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拉斯加的寒风还没吹散白令海峡的雾气,普京的专机已经掠过楚科奇半岛的海岸线。8月8日深夜那通打往北京的加密电话,成了这场“冰原博弈”前最引人注目的伏笔——当全世界都在猜测普京为何选择“深入虎穴”赴特朗普的“鸿门宴”时,克里姆林宫用一通90分钟的通话,给中俄关系
据新华社消息,阿拉斯加的寒风还没吹散白令海峡的雾气,普京的专机已经掠过楚科奇半岛的海岸线。8月8日深夜那通打往北京的加密电话,成了这场“冰原博弈”前最引人注目的伏笔——当全世界都在猜测普京为何选择“深入虎穴”赴特朗普的“鸿门宴”时,克里姆林宫用一通90分钟的通话,给中俄关系上了把“保险锁”。
“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任何形势下都不会改变,俄方愿继续同中方保持密切沟通。”普京在电话里的这句话,让中方吃下“定心丸”。明明是美俄元首时隔十年的首次美国本土会晤,俄罗斯却把“提前向中国通气”列为首要议程,这背后藏着两层深意:
印度刚被美国加征25%关税,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摇摆不定,中亚五国盯着北极航道的开发权——在特朗普“交易式外交”狂飙的当下,俄罗斯必须稳住最可靠的伙伴。中国连续15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448亿美元,这种级别的战略互信,容不得半点误会。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事后特意强调:“普京总统向中国领导人详细通报了美俄接触的最新情况,包括可能涉及的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
选在阿拉斯加这个“前俄属领土”会谈,本就是普京的微妙布局——既避开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又用历史情结软化国内舆论。但真正的“底牌”藏在给北京的电话里:哪怕俄罗斯要与美国缓和关系,中俄背靠背的战略协作也绝不动摇。就像中方回应的那样:“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但中方乐见美俄保持接触。”这话既是给普京的定心丸,也是对美国的提醒:别指望分化中俄。
安克雷奇军用机场的停机坪上,特朗普的“空军一号”与普京的伊尔-96专机相距不过百米,却像两个对峙的拳击手。美国把会谈地点选在阿拉斯加,明摆着要打“主场优势”:这里是北约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核心区域,俄军核潜艇刚在这里吃过闭门羹;而1867年沙俄“贱卖”阿拉斯加的历史,更成了美国舆论嘲笑俄罗斯的“老梗”。
美方提前放出的“停战方案”充满算计:要求俄军退回2022年2月前的控制线,却默许克里米亚“维持现状”;承诺停止对印度等国的二级制裁,前提是俄罗斯开放北极航道开发权。最狠的是把泽连斯基排除在首轮会谈外,直接对欧洲撂话:“想参与?先付清拖欠的军援款。”这种“大国交易式和平”,把乌克兰当成了棋盘上的棋子。
别看普京在电话里对中国态度温和,面对特朗普时却寸步不让。俄方代表团特意带上央行行长和能源部长,摆明了要谈“解除对俄油价格限制”和“保障印度石油贸易”——这两个点直接戳中美国软肋:印度每天进口60万桶俄油,占其原油需求的1/3,一旦印度因制裁转向中东,美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更绝的是,普京离场时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逼得特朗普不得不在社交媒体夸“俄方展现极大诚意”,硬生生把“示弱”局掰成了“平等对话”。
当普京的电话打到北京时,泽连斯基正在基辅总统府摔文件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拍到他反复观看特朗普那句“普京不必见泽连斯基”的采访视频,脸色比窗外的第聂伯河还要冰冷。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连夜发推文:“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和平,不是真正的和平。”可回应他的,是美国国务院轻飘飘的“等通知”。
当全世界都在盯着美俄握手时,中俄通话里那句“坚持劝和促谈”显得格外清醒。中国没像西方那样对普京访美说三道四,反而明确支持美俄接触,这不是“和稀泥”,而是看透了俄乌冲突的本质:没有美俄直接对话,任何和平方案都是空中楼阁。但中方也没惯着美国的“单边主义”,那句“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说白了就是警告:别想搞“一刀切”的领土交易,更别指望牺牲第三国利益搞“地缘政治私相授受”。
阿拉斯加的会谈还在继续,普京专机的舷窗上结了层薄霜,却挡不住机舱内的热烈讨论。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炫耀“重大进展”时,克里姆林宫已经悄悄放出“下次会晤在俄罗斯”的消息——这场“以退为进”的博弈,普京手里还有张王牌:哪怕美国想拉拢俄罗斯,也绕不开中国这个“战略压舱石”。
来源:锐览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