌,完成了从医疗“小白”到“小专家”的华丽蜕变。
趣味教学,把医学知识变成闯关游戏
本次夏令营创新采用“医师晋升制”,将四天的学习设计成趣味十足的晋级之路。8月5日开营当天,小学员们领取定制白大褂,在呼吸诊疗病区主任黄惠萍的见证下正式成为“见习医师”。随后,感染科、消化科、心血管科等科室专家轮番上阵,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解专业医学知识。
气球特工队,探揭秘氧气在体内的秘密行动路线
首日的呼吸系统探秘环节,医生们用动画PPT将复杂的肺部结构变成趣味故事,配合手足口病防治儿歌,让孩子们轻松掌握健康知识。最受欢迎的当属“迷你肺”手工课——孩子们在医护指导下,用纸杯当胸腔、吸管作气管、气球变肺泡,组装出会“呼吸”的肺模型。随着小手拉动杯底,彩色气球肺泡此起彼伏,教室里回荡着欢快的“呼—吸—”声。完成知识问答挑战后,30名小学员集体晋升成为“住院医师”,迈出成为"小医生"的第一步。
食物大冒险,从"小嘴巴"到"小屁屁"的奇妙旅程!
“原来肠道有这么长!”8月6日的消化系统专题课上,孩子们通过3D食物模型追踪了“一块饼干的旅程”,亲手拼装立体消化器官拼图时,不时发出惊叹。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小学员们还认真练习了六步洗手法,顺利通过考核晋升为“主治医师”。
创意实验,人体循环双系统探秘
8月7日的心血管专题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医生们将心脏比作“四居室小洋房”,用红蓝水管模拟血液循环系统。当孩子们轮流挤压水泵,看着"血液"在透明管道中奔涌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欢呼。随后制作的心脏和肾脏模型,更让抽象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当天结束,所有学员成功晋级"副主任医师"。
生命教育,急救技能从娃娃抓起
8月8日,急救培训日压轴登场,急诊科医生将海姆立克急救法简化为“剪刀、石头、布”三步口诀,心肺复苏教学则采用童趣化的“按压小星星”节奏指导。在模拟人实操环节,每位小学员都获得医护人员一对一指导,确保动作标准规范。结营考核后,孩子们骄傲地戴上了“主任医师”胸牌。
薪火相传,在童心中播撒医学梦想
结营仪式上,各科室主任为学员颁发结营证书。小学员们兴奋地展示着四天的学习成果:精心制作的器官模型、工整的医学笔记、标准的急救手法视频。家长李女士感动地说:“孩子回家就给我们科普六步洗手法,还要检查全家人的洗手动作。”
夏令营结营照片
黄惠萍表示:“通过角色扮演、动手实践等方式,我们让医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些穿白大褂的小小身影,或许就是未来的医学栋梁。”今后,我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公益科普活动,让更多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医学魅力。
图 文|朱家裕
来源:广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