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8岁的小李(化名)伸出手时,摘要:据了解,小李体重高达100公斤,平时无肉不欢,喜欢喝酒,甜饮也常不离手。从20岁第一次突发关节剧痛至今,小李的尿酸值最高飙到700μmol/L(正常男性上限为420μmol/L),每年至少经历5次剧烈发作,轻微疼痛更是如影随形。
指关节处凸起的硬结像是肿胀的鹅卵石。
除了手外,
小李的足踝、脚趾上也有着
大小不一的凸起 ——
这些痛风石,
已经在他体内 “扎根”5年。
据了解,小李体重高达100公斤,平时无肉不欢,喜欢喝酒,甜饮也常不离手。从20岁第一次突发关节剧痛至今,小李的尿酸值最高飙到700μmol/L(正常男性上限为420μmol/L),每年至少经历5次剧烈发作,轻微疼痛更是如影随形。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芮红兵的诊室里,
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
↓ ↓ ↓
从“罕见病”到常见病 越来越多年轻人中招
“1989年,我刚参加工作时,痛风是个罕见病,几乎闻所未闻。现在每次门诊都会遇到好几个。”芮红兵表示,痛风的主要发病人群是中年男性,但是,近年来越来越低龄化,20岁以下的男性患者几乎占到了近期接诊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芮红兵(左二)为患者看诊
痛风和遗传、生活方式有关据生命时报报道,2023年,韩国一项涉及500多万人的研究发现,痛风不仅偏爱男性,还可能会遗传,有痛风家族史的人患痛风的风险增加近1.5倍。
此外,遗传因素还会与超重/肥胖、饮酒一起,对受试者进行“夹击”:
●有痛风家族史且饮酒者,痛风发生风险增加2倍,且对男性的影响比女性更大。
●有痛风家族史且超重者(BMI为25~30),痛风发生风险增加3.39倍。
●有痛风家族史且肥胖者(BMI>30)发生痛风的风险将增加6.62倍。
因此,痛风患者的一级亲属应该更积极控制饮酒和体重;有痛风家族病史的饮酒者和肥胖者,应被视为痛风高危人群。
“小李的父亲就同样被痛风困扰,而小李100公斤的体重和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让这场‘关节灾难’来得更早、更猛。”芮红兵表示。
▲痛风病情严重的患者,关节出现畸形
痛风不是偶然事件 远离痛风记住“三早”很多人把痛风首次发作当作 “偶然事件”,疼时吃片止痛药,缓解后继续胡吃海喝。殊不知,每次发作都是对关节和肾脏的 “暴击”——反复炎症会导致关节畸形,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还可能引发肾衰竭。
远离痛风记住 “三早原则”:
1.早筛查:有家族史、肥胖或经常应酬者,建议每年查一次血尿酸。
2.早干预:发现尿酸升高后,及时调整饮食(减少嘌呤摄入)、增加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控制体重。
3.早治疗:一旦发作,务必就医。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痛风石形成。
痛风不是 “老年病”,更不是 “小毛病”,
它是身体发出的 “代谢警报”。
尿酸高时,痛风一定会发作吗?
什么情况下需要吃药?
痛风发作后,如何缓解疼痛?
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
想知道更多关于防治痛风的知识吗?
请关注8月13日(周三)晚7:00
福建卫生报《医生我想问》直播间
↓↓↓↓芮红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关于痛风
↓↓↓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刘伟芳
来源:福建卫生报