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丨深化“金融+乡村”联动模式 筑牢金融信任基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18:59 4

摘要:针对村民听不懂金融术语的难题,工作队用方言将“征信”解释为“信用名声”,“理财”比喻成“钱生蛋”,复杂概念瞬间通俗化;同时将真实的金融案例进行本土化改编 ,用村民熟悉的“卖稻谷遇假钞”“冒充村干部收费”等案例编排情景剧,让村民沉浸式洞悉诈骗套路。工作队还将防骗

针对村民听不懂金融术语的难题,工作队用方言将“征信”解释为“信用名声”,“理财”比喻成“钱生蛋”,复杂概念瞬间通俗化;同时将真实的金融案例进行本土化改编 ,用村民熟悉的“卖稻谷遇假钞”“冒充村干部收费”等案例编排情景剧,让村民沉浸式洞悉诈骗套路。工作队还将防骗套路编写成顺口溜“陌生链,不乱点;验证码,不外传;高收益,是陷阱……”通过村广场舞队传唱普及。

为进一步增加金融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工作队白天在村里大集设立“金融知识大转盘”,设置趣味抽奖、有奖问答等互动环节,答对问题可抽生活用品,吸引众多村民参与。晚上播放《巨额来电》《反诈风暴》等反诈题材电影和警示教育片,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化宣传效果。这种“理论+案例”“讲解+互动”“白+黑”的宣传方式深度融入村民生活场景,赢得村民交口称赞。村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防骗反诈意识显著提升,2025年协助罗田警方追回刷单诈骗损失8万元,古楼冲村成为镇级“反诈示范村”。

金融知识入藏乡

华夏银行成都分行驻村干部通过金融知识进校园、进乡村双线行动,连续四年走进藏区——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在瓦厂镇重点寄宿制小学,驻村工作队长期坚持“三个一”工程:每月为学校提供一批金融知识宣传折页,每半年组织一次“金融小卫士”课堂讲座,每年联合学校举办一次“金融知识万里行”主题实践活动,四年来累计覆盖藏区青少年超1000人次。驻村干部邓林结合藏族学生的认知特点,用藏汉双语向同学们普及货币起源、储蓄意义、防范电信诈骗等基础金融知识,在宣讲中穿插趣味问答,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互动,帮助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

成都分行驻村干部在藏区小学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

金融普及润物无声

昆明分行驻村干部在驻村开设反诈课堂

驻村干部还开启金融消保宣传新路径,结合乡村建筑风貌,将防范电信诈骗标语、理性投资理念以生动鲜活的艺术符号形式绘制在乡村巷道的墙面;紧贴传统农耕时节,把“警惕高利诱惑,守护辛苦积蓄”“理性借贷助生产,合理储蓄惠生活”等金融宣传对联张贴于村民院落门楣;开设乡村书法小课堂,教小朋友们执笔书写金融知识标语。在与村民的沟通交流中,金融知识和惠民政策已化作“家常话”“顺口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有效提升群众金融素养和防诈能力。

金融教育改变乡村

绍兴分行驻村干部了解村民金融知识需求

从深山到草原,从田间到课堂,2021年至今,华夏银行26个单位已累计派驻驻村干部120余名,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百余场。尤其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担当新使命 消保县域行”专项活动开展以来,驻村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他们用“接地气”的方式,让金融知识“活起来”,防骗意识“强起来”,更让驻村村民的心“暖起来”。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