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正是鲜玉米陆续上市的季节,新民市兴隆镇弓匠堡子村今年种植的糯玉米也迎来了成熟季。弓匠堡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利通过网络“直播带货”,让鲜玉米销售搭上了“电商快车”。
眼下正是鲜玉米陆续上市的季节,新民市兴隆镇弓匠堡子村今年种植的糯玉米也迎来了成熟季。弓匠堡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利通过网络“直播带货”,让鲜玉米销售搭上了“电商快车”。
记者在兴隆镇弓匠堡子村的高质量玉米试验田里看到,村党支部书记张利正在进行网络直播,直播刚开始,直播间围观人数就有上百人,张利通过屏幕传递,点燃了消费者的助农热情。据张利介绍,从2018年直播带货到现在,直播次数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
弓匠堡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利表示:我不管有多累,心里始终揣着一个目标,带领乡亲们富起来。从2024年,全村采用大垄双行这个种植技术的玉米比普通大田高出30厘米,亩产达到3000斤的数字让网友惊呼“黑科技”。当时就有人问这么好的玉米卖不卖,我才琢磨着把直播间从榛子园搬到玉米地。
一直以来,张利的直播总是带着泥土气。用卷尺量1米宽的大垄间距,展示手机APP如何调控滴灌系统,甚至切开玉米杆对比根系差异。张利在镜头前再三郑重强调:“这绝非普通的甜玉米,而是‘数字玉米’。在弓匠堡子村,玉米种植采用每亩6100株的高密植度,并且依据土壤实际养分情况精准施肥,缺钾时补充钾肥,缺磷时补充磷肥,同时辅以农家肥。”当遭遇网友质疑时,他当机立断连线专家,开启“云答疑”模式。借助直播平台,村里的玉米成功实现了可观的销售价格,市场需求旺盛,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
据了解,张利的鲜食玉米试验田藏着不少"科技密码":土壤墒情监测仪实时传输数据,滴灌系统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这些从辽宁省农科院引进的技术,让亩产比传统种植提高50%以上。
在张利的带动下,村民张双喜成了村里的"短视频达人",他拍摄的玉米生长日记已有将近1000名粉丝。
村民张双喜告诉记者:我在村党支部书记领导下,种的玉米30多亩,通过直播现在腰包鼓起来了,基本都卖完了,非常感谢村领导。
如今的弓匠堡子村工作已形成"党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在玉米分拣中心中多个岗位中有专人直播发货;同时,张利还把电商培训课开到田间,计划明年培养20名村民主播。
弓匠堡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利:今年试验田通过直播增收了很多,下一步要全村推广技术。等玉米深加工线建起来,咱还能卖玉米面条、玉米面、玉米碴子。弓匠堡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利:今天卖出5000多穗,我们的玉米发往到东北三省等地。把黑土地的好东西卖出去,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这才是我的“直播间”。
暮色中的试验田,1米宽的玉米垄整齐排列,张利对着镜头展示出当天的战绩。
记者:张瑞
编辑:林阔
责任编辑:王岩
来源:新民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