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间地头有“特派员”,河岸边上开“诸葛会”,村道拓宽靠“众筹力”,村务账本在“云端”晒……大溪镇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随访听事、民主议事、多元理事、公开晒事、群众评事”的“五事”工作机制,正让乡村治理从“干部干、群众看”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合力奏响“共
闽南网8月12日讯(通讯员 赖颖欣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田间地头有“特派员”,河岸边上开“诸葛会”,村道拓宽靠“众筹力”,村务账本在“云端”晒……大溪镇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随访听事、民主议事、多元理事、公开晒事、群众评事”的“五事”工作机制,正让乡村治理从“干部干、群众看”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合力奏响“共治共享”的振兴新乐章。
随访听事:田坎上的“民情会诊”
8名带着“锦囊妙计”的机关“特派员”,一头扎进大溪镇的田间地头!他们可不是来走过场,而是带着“党务+业务”的双重任务,与村民同坐一条板凳,掏心窝子聊家常、解难题。哪家产业遇到瓶颈?哪个村子发展乏力?1470多次随访、780多户走访,串起的是最真实的“民声地图”。更妙的是,“强村带弱村”的跨村联建,让资源在“抱团”中活起来,田野里长出了“金点子”。
民主议事:河岸边的“诸葛会”
议事,就要议到点子上!大松、大芹、下村片区的村民代表们,围坐在方桌,你一言我一语,为的是让家园更美;豪林村幸福院里,老兵们褪去戎装不改本色,“忆军旅岁月·话乡村振兴”,12条“老兵锦囊”为乡村注入硬核智慧。最接地气的要数廖安村,为了解决养殖户张大姐们头疼的“猪粪难题”,村两委连开5场“舌战”,硬是议出了个“农户自治”的妙招——前端互相督促、中端村里统筹、后端成本说话,难题迎刃而解。村民说事,真正当家!
多元理事:乡贤汇智“众筹力”
村里的难事,光靠干部不够?大溪镇亮出“众筹”法宝!村两委牵头“领任务”,乡贤、志愿者、热心村民纷纷“入伙”。廖安村横路下小组一声吆喝,20多万元修路款迅速到位,窄道变通途;赤安村溪安组更是“啃”下了拓宽村道的征地硬骨头,40多万元集资款让惠及一方的道路梦想照进现实。硕卿村日升组的环境整治,雨污分离工程资金哪里来?党员带头,村小组长响应,在外贤达慷慨解囊,难题不再难!下村村的“清洁积分制”更是绝,扫帚一挥,积分到手,柴米油盐轻松兑,人人争当“清洁卫士”。
公开晒事:账本晒在“阳光下”
村务怎么干?花了多少钱?效果怎么样?大溪镇的答案就俩字:晒透!村头的公示栏贴得明明白白,手机里的党员群、村务群、监督群更是热闹非凡。图表、视频轮番上阵,项目计划、谁负责、干到哪一步了,一目了然。今年更时髦了,工程现场直接开直播,村民在家就能当“云监工”!光是小微权力监督群,今年就晒了1522项“账目”,被“围观”了25090多次。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更是信任的基石——村务上“云端”,账本“晒太阳”,群众心里亮堂堂。
群众评事:打分权交给“当家人”
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大溪镇把评议的“麦克风”直接交到村民代表手中。结合村干部考核,大家对着年初定下的“项目清单”,一项项“过堂”评议。这评议结果可不只是“听听意见”,直接关系到干部的“面子”(评优评先)和“票子”(绩效)。要是哪件事群众“不买账”?别急,立马“刨根问底”找原因,迅速整改,改完还得再向大家“交卷”。今年已对3个重点项目“开评”,闭环管理让服务效能节节高。
大溪镇打出“五事拳”,拳拳破解治理难题:干部从“唱独角戏”变“党群搭台”指挥,群众从“台下看客”成“戏中角色”,一套组合拳擂响共治战鼓,把乡村善治的密码夯实在田垄之间!
来源:醒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